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战术上的考虑,还同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连带关系;即对于一支兵力大略相等的以牵制港内敌人运动为任务的港外舰队,究竟应该占据何种位置方为适宜。霍克和圣文森特在他们的时代里即已做出答复:靠近港口本身。纳尔逊则更加倾向于冒险,他说:远离港口,足够让给他们以出港机会;要使他们这样做。因为我们所要求的是战斗。其不同之处在于细节,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截击敌人,只是采取的方法不同。不妨顺便提起,纳尔逊是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以致在一段时期里不免要因失去同敌人的接触而陷于极度痛苦的疑虑不安之中。
战略对这一问题的答复恰同历史经验所做的答复同样确切可信。担负截击的舰队必须逼近港口的出口,使敌人无法出航。按照纳尔逊的办法,一出航就可能被截回,但也许截不回,所以还是不要冒险为好。无线电大大有助于重获敌踪;但只有在发现敌人时,无线电才能发出有关敌踪的消息。日本人在旅顺口是将其主力舰队配置于内长山列岛,这一解决办法获得了成功,因为俄国人既无魄力又乏机智。假设日本人株守于内长山列岛,如俄国舰队利用夜间扫清航道并设置适当的指示灯标,再稍加发扬“鱼雷何所惧”的精神,乘夜突围,完全有可能转移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些困难并未超过从前曾经时常克服过的那些困难,但其战略态势却可大为好转。日本人清楚地意识到,这对于他们会是一个明显的挫折。在敌人位于内长山列岛和港口本身前面这样两种假定情况下,关于使俄国舰队如何开出旅顺口的战术问题,会为战术研究提供有趣的题材,并可从中得出有益的战略结论。
假如一处港口有两个相距很远的出口,则其攻势威力必将随之增强,因为敌人没有能力同时在两个出口配置足够的兵力。纽约港便是具备这种优势的明显实例。假如两处出口,一靠海峡,一临海洋,并都适当设防,则敌人不将其舰队一分为二配置于无法互相支援的距离之上,就无法接近两处出口。一支敌方的联合舰队无法控制纽约港的两处水道,除非它恰好位于纽约城的正面,即两条水道汇合之处。皮吉特海峡的奥查德港也具有同样的优势,但程度稍差一些,并受到委员会的重视,将其选为建设海军造船厂的厂址。法国的布勒斯特港也是如此,在帆船时代,其特点尤为突出。无线电通讯可以使敌人很容易地从一处入口或从中央位置运动到另一处入口;但其所取得的超过帆船时代的效果,却比原来设想的要低。纳尔逊在距离加的斯五十海里之外,通过一系列信号船,经过两个半小时之后获悉敌人已经出航。他对敌人进行截击的机会,却与位于类似位置的蒸汽舰队利用无线电所获得的机会相同,甚至或许更好一些。以蒸汽为动力的突围舰队的速度完全可以抵销港外舰队迅速获取情报的速度,或许还可能超过抵销。同盟舰队驶离加的斯港航至特拉法尔加港外曾经花费了二十四小时以上。
只有两处出口之间的相隔距离,能使敌人在港内舰队预示有意出航之时起直至在港外编成战斗队形为止这段时间里不能集中于该港的一处出口之前时,则这两处出口才能充分发挥上述攻势优势。对于蒸汽舰队来说,具有如此有利条件的港口几乎没有;帆船对风向和风力的依赖,形成了战术和战略要素,如今对于这些要素已毋需再予以考虑。圣文森特勋爵曾经一度写道:“赶快前进,因为我们知道在东南偏南的南风之下,一艘战列舰也别想离开布勒斯特港。”如今可以清楚地看到,敌人通过布雷即能为出航造成这种类似的延缓。
构成战略港口攻势力量的第三个要素,如前所述,乃是在掩护一支海军兵力出航之后,随之在预定行动的整个过程中给以不断支援的能力。
显而易见,任何特定港口的这种支援主动性军事行动的能力,将取决于军事行动的场所和性质。在日俄战争中,日本的各个造船厂既是舰船进行装备和补给,又是舰员进行休整和舰船进行修理的场所。它们就是这样紧跟着为舰队服务;充当其后盾。俄国本土的港口只能派出舰船,但却无力在战场上对其进行支援。一支在旧金山装备起来的舰队开赴远东作战,就必然要求拥有一处较之该港更为靠近的港口对其进行支援。朴次茅斯和普利茅斯于一个世纪以前直到今天仍是英国在海峡的巨大造船厂;但英国的两位最有才能的指挥官霍克和圣文森特却不许他们的舰船于此两港的任何一处寻求支援。为了进行补给,安排舰员休整以恢复精力,清理船体和翻修动力等等,舰船一律须去托贝港。
所有这些不外是重申,对于海港来说,位置,即态势,在战略价值诸要素中就其重要性而言居于首位。这再次证明了拿破仑的说法:“战争就是处置位置。”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联邦的舰船是在北方各个造船厂装备起来的,但在作战中,却由洛亚尔港、基韦斯特、彭萨科拉等较近的基地对其进行支援。这是一种常见的情况;的确,随着海军作战范围的扩大,这种情况就会愈加习以为常。如有可能,最好是将最初的装备和随后的支援二者结合在一地,置于同一防护之下。由于太平洋问题的危急程度日益增进和巴拿马运河接近完成,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大,因而,对于北方的各个海军造船厂能否适应现在正在讨论的可能发生的这种紧急情况,必须予以仔细调查清楚,此实为当务之急。
伴随舰队所进行的支援,主要意味着完成下述两件事:(1)使补给源源不断地运送出去;(2)使返港维修的舰船迅速恢复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