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敌华中派遣军与华北派遣军,指当时华中的日军(第十一军、第十三军)和日军华北方面军。
[2]汪伪,即汪精卫,一九三七年七月卢沟桥事变后,任国民党中央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等职,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逃离重庆,二十九日在越南河内发电报公开投降日本帝国主义,一九四○年三月,自称”还都“,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自任代理主席兼行政院长,后又兼伪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3]王伪,即王克敏,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北平就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委员长。[4]顽,指国民党反共顽固派。
[5]苏常,指苏州、常州地区。
[6]徐海,指苏北徐州、海州地区。
[7]任援道、李长江、杨仲华、杨揆一、张岚峰,刘湘图、徐继泰,均是伪军头目。任援道是伪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李长江是伪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杨仲华,原为国民党江苏保安第八旅旅长,投敌后被委为伪苏皖边区绥靖军总司令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杨揆一,一九三九年投敌,一九四四年任汪伪武汉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北省保安司令:张岚峰是伪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方面军总司令;刘湘图为伪军第二十二师师长;徐继泰任伪和平反共兴亚建国军第三军军长。
[8]三面派,指同时应付敌、顽、我三方面的人物。
[9]周佛海,一九三八年底投敌后潜入上海搞”和平运动“,一九四○年三月协同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后,任财政部长兼警政部长。
[10]陈公博,为原国民党改组派首领之一。一九三八年十二月追随汪精卫投敌,一九四○年三月任汪伪政府的立法院院长等职。
[11]梁鸿志,一九二四年为段祺瑞政府秘书长,是北洋余孽。卢沟桥事变后即与日本帝国主义勾结组织维持会。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在南京成立伪维新政府,任伪行政院院长,成为维新派首脑人物。后又与汪精卫勾结,一九四○年三月汪伪政府成立后,任伪监察院院长。
[12]渝方,渝是重庆的简称,当时国民党以重庆为”陪都“,渝方即指国民党方面。
[13]中条山俘虏,一九四一年五月中旬,日军大举向山西省南部的中等山区进攻,俘国民党军十万人,汪精卫即以俘虏一部组建两个警卫师。
[14]李士群,一九三八年投敌,曾任汪伪政府警政部长、调查统计部长和伪”清乡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在担任伪江苏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时,多方组建武装,于一九四三年九月六日被日本上海宪兵特高科科长冈村毒死。
[15]”支那事变“:即卢沟桥事变。
[16]张星炳,国民党江苏省保安第三旅旅长。
[17]睢杞太,河南东部睢县、杞县、大康县地区。
[18]川王,指国民党第二十九集团军(川军)总司令王瓒绪。
[19]李默庵,当时为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
[20]唐式遵,当时为国民党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21]”忠救“,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忠义救国军“的简称,受国民党第三战区指挥。
[22]顾祝同,当时是国民党第三战区总司令官。
[23]王敬久、上官云相、陶广,当时分别为国民党第十集团军总指挥、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皖南事变前后为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三十二集回军副总司令。
[24]李仙洲,一九三八年二月起任国民党第九十二军军长兼第二十一师师长,一九四一年春率部由湖北到安徽阜阳地区,五月,任第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
[25]王仲廉,当时任国民党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十五军军长,皖南事变后,任苏皖豫边区第二路挺进军总指挥。
[26]们于学忠,一九三九年一月起,任国民党鲁苏战区总司令,一九四一年底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一九四二年任鲁南游击总指挥。
[27]一九三八年一月东南分局及军部在南昌成立,按新四军军部是一[43]刘英同志被枪毙于永康省府附近,杭州失守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逐步迁移到水康县之方岩,一九四二年五月十八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华中局特派员刘英在此被国民党杀害。
[44]刘晓、潘汉年,刘晓一九三七年五月由延安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市群众工作委员会书记,同年冬,任中共江苏省委(俗称上海党)书记;一九四二年三月到淮南,任新四军政治部调研组组长,六月,任中共华中局城市工作部部长。潘汉年在抗战初期先后任中共上海办事处主任、上海人路军办事处主任,在上海、香港等地领导对敌隐蔽斗争和从事统战工作,一九四二年春回到淮南参加华中局分配的工作。
[45]刘长胜、刘宁一,刘长胜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受中央委派到上海,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组织部长、省委副书记和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一九四二年十月离上海到淮南抗日根据地,先后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城市工作部副部长、部长。
刘宁一,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出狱到上海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工委书记、保卫部(社会部)部长,一九四二年冬,奉命撤退到新四军淮南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