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例述评(续)
黎塞留在其指挥的反对奥地利皇室的整个战争中,屡战受挫,看来都是由于同样原因;他不是集中兵力于某一个或某两个地区造成决定性优势,而是同时谋求达成过多的目的。依托法国所拥有的中央位置和内线,他曾有过许多良好机会可以集中兵力。他可以随意或在比利时,或在莱茵河,或在意大利,或向西班牙运用其强大的兵力。此外,法国还拥有自然集中这一初步的有利条件:即一个国家对抗两个及那些在空间上彼此不相连的国家。人人都知,各联盟国家的弱点在于集中的力量居于劣势。假如同样的兵力总数分为二处决不如一处更为有力,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完全集中。联盟各方通常都各有其特定的目的,于是在行动上就会各行其是。当任何一个作战方案摆在你的面前时,你必须首先自问:它是否符合集中的要求?千万不要脚踩两只船,同时去做两件事,除非你的力量强大到足以双管齐下而绰绰有余。
在我们的职业中,从来也没有人能比纳尔逊更勇于进取,更善于用兵。因此,必须永远牢记,当纳尔逊派遣两艘巡洋舰进行远征时,他指示他的舰长们说:
“假如你们遇到两艘敌舰,千万不要各攻其一。必须联合共同攻击其中之一;你们一定要把它彻底解决掉;然后再去解决另一艘;不管第二艘能否逃掉,你们的国家将获得一次胜利,赢得一艘军舰。”
这种见解同样适用于军舰的设计。你不可能做到样样俱备。如果你想样样俱备,势必将样样落空;我的意思是说,军舰不会具有你们一心想要的那种效能。在一定的吨位内——一定的造舰吨位相当于陆军部队或海军舰队的一定规模——不可能做到既有最快的速度,又有最强的火炮,又有最厚的装甲,又有最远的续航力,在这些目标中吨位只能达到其中的一种。如果你定要一试,你就必将重犯黎塞留的错误,他就是曾经试图在四条战线上进行进攻战。他想一举四得。在尼德兰他想征服它;在莱茵河他想控制西班牙的交通线,如有可能也想征服它;在意大利他想控制交通线;最后在西班牙他支持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叛乱,以便将该省并归法国。这场战争从爆发到他去世,已经持续了七年。幸亏由于环境的压力,法国的海军能一直集中在地中海。其部分原因是亲西班牙的英国舰队受到英王同议会之间日益加剧的争论的束缚而不能采取进攻行动;但主要原因则是荷兰当时同法国结盟。荷兰舰队拥有足够的力量,可以不需法国的援助,不顾英王查理对西班牙的友好态度,而将西班牙舰队阻止在英吉利海峡;因为英王担心过于积极反对荷兰会引起战争,这样一来就不得不召集议会筹措战费。
我一直十分赞许在军事上运用比拟的方法。我的意思是说,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在表面看来似乎多种多样的情况中,揭示出潜存于其中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唯一的原理。仅以黎塞留用兵所及的这条漫长边境线为例,它包括尼德兰,莱茵河流域,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从土伦至热那亚这段地中海中央海岸,最后还有西班牙。正确的方针不应是同时夺取一切,而应是尽可能快速地、隐蔽地将巨大的优势兵力集结于一方面,同时在其他各个方面则基本上采取守势,然而这样的真相必须通过显示力量将其隐蔽起来;正如俗语所说:大放烟幕。如今,这条集中法则同样可以明确地运用于战场的较短战线上。这就是说,这一法则既适用于有限的战术战场,也适用于更为广泛的战略战场。假定交战双方实力相近,每一方的目的不应是平分兵力于整个战线,而应是将重兵投于一处,同时在其他各处,或是采取佯攻,或是实行避战。避战在军事上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保存部分实力,但避战所作的佯动却可能看起来是极为认真而有力。
在陆战中,通常依据地形条件来确定对敌实施攻击的部位;因为依托地形条件加上集中兵力造成局部优势,才能达到在位置上逼敌处于劣势,从而对自己增强优势。例如,敌人的一翼依河配置;而河难以渡过,又缺乏足够的桥梁。如你攻其另一翼,你便可将其逼入背水之地;如其被击败,显然便会处于覆灭危险之中。或者,依河的一翼被逐后退,你便可将其全线压成直角,迫使其离开位于其背后的那条赖以进行补给的道路——切断其交通线。这正是威灵顿以为拿破仑为了要切断英国的海路在滑铁卢战役中努力要做的事。或者,地形条件的某些方面有利于对敌实施中央突破;假如突破成功,你便可运用已经取得的特殊位置的有利条件,对一半敌军实施牵制,而将大量部队投向另一半敌军(见图4)。例如,拿破仑在意大利就曾利用中央位置成功地打击了在数量上占很大优势的敌军,敌军犯了类似儒尔当和莫罗的错误,向加尔达湖两侧的外线进军,于是加尔达湖连同其出口明乔河就成为敌军的多瑙河流域。敌军的指挥官被促使根据一种表面看来似乎有理的想法按照这个分兵的原则行事;他亲自率优势兵力正面向东进攻以逐退法军;与此同时,西部兵团则应在后方活动以切断法军同米兰和热那亚的交通线。当时,拿破仑一直占据着维罗纳并对曼图亚进行围攻。他放弃了这两处位置,向明乔河退却并退至其西岸。他扼守此地,以少量兵力借助河流,予以加强抗击东路奥军,并以拖延赢得了时间,得以集中优势兵力扑向位于洛纳托的西路敌军。各位只要精心研读若米尼的《法国革命战争》一书,特别是关于1796年拿破仑于意大利一节,便会找到有关利用地形的教导。这次战役要求特别注意运用位置,因为拿破仑在兵力数量上经常处于劣势。
图4拿破仑1796年在卡斯特廖内的中央位置
一般说来,在陆战中对于敌人的战线,总是倾向于攻其一翼,除非在自然地形上具有强有力的相反理由。按我的理解,其原因主要是:其一翼距离另一翼较之其任一翼距离中央要远。因而,每翼或两翼对中央进行支援,较之两翼互相支援更为容易。简单说来,这是一个距离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个时间问题。再以黎塞留的战线为例,不难看出,假如他强攻尼德兰一翼,则西班牙援军从意大利赶往尼德兰增援,较之他攻击中央时赶往莱茵河增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海军战术中,如同在陆地战场一样,通常也是依据同样的考虑来确定攻击的性质。但也有例外。在圣维森特角之战中,英国海军将领就曾对敌人的中央实施攻击;其原因是敌人的中央过于脆弱——实际上已暴露无遗——致使英国舰队得以插入其两翼之间并只同其两翼之一交锋,恰如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对敌人中央实施突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