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人地谓见道十五心。四见地谓第十六心。五薄地谓斯陀含。六离欲地谓阿那含。七已办地谓无学果。八独觉地。九菩萨地。十如来地
问曰。如上所说十地菩萨。谁住几佛国谁作何等王谁修几法门耶
答曰。初地菩萨住百佛国作阎浮四天王。修百法门二谛平等心化一切众生。二地住千佛国作忉利天王修千法门。三地住十万佛国作炎天王修十万法门。四地住百亿佛国作兜率天王修百亿法门。
五地住千亿佛国作化乐天王修千亿法门。六地住十万亿佛国作他化自在天王修十万亿法门。七地住百万亿佛国作初禅王修百万亿法门。八地住百万微尘数佛国作二禅梵王修百万微尘数法门。九地住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佛国作三禅大梵王修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法门。十地菩萨住不可说不可说佛国中作第四禅大静天王三界主。修不可说不可说法门得理尽三昧。尽三界原化一切众生。此义如仁王般若经中广说应知
问曰。第五地中真俗并观故名难胜。何故仁王经菩萨教化品。说善觉菩萨四天王。双照二谛平等道。权化众生游百国。始登一乘无相道。此文则说初地菩萨照二谛平等道。如是违文当得会释耶
答曰。双照有二义。一前后双照。二同时双照。今约第二故名难胜。故无有失
问曰。约位有六。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见道位四修道位五等觉位六妙觉位。如上诸位与此六位相摄云何
答曰。地前所有三十心中。前二十九心全第三十少分属资粮摄。三十少分属加行摄。于初地中有入住满。入位属见。住满以上属修道摄。金刚心中有二刹那。无间道位属等觉位。解脱道位属妙觉位
问曰。六位名体其相云何
答曰。言资粮者资益己身之粮名为资粮。欲趣菩提要资于行。此位创修入佛之因名资粮位。即此位亦名顺解脱分。言解脱者所谓涅槃。离烦恼缚名为解脱。即所求果。顺者不违。分者因义。即所修行不违于果。
是果之因名解脱分。言加行者加功用而行趣见道故名加行。即此位亦名顺决择分。言决择者体即是智。决简于疑疑不决故。择简于见见不择故。智异于彼故名决择。分者支分。此决择体即是见道。七觉支中是其一支。故名为分。顺者趣向欣求之义。加行位暖等善根欣求趣向彼决择分。故暖等善名顺决择。此之二位克性皆以有漏加行智为其体性。然加行位有四别位。一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法。
言暖者此位菩萨初得见道火之前相故名为暖。见道体即能断烦恼。如火烧薪故喻于火。暖位菩萨未得火体而得火相故名暖也。顶者此位菩萨依寻思智观所取空。此位功极故名为顶。顶者极义。如山之顶上之极也。忍者印可达悟之义。此位菩萨知妄执识及心外境其体皆空故名为忍。世第一法者此位菩萨所得智等。
一切世间所有法中无先此者名世第一。言见道者亦名通达位。菩萨无漏之智了证真如故名通达。初照理故亦名见道。道游履义。行人游履趣于极果。或通运义通运行人至于极果故名为道。然此见道有其二种。一真见道体离虚妄亲能证理实能断障故名为真。又真者是理。见者是智。证真之智名真见道。
二相见道相者类似之义。真见道后而起于此。行解安模仿像真见所有功能。不能证理及断于障类似于真故名相见。言修道位者具云修习。此位菩萨而更进修无分别智断所余障故名修习。即极喜等十地名修习位。前真相二道克性出体根本后得无漏二智为其体性。后修习位皆以有为无为诸功德法以为自体。
言等觉位者等者相似义。此位所作皆似佛果故名等觉。觉者佛果胜智也。言妙觉者妙者最胜之义。二乘所得菩提涅槃非最胜妙。唯佛独能所作皆办功德最胜故名妙觉。前等觉位以菩萨胜智为体。后妙觉位以佛果四智为体。举能取所故且论智。理实涅槃亦是二位之体也。如是已说十地差别。十定通忍其相云何。颂曰
普妙次清知智了众法无
他天宿知成住善出一一
音顺无如如如如如如如
释曰。颂中上半颂十定法。次半如次颂十通法。后半如次颂十忍法。此定等法十地胜进。故十地后方说十定。
即六位中第五位也。言六位者一十住位二十行位三十向位四十地位五无垢地六妙觉地。此义如本业经等广说应知。云何十定。一普光大三昧二妙光大三昧三次第遍往诸佛国土大三昧四清净深心行大三昧五知过去庄严藏大三昧六智光明藏大三昧七了知一切世界佛庄严大三昧八众生差别身大三昧九法界自在大三昧十无碍轮大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