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简王焉
简王焉以郭太后少子,(一)独留京师。书钞卷七
(一)“简王焉”,光武帝子,建武十五年封左翊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三十年徙封中山王。范晔后汉书卷四二有传。
琅邪孝王京
琅邪孝王京就国都,(一)雅好宫室,穷极技巧,壁带玉饰以金银。(二)类聚卷六一光烈皇后崩,明帝悉以太后所遗金宝赐京。(三)聚珍本
(一)“琅邪孝王京”,光武帝子,建武十五年封琅邪公,十七年进爵为王。范晔后汉书卷四二有传。又见汪文台辑司马彪续汉书卷三、华峤后汉书卷一。
(二)
“壁带玉饰以金银”,此句书钞卷七引作“壁带饰玉”。范晔后汉书琅邪孝王京传云:“京都莒,好修宫室,穷极伎巧,殿馆壁带皆饰以金银。”李贤注云:“壁带,壁中之横木也,以金银为釭,饰其上。”
(三)“明帝悉以太后所遗金宝赐京”,此条文字,不知聚珍本辑自何书。范晔后汉书琅邪孝王京传云:“光烈皇后崩,帝悉以太后遗金宝财物赐京。”
彭城靖王恭
恭赐号灵寿王,(一)未有国邑。(二)范晔后汉书卷五彭城靖王恭传李善注
恭子男丁前妻物故,酺侮慢丁小妻,恭怒,闭酺马厩,酺亡,夜诣彭城县欲上书,恭遣从官仓头晓令归,数责之,乃自杀。(三)范晔后汉书卷五彭城靖王恭传李贤注
丙为都乡侯,(四)国为安乡侯,丁为鲁阳乡侯。范晔后汉书卷五彭城靖王恭传李贤注
定兄据卞亭侯,(五)弟光昭阳亭侯,固公梁亭侯,兴蒲亭侯,延昌城亭侯,祀梁父亭侯,坚西安亭侯,代林亭侯。范晔后汉书卷五彭城靖王恭传李贤注
(一)“恭”,明帝子,永平十五年封为钜鹿王,建初三年徙封江陵王,元和二年徙为六安王。章帝卒,遗诏徙封彭城王。范晔后汉书卷五有传。
(二)
“未有国邑”,范晔后汉书彭城靖王恭传云:“彭城靖王恭,永平九年赐号灵寿王。”李贤注云:“东观记曰’赐号,未有国邑‘也。”此条即据李贤注所引,又参以范书酌定。
(三)“乃自杀”,范晔后汉书彭城靖王恭传云:“元初三年,恭以事怒子酺,酺自杀。”
(四)“丙为都乡侯”,恭有四子:道、丙、国、丁。范晔后汉书彭城靖王恭传云:“恭立四十六年薨,子考王道嗣。元初五年,封道弟三人为乡侯。”其下李贤引此条文字作注。
(五)“定兄据卞亭侯”,范晔后汉书彭城靖王恭传云:“道立二十八年薨,子顷王定嗣。本初元年,封定兄弟九人皆为亭侯。”其下李贤引此条文字作注。
乐成靖王党
乐成靖王党,(一)善史书,(二)喜正文字。御览卷七四七
(一)
“乐成靖王党”,明帝子,永平九年赐号重熹王,十五年封乐成王。范晔后汉书卷五有传。“靖”,原误作“静”,谥法有“靖”,云“柔德安众曰’靖‘,恭己鲜言曰’靖‘,宽乐令终曰’靖‘”。范书乐成靖王党传亦作“靖”,今据改正。
(二)
“史书”,汉书元帝纪赞云:“元帝多材艺,善史书。”应劭注云:“周宣王太史史籀所作大篆。”王先谦补注引钱大昕说云:“应说非也。汉律,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吏。见艺文志。贡禹传:’武帝时,盗贼起,郡国择便巧史书者,以为右职。俗皆曰:”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酷吏传:’严延年善史书,所欲诛杀,奏成于手中,主簿亲近史,不得闻知。‘盖史书者,令史所习之书,犹言隶书也。善史书者,谓能识字作隶书耳。”
乐成王苌(一)
安帝诏曰:(二)“乐成王居谅闇,衰服在身,弹棋为戏,不肯谒陵。”御览卷七五五
(一)
“乐成王苌”,本为济北惠王寿子,乐成靖王党传国至其孙,无嗣而绝,安帝永宁元年以苌绍封。范晔后汉书卷五乐成靖王党传、后汉纪卷一六略载其事。又见汪文台辑司马彪续汉书卷三。
(二)“安帝诏”,苌到国数月,骄淫不法,冀州刺史与国相举奏苌罪,安帝下诏谴责。事见范晔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后汉纪卷一六。
下邳惠王衍(一)
和帝赐恭诏曰:(二)“皇帝问彭城王始夏无恙。盖闻尧亲九族,万国协和,书典之所美也。下邳王被病沈滞之疾,昏乱不明,家用不宁,姬妾适庶,诸子分争,纷纷至今。前太子卬顽凶失道,陷于大辟,是后诸子更相诬告,迄今适嗣未知所定,朕甚伤之。惟王与下邳王恩义至亲,正此国嗣,非王而谁?礼重适庶之序,春秋之义大居正。孔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贵仁者所好恶得其中也。太子国之储嗣,可不慎欤!王其差次下邳诸子可为太子者上名,将及景风拜授印绶焉。”
范晔后汉书卷五下邳惠王衍传李贤注
(一)“下邳惠王衍”,明帝子,永平十五年封下邳王,范晔后汉书卷五有传。
(二)
“和帝赐恭诏曰”,据范晔后汉书下邳惠王衍传载,衍就国后病荒忽,太子卬有罪废,诸姬争欲立子为嗣。和帝遂使彭城靖王恭至下邳正其嫡庶,故有此诏。后立子成为太子。李贤注引此诏原无“和帝”二字,今据文义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