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反,复义。本章见孔子之爱好音乐,又见其乐取于人以为善之美德。遇人歌善,必使其重复再歌,细听其妙处,再与之相和而歌。
先生与人同歌,遇人歌善,必请他再歌,然后再和他同歌。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文莫:有两义,乃忞慎之假借。《说文》:忞,强也。慔,勉也。忞读若妟,妟莫双声,犹言黾勉,乃努力义。一说以文字断句,莫作疑辞。谓文或犹人,行则不逮。两说均通,但疑孔子决不如此自谦。今从前解。
躬行君子:躬行者,从容中道,臻乎自然,已不待努力。
本章乃孔子自谦之辞。然其黾勉终身自强不息之精神,实已超乎君子而优人圣域矣。
先生说:努力,我是能及人的。做一个躬行君子,我还没有能到此境界。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圣与仁:圣智古通称。此孔子自谦,谓圣智与仁德,吾不敢当。盖当时有称孔子圣且仁者,故为此谦辞。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此之字即指圣与仁之道言。为之不厌,谓求知与仁努力不懈。亦即以所求不倦诲人。
可谓云尔:云尔,犹云如此说,即指上文不厌不倦言。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正唯犹言正在这上,亦指不厌不倦。
本章义与上章相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正是上章之文莫,黾勉终身,若望道而未至也。孔子不自当仁与知,然自谓终其身不厌不倦,黾勉求仁求知,则可谓能然矣。盖道无止境,固当毕生以之。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道与天行之合一,即在此不厌不倦上,是即仁知之极。四时行,百物生,此为天德。然行亦不已,生亦不已,行与生皆健而向前。故知圣与仁其名,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其实。孔子辞其名,居其实,虽属谦辞,亦是教人最真实话。圣人心下所极谦者,同时即是其所最极自负者,此种最高心德,亦惟圣人始能之。读者当就此两章细参。
先生说:若说圣与仁,那我岂敢?只是在此上不厌地学,不倦地教,那我可算得是如此了。公西华说:正在这点上,我们弟子不能学呀!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疾病:疾甚曰病。
请祷:请代祷于鬼神。
有诸:诸,犹之乎。有之乎,问辞。或说:有此事否?病而祷于鬼神,古今礼俗皆然,孔子何为问此?或说:有此理否?孔子似亦不直斥祷神为非理。此语应是问有代祷之事是否。如周公金滕,即代祷也,然未尝先告武王,又命祝史使不敢言。今子路以此为请,故孔子问之。
诔曰:诔一本作讄,当从之。讄,施于生者,累其功德以求福。诔,施于死者,哀其死,述行以谥之。
祷尔于上下神祗:子路引此讄词也。上下谓天地,神属天,祗属地。尔训汝。祷尔于三字,即别人代祷之辞,故子路引此以答。
丘之祷久矣:孔子谓我日常言行,无不如祷神求福,素行合于神明,故曰祷久矣,则无烦别人代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