显非本也。第二时处俱异者。由与一乘不即义故。时处俱别也。或三七日后说。如法华经。或六七日后说。如四分律及萨婆多论说。或七七日乃说。如兴起行经。或八七日乃说。如十诵律说。或五十七日后说。如大智论说。或一年不说法。经十二年方度五人。如十二游经说。有人解云。智论五十七日者。即五十个七日。与十二游经一年同也。以此等教证当知。三乘小乘教。并非第二七日说。由与一乘教差别故。随机宜故。余可准知
第七决择前后意者。然诸教前后差别难知。略以十门分别其意。一或有众生。于此世中小乘根性始终定者。即见如来从初得道乃至涅槃唯说小乘。未曾见转大乘法轮。如小乘诸部执不信大乘者是。二或有众生。于此世中小乘根不定故。堪进入大乘初教。即便定者。即见如来初时转于小乘法轮翻诸外道。后时见转大乘初教即空法轮回诸小乘。如中论初说者是。三或有众生。于此世中于小乘及初教根不定故堪入终教即便定者。即初时见转小乘法轮。中时见转空教法轮。后时见转不空法轮。如解深密经等说者是。四或有众生。于此渐教中。根不定故堪入顿教。即便定者。即见初示言说之教犹非究竟。后显绝言之教方为究竟。如维摩经中初三十二菩萨及文殊等所说不二并在言说中。
后维摩所显绝言之教。以为究竟者是。五或有众生。于此世中顿悟机熟即便定者。即见佛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说一字。如楞伽说。又涅槃经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菩萨具足多闻等。六或有众生。于此世中三乘根性定者。见佛从初即说三乘教法。乃至涅槃更无余说。如上密迹力士经及大品经说者是。七或有众生。于此世中三乘根不定故。堪进入同教一乘者。即见自所得三乘之法皆依一乘无尽教起。是彼方便阿含施设。是故诸有所修。皆回向一乘。如会三归一等。又如上所引三乘与一乘同时说者等。八或有众生。于此世中三乘根不定故。堪可进入别教一乘者。即知彼三乘等法。本来不异别教一乘。何以故。为彼所目故。更无异事故。如法华经同教说者是。九或有众生。于此世中具有普贤机者。即见如来从初成道乃至涅槃一切佛法普于初时第二七日海印定中。自在演说无尽具足主伴无穷因陀罗网微细境界。本末不见说三乘小乘等法。如华严经别教中说者是。此约普贤教分见闻及解行处说。十或有众生。于一乘别教。解行满足已证入果海者即见上来诸教并是无尽性海随缘所成更无异事。是故诸教即是圆明无尽果海具德难思不可说不可说也。此约一乘入证分齐处说。余可准知
第八施设异相者。然此异相繁多。略约十门以显无尽。何者十异。一者时异。谓此一乘要在初时第二七日说。犹如日出先照高山等。故论云。此示法胜故。在初时及胜处说也。若尔何故不初七日说。思惟因缘行等如论释。又此即是时因陀罗网等故。即摄一切时。若前若后各不可说劫。通前际后际。并摄在此一时中也。三乘等不尔。以随逐机宜时不定故。或前或后亦不一时收一切劫等。二者处异。谓此一乘要在莲华藏世界海中众宝庄严菩提树下。则摄七处八会等及余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海并在此中。以一处摄一切处故。
是故不动道树。遍升六天等者。是此义也。又此华藏世界。通因陀罗网故周测诸尘。于此称法界处。说彼一乘称法界法门也。三乘等则不尔。在娑婆界木树等处。亦无一处即一切处等。问若尔何故佛地经等。亦在净土中说耶。答彼经但云在光曜宫殿等具十八种圆满。亦不别指摩竭提国等。以彼为地上菩萨说佛地功德故。在三界外受用土中。此三乘终教及一乘同教说。若此华严。皆云在华严界内摩竭国等。不云娑婆内。亦不云三界外。故知别也。余义准知。三者主异。谓此一乘。
要是卢舍那十身佛。及无尽三世间说。如普贤行品云。佛说菩萨说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等。不同三乘等是化身及受用身等说。余义准知。四者众异。谓此一乘经首唯列普贤等菩萨及佛境界中诸神王众。不同三乘等。或唯声闻众或大小二众等。问若尔何故第九会中有声闻众耶。答彼中列声闻意者有二种。一寄对显法故。为示如聋如盲显法深胜也。二文殊出会外所摄六千比丘。非是前所引众。此等皆是已在三乘中。令回向一乘故。作是说也。五者所依异。谓此一乘教起要依佛海印三昧中出。不同三乘等依佛后得智出。六者说异。谓此一乘。此一方说一事一义一品一会等时。必结通十方一切世界皆同此说。主伴共成一部。是故此经随一文一句皆遍十方。多文多句亦皆遍十方。
三乘等则不尔。但随一方一相说。无此主伴该通等也。七者位异。谓此一乘所有位相上下皆齐。仍一一位中摄一切位。是故乃至佛等诸位。在信等位中。余位亦然。三乘中则不尔。但随当位上下阶降。皆不相杂也。余如下说。八者行异。谓随一菩萨则具信等六位。一一位中。所有定散等差别行相并一时修。如东方一切世界中常入定等。西方世界中。常供养佛等。如是十方世界中。尽穷法界行。亦不分身。一时皆遍满。一念皆遍修。一一念中亦如此。信位满心已去。一一位皆如是修。更无优劣。又一行即一切行等通因陀罗网等。三乘则不尔。地上菩萨犹各有分齐。况地前者乎。余如下说。九者法门异。谓略举十种以明之。一彼有三佛此有十佛。二彼有六通此有十通。三彼有三明此有十明。四彼有八解脱此有十解脱。五彼有四无畏此有十无畏。六彼有五眼此有十眼。七彼说三世此说十世。
八彼有四谛此有十谛。九彼有四辩此有十辩。十彼百十八不共法此有十不共法。余门无量。广如经说。十者事异。谓随有舍林池地山等事。皆是法门。或是行或是位或教义等。而不坏其事。仍一一尘中。皆具足法界一切差别事。因陀罗微细成就。随一事起皆悉如是。三乘等则不尔。但可说即空即真如等故。不同此也。又若以神通不思议力。容得暂现。非是彼法自恒如是。余可准知。第八门竟。后有所诠义理二门。成中下二卷。毕十门矣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二
唐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