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真武丸三两。
程(四八)左脉沉静,右脉微弦,四旬清阳日薄,脾脏鼓运渐迟,加以烦心萦思,水谷悍气,蕴蒸痰饮,仲景谓外饮当治脾阳,况中年常有遗泄之患,按脉非龙相之动搏,议固下益肾,转旋运脾二方,分早晚服,早服从还少聚精七宝,参用丸方。
熟地苁蓉枸杞五味萸肉茯神山药菟丝覆盆鱼胶菖蒲远志龙骨青盐
熟蜜同枣肉捣丸,早服五七钱。
茅术于术半夏茯苓广皮生益智白蒺钩藤
姜枣汤泛丸,晚服三钱,开水下。
徐清阳未展,浊阴欲踞,久延必结痰饮,议用真武丸二钱五分,人参一钱煎汤送,胃阳得震,浊当退避矣,十服。
某脉沉弦,饮泛呛咳,乃下虚无以制上,议早服肾气丸,摄纳下焦散失,以治水泛之饮,午服外台茯苓饮,转旋中焦,使食不致酿痰,茯苓饮去术。
某(七一)高年久嗽,脉象弦大,寤不成寐,乃阳气微漓,浊饮上泛,仲景云,进温药和之。(脾胃阳虚饮逆咳呕)
杏仁(三钱)茯苓(三钱)川桂枝(一钱)生姜(一钱)苡仁(三钱)炙草(四分)大枣(二枚)
顾(二四)咳嗽数月,呕出涎沫,建中不应,已非营卫损伤,视其面色鲜明,饮食仍进,仿饮邪主治。
小半夏汤加桂枝杏仁姜汁。
李(三八)劳伤阳气,内起痰饮,卧着气钝饮阻,其咳为多,痰出稍通势缓,且体常汗泄,非风寒表邪不解,并不热渴,亦非火炎烁金,仲景云,饮家而咳,当治饮,不当治咳。
茯苓桂枝木苡仁炙草姜汁
陈脉涩小,舌白不渴,身动呕痰,身如在舟车中,此寒热攻胃致伤,逆气痰饮互结,通补阳明为正,白术甘草守中,未能去湿,宜缓商。
人参汁半夏枳实汁茯苓竹沥姜汁
马(三四)肌肉丰溢,脉来沉缓,始发右季胁痛,汤饮下咽,汩汩有声,吐痰涎头痛,此皆脾胃阳微,寒湿滞聚,年方壮盛,不必介怀,温中佐其条达,运通为宜。
茅术厚朴半夏茯苓陈皮淡姜渣胡芦巴炙草
姜汁泛丸。
马(四十)甘缓颇安,辛泄不受,此阳分气衰,将来饮邪日聚,然卧着咳多,清气失旋,先用苓桂术甘汤,继进外台茯苓饮。
曹(四七)中年阳气日薄,痰饮皆属阴浊,上乾清道,为冲逆咳嗽,仲景治法,外饮治脾,内饮治肾,分晰甚明,昔年曾用桂苓泽术得效,是治支饮治法,数年真气更衰,古人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须忌治嗽肺药,先用小青龙去麻、辛,接服外台茯苓饮。
程(五七)昔肥今瘦为饮,仲景云,脉沉而弦,是为饮家,男子向老,下元先亏,气不收摄,则痰饮上泛,饮与气涌,斯为咳矣,今医见嗽,辄以清肺降气消痰,久而不效,更与滋阴,不明痰饮皆属浊阴之化,滋则堆砌助浊滞气,试述着枕咳呛一端,知身体卧着,上气不下,必下冲上逆,其痰饮伏于至阴之界,肾脏络病无疑,形寒畏风,阳气微弱,而藩篱疏撤,仲景有要言不烦曰,饮邪必用温药和之,更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不读圣经,焉知此理。(脾肾阳虚饮逆咳呕)
