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云少你们就将这个问题给我们说一下吧,这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又和定力有关?”王逸风将昨天风灵说的话说出之后,修真补习班的众人也是一阵子的交头接耳。接着就是望向了云、任二人,想让他们给一个答案。
“小王,不错啊,虽说是我们有意地去点拨于你,但是你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并能发现你自己变笨了那就说明你是真的在进步了。这个问题是不那么好说,这其中牵涉甚广,不仅仅是定力那么简单,还有一个就是用情。中华文化是一种性情文化,这个情也不仅仅是感情,这是人情。
这个问题就让那个自称将人情世故融入到中华文化之中一齐梦华来说好了,呵呵,我在这一点是根本无法和他相比的。”林云对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是直言不讳,乐呵呵的将这个问题给推向了齐梦华。
“还知道你的不足之处,唔,孺子尚可教也!嘎嘎,好了,既然你们问了那我就给你们说清楚。天命之谓性,这个性就是人的本性。而情呢却是由性引申而来的,具体的定义我也给忘了。但是那不要紧,只要我能和你们说明白什么是情也就行了。
说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我在绍兴时,一次坐公交车,上来一个女孩子和一个抱小孩的妇女。在最后一排我的旁边还有两个座位,但是那妇女不去做,就站在那里,后来实在是很累,才坐了过去。
这时车上座位也满了,下一站又上了一个抱小孩的妇女,前排立马就有人给她让出了座位。这时我旁边那个抱小孩的说了一句,我上来的时候都没人让坐,还让我跑了那么远,真是的。
……倒是他的同伴说出了实情,那是这里还有两个座位。不要乱吵,听我说!这两个人的不同的待遇就是情,而这个情里的根本原因就是性。
这是乘客的心理。
一开始不到后面来,恐怕就是想让前面的人给让个座位,可是前面的人也在想有座位你自己不去坐,我为什么还要给你让位?我吃饱撑着了?
给报小孩的人让坐这是一个社会公德,很多人都会去做,但是那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实在没有座位的情况下再去做,有坐位时绝大多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而前面那人要是对别人说,你看我抱着小孩,在车上不方便走动,你能不能到后面坐一下?只要他说出了这个别人也都不会拒绝她的,因为这也是情。说到这份上你再不去做,那样子有句话叫挺难为情的,呵呵。
我上来的时候都没人让坐,还让我跑了那么远,真是的。……却是说明了一个性。就是人之性,宽以待己,严以律人。
人好一点,再好一点,总想让自己舒服一点,再舒服一点。你们刚刚就是为了这句话而吵起来的吧,这是性!
你们没有过类似的想法,是人都有这种想法,虽然不想承认但是无法抹煞的是我也有这种想法,只不过是我一生出这种想法就会警省,就会告诫自己而己,但是我有这种想法那是绝对不会错的。
就像我说的,如果对你说了那句话,你不去做,那你会难为情,这就是用情。用情就是这么简单,现在你能不能从这个用情中看出一点-----那就是全盘西化的荒唐。看中华文化的性情根本己是深入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活之中,一言一行中莫不有特殊的含义,全盘西化可能吗?
那样做就太可笑了。那样做了之后我们就会连一言一行都无法自处,邯郸学步的结果就是没有学到别人的步法,反而连自己的步法也给忘了,那就只能爬了。这就是我说过的溯往查来诀的应用。
中华文化是一种性情文化,你要是深入地了解了她之后,你就能像我一样在这么一件小事之中看到许多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也能看到许多大道理,古人说的处处留心皆学问绝不是骗我们的。像我刚才说的那件事,你如果能明了其中的性与情,那你就可以算是定了,可以说是有一定的定力了。
这个定前人也多有论及,它在中华文化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就来说它,哦,对了补充一点就是刚才我说的那件事中还有许多的性与情我没有说明白,你们可以自己去想。是我想我也不需要说明白,我说那件事的目的是为了让你们能明了什么是性与情。
我想你们现在明白了吧,你要是还不明白的话,我是十分地乐意去替你买块豆腐,当然是在你出跑路费的情况下。呵呵……”齐梦华呵呵笑着用拇指和食指来回搓动着做了一个数钱的动作,大家伙也跟着笑了出来。
简单!齐梦华用来给大家说的话都是这么的简单易懂,好些人也不由自主地发现自己也开始有了变笨的趋势了。好些人还在不住地想,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世事纷扰啊。齐梦华能用简单的话来说明事情,能达到这样的地步一定很不容易吧?
