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相教。心未成熟。闻多福德。起信解故。虽得已定信心得成熟。然于二执。未入二空。便励其心。住真理故。虽得胜理。能不自轻。而乐住寂。便能受持。有胜福资。不退转故。虽已进修。顺佛摄受。然未真证。尚取相者。便能证悟。极庆慰故。虽能证悟。乐观法流。弘教利生。未能发起。便于现当。能久传故。然此六因。或略为四。合第六因入前五中。即是前五所学法故。合第二三。同名摄受。信解甚深。皆称理故。是故论言。疑者令见乐福。已熟而摄受故。得不轻贱者。令精勤心故。已净心者。令欢喜故
经。佛言善哉至嘱诸菩萨赞曰。次下如来印发。于中有三。初明证印。次敕听许宣。后正发起。此初也。重言善哉。智度论云。此显佛喜之极甚也。善现所陈有其二意。一所赞称德。护念付嘱。称佛德故。既因叹佛。兼显经宗。种姓不断。意趣玄远实为善哉二所问称根位。修降伏摄诸行尽。
称大根姓所应。希学发起行行之相状。故亦为善哉。由所赞问。称德称根。深善其辞。故重赞印。印述等文。文易可解
经。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赞曰。此敕听许宣也。汝今谛听。即是敕听。当为汝说。即是许宣。谛谓审谛。显离三失。谓即散乱轻慢颠倒。如次犹如覆漏秽器。而即能生三种功德。谓闻思修。胜三慧也。由此方堪听受正法。故智度论所说偈云。听者端示如饥渴一心。入于语义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故先敕听。方复许宣
经。善男子至降伏其心赞曰。此正发起也。言如是者。指陈控引。我当为汝。委细宣说。如是注心。修行降伏。既为控引行所住文故。说此文为正发起
经。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赞曰。此善现敬承也。唯然者。敬诺之辞。愿乐者。喜承之意。既蒙敕听。未可安然。况复许宣。宁得缄默。故申唯诺承。奉尊言故。十地论乐法偈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善现亦尔。言愿乐等
经。佛告须菩提至降伏其心赞曰。次下第三行所住处。是前所发住心。修行降伏三种。别修行相云总所依。道理处所。名行所住处。谓依此中历行别明。广分十八所应住法。文义相摄。勒为八种。以行就位。略束为三。言十八者。一发心。如经佛告须菩提。至即非菩提至即非菩萨。二波罗相应行。如经复次须菩提。至如所教住。三欲得色身。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非菩萨见如来。四欲得法身。曲分为三。初言说法身。如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至何况非法。次智相法身。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而有差别。后福相法身。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非佛法五修德胜中无慢。如经须菩提须陀桓。至阿兰那行。六不离佛出时。如经佛告须菩提。至无所得。七愿净佛土。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而生其心。八成熟众生。如经须菩提譬如。至是名大身。九远离随顺外道论散乱。如经须菩提如恒河中。至如来无所说。十色及众生身搏取中观破相应行。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名世界。十一供养给侍如来。如经须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至是名三十二相。十二远离利养及疲乏热恼故。不起精进及退失。如经须菩提若善男子。至是名第一波罗蜜。十三忍苦。如经须菩提忍辱波罗蜜。至见种种色。十四离寂静味。如经须菩提当来之世。至执果亦不可思议。十五于证道时离喜动。如经尔时须菩提。至三菩提者。十六求教授。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名一切佛法。十七证道。如经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至无众生无寿者。十八上求佛地。
已下文是。于中分为六种具足。一国土净。如经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至说名真实菩萨。二无上见智净。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如来说得福多。三随形好身。如经须菩提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至是名具足色身。四相者如经须菩提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至是名诸相具足。五语语具足。如经须菩提汝勿谓如来。至是名说法。六种心具足。已下文是。于中复开有六种心。一念处。经阙此文。余本即有。谓彼非众生非不众生等。至下当知。二正觉。如经须菩提白佛言。至名善法。三施设大利法。如经须菩提若三千大千。至即非凡夫。四摄取法身。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不可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五不住生死涅槃。如经须菩提汝若作是念。至说不受福德。六行住净已下文是。于中显有三行住净。
一威仪。如经须菩提若有人。至故名如来。二破名色身自在。如经须菩提若有善男子。至是名法相。三不染。已下文是。于中显有二种不染。一说法。如经须菩提若有人。至如如不动。二流转。如经何以故。至应作如是观。文义相摄。勒为八者。一摄住处。即前发心。于此文中。摄取菩提心。摄取众生故。二波罗蜜净。即前波罗蜜相应行。由无相智。与行相应。得清净故。三欲住处。合前三四色身法身。皆是所求佛果身故。四离障碍。合前十二。总为一住。始从第五修道得胜。乃至十六求教授。文皆能离彼所除障故。五净心。即前证道。由证道时净心故。六究竟。即前上求。是所上求究竟果故。第七广大。第八甚深。是前十八住处通义。皆有广大甚深行故。以行就位。束为三者。一信行地。即十八中。前十六住。
皆是地前所依行故。二净心地。即第十七证道住处。是无满心所依位故。三如来地。即第十八上求佛地。求如来果所依地故。虽以广略三种料经。然今且依三地料判。依位起行。宽摄狭故。行所住总分三地。信行地中。分之为四。即八住中。前四住处。以信行地三十心中。皆有发心修行求果。离障四行。无不起故。若依无著。十八住处。住处文中。皆答三问。若依天亲。别以三文。单答三问。余皆断疑。经文是一而论异者。一会之中。根有利钝。乐有广略。行有定散。障有执疑。是故圣教。云有单重。义有横竖。理有隐显。治有破遣。由斯二论。各据一明。具显深宗。不相乖背。无著第一发心住处。即是天亲答住问。文显以四心而明所住。一广大利益心。谓能遍缘一切众生。而起悲心。思拔其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