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常不畏章第七十四
前章明勇敢於有為,自成殺身之咎。此章明有為則輕死,必犯司殺之誅。首五句,陳戒用刑。次一句,指明司殺。後四句,舉用刑代殺,必有愆咎。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疏:言人不能守道清靜,而放縱情欲,動之死地,積習生常,曾無畏者,人君當以清靜為化,而教導之,奈何更以刑法誅殺恐懼之乎?
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疏:此明人君化以無為,人皆少欲,各全其生,常畏於死。而獨有為於奇詐不善之行者,適令吾勢得執而殺之,亦孰敢即殺。所以不殺,為自有天網司殺之也,故下文云。
常有司殺者殺。
疏:司,主也。天監孔明,無所不察,奇詐之人,不得其死,是有天之
司殺者殺之矣。
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
疏:言不善之人,司殺自殺,人君用勢得執殺而便殺之,是代司殺者殺人,不得天理,猶如拙夫代大匠斲木矣。
夫代大匠斲,希有不傷其手矣。
疏:大匠斲木,動合方圓,拙夫代之,必失繩纏,惡得不損其材而傷其手乎?天網不失,神理昭明,人君任刑,代彼司殺,惡得不害於人而喪其天和乎?奈何以死懼之,斯之謂也。
人之饑章第七十五
前章明有為則輕死,必犯司殺之誅。此章明厚斂則人貧,是生有為之弊。初三段迭明所以為弊。夫唯下,結嘆令其貴生。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
疏:夫人,國之本也。若政煩賦重,而人貧乏,則國本斯弊,弊則危矣。是以下人不足,由君上食用賦稅之太多,是以令其饑乏爾。
民之難理,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理。
疏:蠢爾蒼生,資君以理,為理之本,諒在無為,故我無為而人自化。今人所以難理者,由君上之有為,有為則政煩而人擾,動生大偽,是以難理。
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疏:人之所以輕入死地,喪其生者,皆以其違分求生,養生太厚,不顧刑網,以徇所求,是以輕死。
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疏:夫生也有涯,安分則足,既不可違,亦不可加。若營生於至當之外,則惑矣。故不厚其生而生全,求厚生而生喪。故知夫無以生為憂者,是賢勝於矜貴其生之人。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前章明厚斂則人貧,是生有為之弊。此章明有為則心欲,故喪和氣之柔。初標生死之二途,次舉草木之兩喻。結以強大處下,戒令必守和柔。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疏:人之生也,和氣流行,自然以之柔弱。人之死也,和氣離散,四肢以之堅強。言此者,示柔弱堅強為生死之戒。
萬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疏:此舉喻也。萬物草木,氣聚而生,故枝葉敷榮而柔脆,氣竭而死,則條干變衰而枯槁。前明有識,此舉無情者,以氣聚散為榮枯,有識者,以道存亡為生死。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疏:此結前義也。言草木生則柔脆,死則堅強,則知人之為堅強之行者,是入死之徒。為柔弱之行者,是出生之類。
是以兵強則不勝,
疏:此下轉結前義也。用兵有言,以慈為主,故云兵恃強則敗,欲明人恃強則死爾。
木強則共。
疏:木本強大,故處於下。枝條柔弱,共生於上。蓋取其柔弱者處上,強梁者在下,故下文云。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疏:總結上文,木根本強大,則枝葉共生其上之義,欲明強梁之人,常在柔弱之下爾。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前章明有為則心欲,是喪和氣之柔。此章明強梁必招損,故示天道之喻。初一句,標天以申戒。次五句,舉喻以明天。又八句,總合前義。以下畢聖德以結勸爾。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疏:此法喻雙舉也。夫天道玄遠,非喻不明,故舉張弓以昭天德。張弓之法,具如下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
