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你先别走。”下课之时,龙天傲叫住了齐梦华,“昨天我听了你的话深有感触,一开始我心中还有些怪你,你说话实在是太尖刻了,现在我决定了,我一定要和你交流中华文化,还请你原谅我昨天一时没能反映过来,对不起!”龙天傲说着还弯腰鞠了一躬。
“龙头,那只是你的正常反映罢了,也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你对不起的是你自己。”齐梦华闪身让在了一边,不肯爱龙天傲这一礼。
“梦华,昨天是你问我,今天我来问你如何?”龙天傲见齐梦华让过,也不纠缠,当下开门见山地说:“俩问题,一是你修习中华文化的方法,二是我发现中华文化就同一个问题而言,每每就有几个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说法,却又说的各有各的道理让人无所适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因为这俩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我批准你再问一个问题,啊哈。”齐梦华打了个哈哈。
“一个?哦?还是你先回答了我再问吧?”龙天傲明显有些不明白两个问题为什么就变成了一个。
“好,两个字,规矩!”齐梦华答的是干净利落。
“规矩?不明白。”龙天傲回的也是同样的简单明了。
“不明白?好,我解释给你,你听好了:修真小说中,主角的师门往往都是只有一个顺其自然,随心所欲,没有其他规矩的规矩,为什么到了我这就要有规矩呢?”
齐梦华一说的修真小说就有许多收拾东西准备离去的同学又坐了下来,看来这年头看修真小说的人可真是不少啊,“来,这两位同学,帮个忙可以吗?”齐梦华指着前排刚刚又坐下的一男一女两人道。
“什么忙?”
“来,来,来,你们这样做,先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意守小腹,气沉丹田,然后就用尽全身力气向前方打出一拳,最后告诉我你们心中有什么感觉就好了,可以吗?”
“这点小事,当然没有问题。”
当下两人走上讲台,拉开架式,马步站立,那男生还用双手做了一个气沉丹田的动作,逗得大家忍俊不禁,都微微笑了起来。二人看自己心情也静下来了,就把自己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拳头上,向前打去。
“说说你们心中的感觉如何?”齐梦华在二人站好之后问道。
“说也奇怪,我在这猛烈的运动中竟然感到一阵平静,前所未有的平静,这种感觉很舒服。”那女生有些不敢至信的说。
“我和她有些不一样,我有一种畅快的感觉,另人很兴奋,有一种发自心底的爽快,有一个词大概可以用来形容这种感觉,那就是淋漓尽致!”男生有些激动的说。
一众人等被齐梦华的举动弄得莫明其妙,不明白这与那两个问题又有什么联系?林云却是懂了。
“《淮南子》:说之者众而用之者鲜,慕之者多而行之者寡。所以然者何也?不能反诸性也。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异于聋者之歌也?刚才这两位同学的感觉虽有小异,但大体上还是一致的,这我就不多说了。
我只说一下这种形式,他们是在做激烈运动,但他们的心按照我的要求保持了一种平静的状态,所以他们有了这种奇怪的感觉。这是什么呢?其实完全可以说这就是反诸性也,是内开于中也,那么要是在这种状态下去学习中华文化,不,不光是中华文化,要是我们时时都有这种状态,那我们做任何事都是畅快的,那我们还会觉得做那事难吗?”
齐梦华看到大伙都在点头,紧接着说了一句:“那这个世界上还有难到我们的事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确实如果这样倒也真没有什么难事了,可这事就这么简单吗?
“大家且慢议论,你们的想法不错,这事不是这么简单,中华文化有两种特性,一是动,一是静,静养灵根,动磨灵性。灵性是只有在动中才能磨练的,而这个动还不是一般的动,是哪种动?是静中动,是反诸性,开于中的动,我们能做到吗?很遗憾地说,不能,至少我们不能时时都能。有这么好的方法我们却不能用,那我们甘心吗?不甘心又能怎么办?嘿嘿,这个容我先卖个关子。”齐梦华说着把头转向了龙天傲。
“龙头,在小说中,主角都会有一个经历,那就是不破不立,我问你这破的是哪个?这立的又是哪个?这手段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可不可以常用?能不能到现实中用?”
