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答言:善哉帝子,汝於向來孝家忠國,作大饒益,又復憫世生護持心,因果未周,仇敵相争,以人我想肆興殘忍,遷怒于物,業債當償,今復自悔,欲求解脫,汝於此時,復有前生寃親之想,與夫嗔恚愚癡念否?予聞至理,心地開明,內外罄然如虛空,住無人無我,諸念頓息,自顧其身,隨念消滅,復為男子,聽佛宣說,得灌頂智,得大辯才,得神通力,得圓滿相,龍天八部皆大欣悅予皈依焉。
仁政第六十七
嗔業焚和障最深,堅持忍鎧莫容侵。
瘡傷爾體猶吾體,痛切他心似我心。
吏既不欺終幹蠱,民知相愛自甘臨。
清河薄譽緣斯得,歌詠惟將和舜琴。
予既離惡趣,即得善生,受形於趙國,為張禹之子,名勳,既長,為中正所推,為清河令,寬明自任,人不忍欺,待吏如僚友,視民如家人,吏有失謬者是正之,弛慢者勉勵之,鹵莽者教誨之,貪饕者廉察之,詭詐者請難之,不用誥詔者免去之;惟曲法戕民,以白為黑,事干人命者,使自理之,辭窮心盡,然後付之於法。其初情可憫者猶宥之,佚出之罰,予所自當,不敢辭也。民有争財賄者以義平之,争禮法者以情喻之,為賊者使償其貨,傷人者使庭拜其敵,姦及殺人者付之於法,其本心可恕者猶出之,容惡之謗,亦不敢辭焉。以是一方之內,雨暘以時,蝗蠡不作,偷賊相戒而出境,姦邪革心而改行。為政五年,怨惹不聞,四民為之歌曰:吾有師,師嚴而不慈,教我恕我,張君能之。吾有友,友信而不戒,親我正我,張君是賴。我有親母,恩掩於義,張君似之,柔而不制。我有親兄,責敬於情,張君似之,和而不爭。後為太守,責以趨進,予解組焉,時章帝元和之末也。
幽明第六十八
盡心於道道斯存,篤志求仁仁自成。
性定乃能通晝夜,神全方可治幽明。
林宗愛子存公議,帝旨傳言無隱情。
三紀辛勤效功績,不妨陰騭相旱生。
予以先世善政有成,福業滋茂,天年甫盡,即遂有形,於順帝永和間,載生斯世所謂張孝仲者,猶不忘於故稱也。復為郭有道所品題,雖不登顯仕,浮沉里問,而上帝有旨,俾予日應世務,夜治幽明,凡人之屈抑冤枉,陰德隱謀,予皆知而籍之,以至鬼靈邪祟,無不預焉。如此三紀,幽明兼濟,人鬼交利,予有功焉。
籌帷第六十九
襟懷有武且兼文,一寸心田萬象分。
寶運將開司馬氏,兵謀聊贊鄧將軍。
出奇問道#1行吾計,盡瘁沙場佑帝勳。
史氏簡書還闕逸,何妨籌畫事無聞。
予以善功世修,漸復神職,而命債未償者,猶不吾置,復生於河朔,少負氣節,眼見世變,嘗以功名自期,乃為大將軍鄧艾見知,辟請為從事,凡所舉謀,予必預焉。及伐蜀之年,予為行軍司馬,勸艾以間道出奇,以省鋒鏑之禍,入蜀深境,遇諸葛瞻,許以封王琅邪,瞻不之聽,至於交綏,瞻之中堅,予所當也,或有流矢星飛,集於予體,瞻方就擒,予欲營救之,而創甚矣,蓋向者叩池未償之報者也,可不戒哉!
如意第七十
帝手何年自執持,玉京一旦賜於台。
指揮行陣陰兵出,顧揖仇條惡意移。
利器尋常為伴者,舊名時復自呼之。
從玆所向皆如意,三界神靈孰敢欺。
予既滿前緣,詔詣玉京,洗除惡籍,鼎新神位,俾予永福坤維,帝又以所執之杖賜予,帝旨若曰:資爾孝仲,萬靈之雄,忠孝全節,世資爾功,查汝斯杖,無所不通。又曰:此如意也,予以杖契宿名,欣然受之。
丁未第七十一
越裳五畔金山邑,越嶲南邊近海涯。
醉眼醒看新日月,閑心忙愛舊煙霞。
元辰司命專丁未,趙國中興顯故家。
火德佐王千萬祀,始從今日拜其嘉。
予以寶杖自隨,無適不可,因念前身西海之隅,復經從焉,越裳之西,越嶲之南,兩越之間有金馬山,勝境清絕,張老夫婦,予累生之父母也,於是生焉。時晋武帝太康八年,歲值丁未,二月三日夜子刻,以甲子考之,則其時已屬辛亥矣,帝命以予為丁未陽官本命元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