疏:夫張弓之為用,當合村定體,令弛張調利。高者抑之,下者舉之,為架前之時準的也。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為發矢之時遠近也。如此則能命中矣。天道亦然,日月寒暑,一往一來,來則損其有餘,往者與其不足,則成歲功矣。人君者,當法於天道,抑強扶弱,損有利無,故舉虧盈益謙,欲令稱物平施爾。
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疏:此明人道不能同天損益。注云衰多益寡者,《易?謙卦》之辭也。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惟有道者。
疏:孰,誰也。老君疾時不能同天道,下濟以恤於人,光大其德,故舉天道以勸云,誰能同天之道,損其有餘,以賙奉不足者乎?唯有道之君,乃能然爾。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
疏:此引聖人以證上有道之義,恃猶矜恃也。聖人法天平施,德被於物,不見其功,故云不恃。
功成而不處。
疏:聖人知功成而處,天必損之,故雖道治寰區,功濟天下,歸美名於群材,而不處其功績爾。
其不欲見賢。
疏:此結釋不恃不處之意也。其不欲見賢者,聖人雖盛德內充,而嘉聲外隱,所以不恃為,不處功者,正欲隱德晦名,不欲令物見其賢能爾,此亦損有餘之意也。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前章明強梁必招損,以示天道之喻。此章明柔弱則受益,故贊水德之能。初五句,標水之勝功。次四句,嘆莫能行者。又五句,證釋前義。後一句,轉結上文。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疏:水之為性,善下不争,動靜因時,方圓隨器,故舉天下之柔弱者,莫過于水矣。而攻堅強,莫之能勝者。夫水雖柔,而能穴石,石雖堅而不能損水,若以堅攻堅,則彼此而俱損,以水攻石,則石損而水全,故知攻堅伐強,無先水者,故云莫之能勝。
其無以易之。
疏:夫水雖至柔,用攻堅強之物,無能易之者,豈不以其有不争之德而無守勝之心乎?理國修身,亦常如此。
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疏:柔弱之道,勝于剛強。天下之人,皆知此義,但惑于自賢,以己為尚,無能行其所知,故云莫能行。
是以聖人言:受國之垢,是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
疏:舉聖人之言,證成上義,此即能行以柔勝剛之行者。垢,穢辱也。言人君能含受垢穢,引萬方之罪在己,則人仰德美,而不離散,社稷有奉,故云是謂社稷之主也。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者,祥,善也,有君能謙虛用柔,受國之不祥,稱孤寡不穀,則四海歸仁,是謂天下王矣。
正言若反。
疏:此一句結上文也。夫受國垢濁,卻為社稷主受國不祥,却為天下王,其言乖背,不同于俗,故老君詳贊云,是必真正之言,行之而信,但常俗聞之,初若乖反爾。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前章明柔弱則受益,故贊水德之能。此章明法令則生弊,必為餘怨之邇。初明立教和怨,未足為義大。是以下,明有德執契,其怨不生。後天道下,明天道無親,唯善是與。
和大怨,必有餘怨。
疏:厥初生人,身心清靜,而今耽染塵境,失道淪胥者,情欲之所為也,則知與身為怨之大者,其唯情欲乎。和,調和也。此言百姓因于情歡而生矯偽,人君不能以我無為,令其自化,方欲設教立法,制其奸詐,調而和之,故曰和大怨。必有餘怨者,既設教立法不能無迹,斯迹之弊,還與為怨,故云必有餘怨。
安可以為善?
疏:設教立法,其進生弊,既有餘怨,則安可為善?則是繕性于俗學以求復其初者爾。若能上化清靜,無事無為,人有淳樸之風,迹無餘怨之弊,方可為善矣。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疏:左契者,心也。心為、陽藏,與前境契合,故謂之左契爾心聖人立教則有連,有迹則是餘怨,故執持此心,使令清靜,下以化人,則無情欲,不煩誅責,自契無為矣。
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疏:司,主也。徹,通也。言有德之君主司心,契則人將自化。無德之主,不能虛心而忘己,唯欲作法以通人,作法則弊生,故為無德爾。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疏:唯天道平施,而與善不欺,故司契清靜者,天福其善,則言無不利。立法殘傷者,天降以殃,則孽不可這,豈非皇天無親,唯德是輔者乎?