“这个,这个,这只是偶然的,不能常用,也不能在现实中用,这个,不对,梦华,不是说好我问的吗?怎么就又变了呢?”龙天傲这个气啊,怎么拐了一圈之后又让齐梦华给套进去了,亏自己昨天还想了大半夜呢?以为能难住齐梦华,怎么这就不行了呢?小说中破的是哪个?不就是身体吗?在现实中用? 呸,我有主角的运气吗?我还没活够呢,等我活够了再考虑这个。
“嘿嘿,那个,那个,龙头你别生气,你看,你看,气出病来可就不好了,嘿嘿,就这个问题你来问,我来答不就行了,你问吧。嘿嘿……”齐梦华笑得有些奸。
“你确定就是这些问题?”龙天傲不觉也学起了齐梦华说话的语气,见齐梦华点头,也就不再客气。
“这破的是哪个?”
“规矩。”
“那这立的又是哪个?”
“规矩。”
“这手段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必然的。”
“可不可以常用?能不能到现实中用?”也许龙天傲是被齐梦华的话给气着了,怒气冲冲地一连问出了这两个问题。
“这本就是现实中的手段,当然要在现实中常用啊,嘻嘻。”齐梦华说完看了气鼓鼓的龙天傲上眼,只见龙天傲完全是一幅我看你怎么解释的表情。
“龙头,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那个主角的师门都是只有一个顺其自然、随心所欲,没有其他规矩的事了。这个是从哪里来的,我想中国人都知道是从老子那句道法自然,和孔子那句吾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来的。
但我们只注意到了这句话,却忘了法自然的是道,不是我们。也忘了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事,孟子也说吾四十不动心,我们不想去付出却只想去收获,你说这世上有这么便宜的事?也可以说顺其自然,随心所欲是建立在不动心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不动心就想去顺其自然、随心所欲那么这样做只会是害了你自己。
勿庸诲言,我也曾经顺其自然、随心所欲过,只是我得到的是什么?只是苦涩而已。”齐梦华说到这里脸上都有了一丝扭曲,话里的沉重与苦涩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听出来。
“自从我悟到这个以后,我就重拾规矩,竟然让我印证了一首诗:
修行混俗和且光,圆即圆兮方即方。
显晦逆从人莫测,叫他怎得见行藏?
虽说我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但我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了,我相信终有一日,我会真的达到这种境界。”
“圆、方不就是规矩吗?规矩是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参照物而已,就像你的发现:中华文化就同一个问题而言,每每就有几个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说法,却又说的各有各的道理让人无所适从,你有了这个参照物,你还会无所适从吗?
曾子曾言:吾日三省吾身。没有这个参照物,你从何而省?不说别的就说你的心中难道就没有一个是非对错的尺子?那个尺子是什么?那就是你的规矩,只是你没有重视他而已,就像现在你一听到规矩就本能的抗拒它,好像它是一个什么魔鬼似的,所以你才会无所适从。
其实你又哪里知道它偏偏就是修习中华文化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你能重视这个参照物,主动地设立这个参照物,有了这个参照物了,然后每天像曾子前辈那样反省自己的行为,你就会发现你并不能时时都按这个来做事,那这时就要求你要强制自己来尊守这个规矩。
这是什么?这就是定力,我们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定力。你在与自己守不守规矩做战争的时候那你就锻炼了自己的定力,你在检验自己的定力强弱的时候,就是反省。当你养成一个反省自己的习惯时,那你就会更进一步,时时反省自己行为,能时时反省自己那你就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那这不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反诸性也,开于中也吗?你们说这规矩真的就那么可怕吗?以至我一说它,你们心底不自觉地就去抗拒它。”
齐梦华看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也就不再说话了,看到大家注意力又都回到了自己这里,齐梦华才又开口说道:“你们能达到这种地步那你们就会发现,你们立的规矩有些是并不对的,那你就会去打破它,重新立下正确的规矩,这就是不破不立,等到你真正的心有所立了,你不惑了,不动心了那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修习,也就是孔子所谓的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那你就真的可以打破所有的规矩,来一个顺其自然、随心所欲了,这个方法呢,我叫它溯往查来诀,我今天回去整理一下明天再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