我这不也是在用情吗?哦,这样看来我与齐梦华相差也是不远嘛,嗯,哥哥我总有一天也会像齐梦华那样,甚或是超过齐梦华也说不一定啊。用这个用情来回头看一下过去,唉,惨不忍睹啊,过去也实在是太笨拙了,哟,我这不是变笨吗?啊,老天救命啊,我可不想变成笨蛋啊,嘻嘻……
“现在咱们来说这个定,老办法,咱们还是用小说和现实结合起来说,看小说,一入定那就是一句话,关闭六识,什么都不晓得了,可是这是入定吗?这绝不是入定!
什么叫做定?中国有一句老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麋鹿兴于右而目不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才是定!
不说这个,咱们就先说这个定字,定是不变的意思,既然说不变那他就一定包涵了变。也就是说相对于变得东西不变才能算是定,如果没有变那还有定吗?没有。
所以,这个定是相对来说的,你说你都封闭六识了,你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你还有什么在变?还能说在定?由此可见只有在世事纷扰之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叫定。
封闭六识只能说是在做缩头乌龟,噢不!这乌龟好歹也是四方四象四灵四圣兽中的北方玄武的二分之一,咱们也不能污辱它是不是?应该说是----小样!你己为你缩起头来你就能当乌龟了!所以封闭六识和入定一点关系都没有,定力也不会增长一点半点的。
这样既不能增长定力,那要如何来增长定力呢?这个问题其实我已经说过了,那就是规矩。你定下的规矩是不可能完全遵守的,你总会违背有时候。反省,在你反省之时你又看到了这一点的话,那你的定力己是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你能在违背规矩之时就能反省了,那时你的内心就会为了守不守规矩而激战,那就是你的定力要增长一大截的象征,不管你是做出何种选择。
在《淮南子》上曾经记录了曾子三肥三瘦的故事,说的就是规矩和定力,当然你在看这书的时候要小心一点。《淮南》对曾子这件事是嗤之以鼻的,他说真人如何如何,可是曾子却是还没有达到真人之境啊,所以他这样是应该的。
但是《淮南》说错了吗?没错!这就是那天我们说的读书方法,易曰:化而裁之谓之变。我们要了解《淮南》说这个的用意,所以说那天说的看古人的书你要站在那人的那个高度、那个角度去看是很重要的。
同样,这个化而裁之的变通之道也很重要,我们学古人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古为今用?时代的不同也就造就了古人与我们的不同,我们要是照本宣科地对待古人的书籍,那你还不如不学的好,要不然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书呆子。”
“不好意思,跑题了,回来回来,知止而后有定,知止不就是有所不为吗?为什么有所不为?那是因为我们定了规矩嘛,这是要守规矩才会有所不为。有守了规矩你才能有定,这古人都说的是很清楚了。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又想跑一下题,那就是你要把我曾经说的那些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这样你才能学到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不能把一个问题拿出来单独讨论,在讨论他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接踵而来。”
“关于定,梦华说的是相当的明白了,只有在动中的定才是定。当然一开始之时我们还没有动中求定的能力,那就是通过规矩先求止。这个止就是静中定,能到静中定到了一定的程度时,那你的动中定就会显现出来。他就是在静中定中一点一点的增长起来的,只有到了动中能定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定。
所以封闭六识是根本就说不上定的,我甚或可以说那只是逃避现实罢了。而在佛家的理论中,定属于第七识,你封闭了六识跟第七识有什么关系?封闭六识的人也许是认为六识己闭,第七识会自动显现。
但是那是不可能的,定力的增长是在动中,就是静中定也是在动中才能增长。所以修道人才会有那么一个历练红尘的说法,为什么会历练红尘?那是静养灵根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静中定有了相当成就,为了更进一步求取动中定而来的。”
“定的表现形式是什么?也就是说你就是手掌百万雄兵,你依然可以习定,事来应事,事去不留心,犹若雁过不留影,影过不留痕。但是这时也不是大定,大定是如何?大定就是说你心中不能执着于定,也就是说你心中跟本连定这个概念都没有了。
这样那定的表现形势是什么?那就是说你在入定的时候清楚地明白你身边发生的事,那才是入定!也就是说你能在纷扰的世事中保持一颗不动的心,那就是入定。一心不动就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