小國寡民章第八十
前章明法令則生弊,必為餘怨之迹。此章明淳樸則至理,自無矜徇之求。初標無為之風以勸勉,示人從君化則理。後明家給人足,無所企求也。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疏:寡,少也。什,伍也。伯,長也。器,材器也。此論淳古之代也。言國小者,明不求大。言人少者,明不求多。不求大,則心無貪競。不求多,則事必簡易。簡易之道立,則淳樸之風著。適使有出人之材器,堪為什伍伯長,以統于人者,亦無所用之矣。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疏:徙,遷移也。化歸淳樸,政不煩苛。人懷其生,所以重死。敦本樂業,無所外求,各安其居,故不遠遷移也。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疏:舟輿之設,本以通水陸,濟有無,既無往來,則舟輿棄捨,無所乘用矣。莊子云,至德之代,山無蹊隧,澤無舟梁。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疏:甲兵所陳,本以討不服,御寇敵,上行道德,下無離異,既卻攻戰之事,則甲兵韜戢,而無所陳也。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疏:古者書契未興,結繩紀事,故《繫辭》云,上古結繩而理,後代聖人易之以書契,欲明結繩之代,人人淳樸,文字既興,是生詐偽,今將使人忘情去欲,歸于淳古,故云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
疏:食之甘者,在于適。適則所食皆甘。服之美者在于當,當則所服皆美。苟不適當,雖玉食錦衣,不足稱其甘美也。
安其居,樂其俗。
疏:無欲,故所居則安。化淳,故其俗可樂。若逐欲無節,將自不安其居,政苛日煩,焉得復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疏:鄰國相望,雞犬相聞,蓋言其近。人至老死不相往來者,由彼此俱足,無所求及故爾。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
上下二篇,通明道德。始標宗旨,以開眾妙之門。終結會歸,將通得意之路。故寄信美以彰言教,論辯善以戒修行。書知博以示迷誤,陳不積以教忘遣。假有多以暢法性,結不争以明聖人。將令學者造精微於言象之中,導筌蹄於理性外。悟教而能忘教,何必杜口於毗耶?因言以明無言,自可了心於柱下爾。
信言不美,
疏:信言者,聖教信實之言也。此老君欲以自明所演言教,化導眾生,實為精信,故與俗相違,代人以為不美。
美言不信。
疏:美言,謂代教甘美之言也。言多浮華,動合于俗,既非信實,不可化人。信言所以不美,正以代教美言不信故爾。
善者不辯,
疏:悟教之善,在于修行,行而忘之,曾不執滯,故不辯說也。
辯者不善。
疏:但能辯說言教,曾不悟了,修行惑滯既多,故不為善。
知者不博,
疏:知,了悟也。博,多聞也。言體道了悟之人,在乎精一,不在多聞,故《莊子》云:博溺心也。
博者不知。
疏:夫多聞則滯于言教,滯教則終日言而不盡,既非了悟,故曰不知。
聖人不積。
疏:積,滯聚也。聖人妙達理源,深明法性,悟文字虛假,了言教空無,所說之理既明,能說之言亦遣,則于彼言教,一無滯積,故云聖人不積爾。
既以與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疏:既,盡也。言聖人雖不積滯言教,然眾生發明慧心,必資聖人誘導,故聖人以清靜理性,盡與凡愚而教導之。於聖人慧解之性,曾不喊耗,故云愈有愈多。注云:有,明自性。多,明外益者,悟理之性既非他有,故云自性。因教之益不自中來,故云外益。明聖人教導凡愚,心彌慧解,故云愈有。惟斆學半,理益精暢,故云愈多爾。
天之道,利而不害。
疏:天道施生,長養萬物,利也。無所宰割,不害也。此舉喻欲明聖人之道弘益爾。
聖人之道,為而不争。
疏:聖人之道,凡所作為,而與物不争者,為聖人無所積滯,與人愈有是以不争爾。
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卷之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