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8月,当地剿匪小分队追剿于福匪帮,一直到辉南县境内才将其打垮,许多中小头目被迫投降。于福本人率残匪潜逃,至1948年春才被捕获,交人民政权审判枪决。
东北的胡匪源远流长,几经变迁,颇有地方特点,其最后被消灭,当归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关于这一内容,本书后面有专章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26川滇黔棒老二虎狼手段
西南云、贵、川三省在民国时期,匪势之烈是决不让于其他各省区的。只是由于三省偏于一隅,交通不便,与中原、沿海各省联系较少,故这一地区之匪祸对外往往不为人们注意。
大棒老二的规矩和行动方法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然昔时也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的恶评。在这个人口众多、物产丰饶的省份,似乎自古以来就时常发生动乱,所以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提出过“治蜀宜严”的教训。民国时期四川土匪滥觞于1911年。其时,保路运动在川省如火如茶地展开,素有“屠夫”之称的四川总督赵尔丰倾其全力镇压这次反帝爱国的群众请愿活动,却不料各地土匪乘机蜂起。不久,武昌起义发生,各省纷纷独立,新旧政权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政治斗争上,无暇顾及广大农村的匪患,致使匪势坐大,抢劫杀人案件屡有所闻。
1916年初,蔡锷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自云南进入四川;袁世凯派10万大军援川,双方在四川大战。袁世凯死后,1917年9月,南方发动护法运动,与北方军队在四川又有战争。这两次战争中,作战双方都曾招抚土匪,扩编成军,以壮实力。战后,匪复为匪,溃兵裁兵又加入其中,匪势更见其盛。
川人称土匪为“大棒老二”或“棒客”。解释起来,当是清末民初时的土匪并无枪支子弹,甚或连刀矛之类武器也很缺少,仅以一根大棒袭击或威吓过往单身旅客,劫取钱财而已。到前述两次战争过后,川匪武器自然今非昔比。其后四川省内军阀混战不已,兵匪循环变迁,土匪枪械更是大有改观,不仅刀、棒之类早已弃置不用,便是老式毛瑟枪也不屑一顾,人尽新式来复枪、手枪等。但民间对土匪仍习用前称,或简称“老二”(土匪也自称“老二”,或以正规军队为“老大”也未可知。二匪相遇,伸出食、中二指,即彼此会意为同道中人。
川匪种类可分两档。第一档是零散土匪,时聚时散,称“斗板凳脚”,犹如夏日纳凉摆龙门阵时,每人端一张小板凳围坐一道,话毕又各自拎板凳回家。第二档是成群结队的股匪,称为“拉大棚子”,大概来源于土匪往往在山中、荒野搭棚子聚宿之意。这一档又可分为两种。一种称作“土棚”,一般人数在千人以下,只有长短枪,而无特别厉害的火器,实力较弱,不能远飏,故以“土”称之。另一种叫“广棚”,其人数在千人以上,甚至三五千人,且拥有机枪、小炮等武器,其实力可与军警正式交火;更有的与军警方面有联络,消息灵通。为什么称之为“广”,则有两说。一说取“广大”
之义。另一说则认为川人习惯称美好、优胜的东西为“苏气”、“广货”(大概因江苏、广东的货物在川省评价较好的缘故),所以用“广”字形容该大棚子实力优胜。一般而言,广棚可以在联合行动中控制、指挥土棚。
四川土匪抢劫、绑架行动的计划,十分严密、周全。首先,他们豢养一批地痞流氓,叫作“钩钩”。这批人大多住在沿江码头、繁华市镇上,或在客栈当差,主要是搜取情报,如谁家有钱、有鸦片,客商携带、托运什么货物,何时出发,等等。其次,想方设法收买“点手”。这是熟悉被抢架人家情况的人,如银子埋在何处,衣物藏在哪里,家中几口人、几间屋,前后门如何开,等等。作案时,点手要到场,随时指点。第三,找带路的向导、称为“长二”或“带线子的”。这种人了解哪条路近便,有无民团防守,周围地势如何。点手和长二不属土匪团伙,在抢架后都可分润油水,但如有虚报或失误,则要处死,用布袋装尸沉入河底。最后,土匪还要雇一批强壮汉子,带上箩筐、滑杆,装抬物品和被架的人。这批搞运输的被称为“驮牛”。
川匪有历代传下的规矩:“初五十四二十三,老君骑牛不炼丹”,就是说,阴历这几个日子,是不能外出行动的。一般作案都选在阴历二十几没有月亮的夜晚。白天,匪徒都离开巢穴,到市镇街上游荡,黄昏时分,便到野外或破庙中集中,由舵把子统一提调指挥。众匪徒各有分工:尖兵、排扇子、护货、堵后门等。出发后,沿途不得喊名字、喧哗,靠拍手或口中发出“咋咋”声联系。接近目的地时,还要“熛签张子”敬神。
到被抢架的人家后,分配排扇子的便撞门而入;如果是大户人家,门又大又紧,便搭人梯翻墙进去,这叫“冲围子”;进去后,再排房门。有的事主“马子魁”(即力量大、有武器),匪徒则事先准备好人手对付。一般事主闻得狗咬或动静,往往挟带细软从后门逃走,故排扇子时即有匪徒警戒后门。土匪进房后,看守事主、检渣渣、挖掘金银等,均专人负责,毫不紊乱,约莫半小时左右,便有人招呼“下了”,随即结束。在抢架过程中;事主或左邻右舍会呼喊:“打抢人啦!”匪徒则不言语,一面警戒,一面继续搜抢。
当地民团闻讯后,一般只是跟着咋呼几声或朝天放几枪,并不真的行动。如果有真行动的,那么就有一场接触战了。
抢到的东西,斗板凳脚是大家到一约定地点,当场分赃。大棚子则要回山后才分。分赃原则是,有枪、有子弹者多提;枪还要分好、坏枪;徒手者分些不值钱的。这种抢劫称为“捶窑壳”,另有勒索和绑架。
勒索时,土匪将一张帖子贴在事主门上,叫“巴帖子”。帖子上写道:
我军眼下无法维持军饷伙食,向你暂借若干数,限期内交至某处,否则烧房子惩诫。绑架在川匪称作“拉肥猪”,男票称肥猪,女票称“母猪”,绑架孩子则称“抱童子”。川匪对肉票看管很严,赎票前始终捆绑着,有的还蒙上眼睛、塞住耳朵,有的藏在盐洞里,因此放出来时,往往都成残废。有的孩子被关死了,埋掉后插个牌子做记号,待家属送来赎金后,便将埋葬地通知他了事。
27匪徒抢走了《福音书》
1923年,四川省一二十名军阀——小至团长、旅长,大至省长、督军,如杨森、刘存厚、刘成勋、熊克武、刘湘、刘文辉、赖心辉、周西成等,大打内战。各军不仅无力剿匪,而且千方百计地拉拢、利用土匪。当时有兵之处即有土匪,有战乱之地即有匪祸,全川178个县几乎全部陷入战争,当时报章曾称四川为“盗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