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第二举前德王不定之执呵以显非。复言凡夫心有贪性及解脱性遇缘生贪及解脱等举其所立。虽作此说是义不然呵以显非。此言似正而复非理故言虽说。心之体性随缘定缚遇缘永脱非全不定。所以不然
自下第三对前德王本无之执呵以显非。先举无见。无见有二。一无果见。二有凡复言心无因下明无因见。无果见中有凡复言一切因中悉无有果总明无果。因有二下别释无果。揽因成果更无别体故言无果。先举二因。粗细列名。常与无常辨其二相。细者所谓邻空微尘。不可分张不可破坏故名为常。粗谓粗尘。可分可坏故曰无常。从微细下明因成果彰果无常。于中先明从微细因转成粗因如从细尘集成粗尘。次明粗因集成粗果如从粗尘成埿团等。后明粗因是无常故成果无常。以细微尘分于粗尘。粗尘不立名因无常。将此粗因分埿团等彼复不立名果无常
下明无因。有凡复言心贪无因举他无义。以时节下释成无义。随时节生明本无因
下佛呵之。偏就向前无因以呵。向前宣说心贪无因。今且说心明无因过。贪类可知。文中有三。一明宣说无因有损。二何以下彰彼凡夫说无所以。三以不观下结以显过。前中初先法说彰损。如枷下喻。喻别有五。初之一喻别举别合。后之四喻并举总合。第二段中初何以故征问起发。何故凡夫说心无因。下对释之。唯观果报不观因故。初先法说。次喻。后合。结过可知
上来第一破邪归正。自下第二辩正异邪。终不定说因中有果不同向前有见人也。因中无果不同向前无见人也。及有无果非有无果不同向前不定人也
自下第三重非前邪若言因中先定有果及无果等牒上邪说。皆魔伴等非以显过。魔伴属魔明有结业。即是爱人明有烦恼。不断生死明有苦报。此明无行。不知心贪彰其无解
自下第四重显前正。于中有三。一对前德王本有之执明其妄心因缘之法性非本有。二是心不与贪结合下对前德王本无之执明其真法性非本无。三一切众生从缘贪下对前德王不定之执明非不定。初中有二。一对前外道不知心相明心缘性非是本有。二终不说心有净下对前外道不知贪相明贪缘生非是本有。前中初言诸佛菩萨显示中道总以标举。何以故下以非有无释成中道者。何以下释非有无。六识心中且就一种眼识释之。余类可知。句别有四。一正明眼识非有非无。因眼色等而生眼识所以非无。不在眼等所以非有。二结非有无。非有结前不在眼等。非无结前因眼等生。三从缘下释非有无。四是故下结非有无
涅槃义记卷第七应永三年八月十日加修复拭老眼补阙字可哀可哀法印权大僧都贤宝(生年六十四)翌年十二月中出御室御经藏本誂隆禅僧都补阙字了颇以证本也可喜可喜涅槃义记卷第八
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