桂苓甘味汤熟附都气加胡桃。
陈痛久气乱,阳微,水谷不运,蕴酿聚湿,胃中之阳日薄,痰饮水湿,必倾囊上涌,而新进水谷之气,与宿邪再聚复出,致永无痊期,仲景云,饮邪当以温药和之,又云不渴者,此为饮邪未去故也,则知理阳通阳,诚有合于圣训,断断然矣。
真武汤。
张(四一)痰饮喘咳,肌肉麻痹,痞胀不堪纳谷,冬寒日甚,春暖日减,全是阳气已衰,阴浊逆干犯上,肺药治嗽,无非辛泄滋润,盖辛散则耗阳,滋清助阴浊,浊阻在阳分,气不肃,为夜不得卧,小青龙意,主乎由上以泄水寒,直从太阳之里以通膀胱,表中里药也,仲景谓饮邪当以温药和之,驱阴邪以复阳,一定成法。
早肾气去萸换白芍,炒楂炭水法丸,晚外台茯苓饮,姜枣汤法丸。
程(六十)肾虚不纳气,五液变痰上泛,冬藏失职,此病为甚,不可以肺咳消痰,常用八味丸,收纳阴中之阳,临时撤饮,用仲景桂苓味甘汤。
孙未交冬至,一阳来复,老人下虚,不主固纳,饮从下泛,气阻升降,而为喘嗽,发散寒凉苦泻诸药,焉得中病,仲景云饮家而咳,当治饮,不当治咳,后贤每每以老人喘嗽,从脾肾温养定论,是恪遵圣训也。
桂枝茯苓五味子
甘草汤代水,加淡姜枣。
李肠红久病,不必攻治,今者气冲喘嗽,脘胁痞阻,是饮浊上僭,最宜究悉。
川桂枝(七分)茯苓(三钱)干姜(一钱)五味子(同姜合捣一钱)杏仁(一钱半)白芍(一钱)炙草(五分)生左牡蛎(三钱)
吴(二七)壮年下元久虚,收纳气泄,每交秋冬受冷,冷气深入,伏饮夹气上冲,为咳喘呕吐,疏肺降气不效者,病在肾络中也,盖精血少壮不旺,难以搜逐,病根不去谓此,绝欲一年,小暑艾灸,静养一百二十天可愈,附都气加车前。(肾阳虚饮逆喘咳呕)
潘(二九)劳力喘甚,肩背恶寒,饮泛上逆,皆系下元虚损,莫以喘用泻肺等药。
薛氏八味丸。
王秋深天气收肃,背寒喘咳,饮浊上泛,缘体中阳气少振,不耐风露所致,最宜暖护背部,进通阳以治饮。
茯苓桂枝半夏姜汁苡仁炙草
又早肾气丸,夜真武丸。
陈脉虚微,春阳地升浊阴上干,喘不得卧,治在少阴。
人参淡熟附子猪胆汁
又照前方加淡干姜一钱半。
又脉弦,暮夜浊阴冲逆,通阳得效,议真武法,以撤其饮。
人参淡附子生白芍茯苓姜汁
又真武泄浊,脘通思食,能寐昨宵已有渴欲饮水之状,考金匮云,渴者饮邪欲去也,当健补中阳,以资纳谷。
人参生于术淡附子茯苓泽泻
又早服肾气丸四五钱,晚用大半夏汤。
人参半夏茯苓姜汁
董脉弦右濡,阳微恶寒,饮浊上干,咳吐涎沫,且食减胃衰,寒疝窃踞,阴浊见症,岂止一端,喻嘉言谓浊阴上加于天,非离照当空,氛雾焉得退避,反以地黄五味阴药附和其阴,阴霾冲逆肆虐,饮邪滔天莫制,议以仲景熟附配生姜法,扫群阴以驱饮邪,维阳气以立基本,况尊年尤宜急护真阳为主。
人参茯苓熟附子生姜汁南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