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保阴煎、见五卷痉。
〔和肝〕加味逍遥散、见一卷火。
〔泻火〕龙胆泻肝汤、见三卷诸气。
〔温脾〕寿脾煎、参、术、归、草、山药、枣仁、炮姜、远志、莲子〔扶元〕七福饮、见三卷郁。
〔大补〕十全大补汤、见一卷中风。
〔补阳〕家韭子丸、见七卷闭癃。
〔补中〕补中益气汤、见一卷中风。
〔益脾〕归脾汤、见二卷劳瘵。
〔利湿〕大厘清饮、见四卷泄泻。
〔渗湿〕小厘清饮、见一卷湿。
〔通腑〕五苓散、见一卷温。
〔温理〕萆、厘清饮、见七卷淋浊。
〔理脾〕六君子汤、见一卷中风。
〔脾肾〕苓术菟丝煎、苓、术、莲子(各四两)、五味、山药、杜仲(各三两)、菟丝饼(十两)炙草(五钱)、山药粉糊丸。
〔舒郁〕越鞠丸、见三卷诸气。
〔泻热〕大补丸、见一卷火。
〔产淋〕卫生汤、归、芍(各三钱)、甘草(一钱)〔温涩〕固真丸、白石脂、柴胡、黄柏、白芍、当归、龙骨、炮姜、研末糊丸。
〔止脱〕玉关丸、白面(四两,炒)、枯矾、文蛤(醋炒)、诃子(半生半炒各二两)、五味(一两)研末为丸。
〔调补〕参、汤、熟地(钱半)、参、苓、归、芍、鹿角胶(各一钱)地骨、车前子、术、草、芎(各五分)、加枣煎。
〔补涩〕克应丸、地、芍(各二两)、归、芎、丹、苓、赤石脂、龙骨、牡蛎、艾叶(各一两)、醋糊丸。
〔温涩〕秘真丹、菟丝子、韭子、破故纸、杜仲(俱炒)、炮姜(各一两)、龙骨、牡蛎(俱、)、山萸赤石脂(各五钱)、远志、覆盆子、巴戟、杞子、山药(各七钱)、柏子仁(一两)、鹿角胶(一两半)黄柏(盐酒炒,七钱半)、金樱子(焙,二两)、研末。蜜丸桐子大,淡盐汤下。
带下论治
带下脉案
徐氏、血崩后继以溺血,溺血后继以白带,淋沥不已。冲任虚滑,治在固摄下元,培养奇脉。阿胶、牡蛎、茯神、杞子、菟丝子、白芍、杜仲、续断、熟地(俱炒),蜜丸数服而固。赤带属热兼火,白带属湿兼痰,带久不止,须补脾肾兼升提。此症由崩漏而成淋带。《脉诀》所谓崩中日久为白带,漏下干时骨髓枯也。夫肝肾内损,自必渐及奇经,至带脉不司束固,任脉不司担承,非用摄纳。冲为血海,虚滑曷止。李先知所谓下焦有病患难会,须用余粮、赤石脂,亦镇固之旨。
侄女、中年崩漏久愈,近忽身麻心悸,自汗肤冷,带多肢颤。阅所服方,数用阿胶、熟地。遂致食入呕满,大便频滑。不知症属阳虚气陷,胶地滋滑,大与病情凿枘不入。拟方用半夏曲(炒)、于术(生)、牡蛎(、)、鹿角霜、潞参、茯苓、枣仁、砂仁、小麦。四服诸症悉减,去半夏曲,加杜仲、芡实、莲子、白芍、山药(俱炒用),又数服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