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為萬物之根,立乎大象之首,寥廓而幽光,運化而不窮。人能深其根、固其蒂,與天相久矣。
頌曰:
自已根宗欲了真,鐵鞋踏破謾勞形。
癡兒住舍須千載,今日方能識主人。
始為恍惚之數,在毫末之初,變化之先者;萬物起乎始,歸乎終;復歸元始。始之為義,湛然獨尊,而變遷遂有形質。
頌曰:
當時愚魯未知賢,被汝勾牽入世纏。
有志丈夫終識破,去來自在不攀緣。
無者,有也,有即無也。無有有無為道之本,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隱然默存也。
頌曰:
恍惚之中妙用殊,箇中端的立形軀。
不須境外徒勞覓,混物氤氳更是誰。
量者,道之用,極而不盡也。天之數一,地之數二,萬物之數三。一、二、三,萬物極品類殊,當歸其一,以此為量,即無量也。
頌曰:
登高看處幾由旬,無極無窮甚杳冥。
俯仰不知天地闊,要須籠絡一其真。
度者,道無體也,含光而立人;無根也,變偽為真。元一變生神,神一變生真,真一變生道。物假物成物,人假真成道;識物守真,斯為度矣。
頌曰:
土木形骸竟屬空,無明影裹逐洪濛。
須憑物外非常術,方可飛騰出世籠。
人者,杳冥恍惚要妙之問,人在其中矣。恍恍惚惚,火中生神;杳杳冥冥,水中生精。火炎升上,七變為神;水流降下,六化為精。七六變化,上下相成,精神往來,妙體含真,各真其真,是謂真人也。
頌曰:
此身元自貴無比,本來湛寂通天地。
造化只憑陰與陽,地水火風都是穢。
上者,道之妙也。吞赤納黃,吸蒼服素,收元於元宮,生神生象焉。然後棄萬物、遺萬化、獨得其玄,是謂無上之上。
頌曰:
三百功成萬行奇,塵中奪得錦標歸。
玉臺已為題名籍,方顯男兒志不卑。
品者,識眾觀一,守一抱一,歸吾至一,是謂之品。道本無形,言安有品?方便設教,故有品也。
頌曰:
三千六百法門多,只要分明識正他。
大道不期千日就,休教歲月謾蹉跎。
妙者,萬法之宗,故天地虛妙而清,陰陽同妙而純,日月合妙而明,五行含妙而精,萬物盡妙而真。妙觀者,見無象之象;妙聽者,聞無聲之聲。不可視、不可聽、不可有、不可無,斯為真妙矣。
頌曰:
不無不有本純真,非色非聲絕等倫。
模寫形容難到處,玄中位象甚分明。
經者,天地之經綸;日月運行,晝夜不息,終而復始,化而不盡者也。古之人仰視俯察,必依乎道,不踰軌、不失常、不以外物失其素,斯經之本也。
頌曰:
屈指師資願力悲,驪珠不惜等閑揮。
分明指我飛仙道,山嶽玄恩報勿虧。
參校贊元始二字,贊云:大象之先,強名曰元,天地之祖,萬物之源。三才既分,有始可言,人知還返,終歸其根。真空寂照,浩劫之前。無量二字贊云:形未有時,道實在玆,莫知其名,以無字之;不可究詰,孰能測窺,即此為量,其量莫推;玄之又玄,悟者同歸。度人二字贊云:形既有時,變化由斯;所以變者,非道而誰?偽度而真,腐度而奇。眾人之中,獨異何為?蛻凡入聖,同夷希微。上品二字贊云:莫知其高,乃以上言;有物混成,在天地先。自下而觀,孰居其前?即此為品,言豈容宣!等倫之中,迥出超然。妙經二字贊云:朝陽升東,夜月當空,玉出石璞,珠現蚌中。最貴者道,妙豈可窮?敷落為經,真常則同,天地有劫,妙經無終。
元始闡道開化普度章
闡揚道德,開化人天。周治三界,是則名普。
參校曰:經有道言,此二章之標揭,而青元真人經註,以此表二章之一也。
立象起修,四百五十七言。
凡夫性昧,背本失真,故首立象法,開示蹊徑,為道之根本。
參校曰:清河老人序迷青元經註有曰:條分八事,此八事之一也。
元始洞玄,靈寶本章,上品妙首,十迴度人,百魔隱韻,離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