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柿蒂汤
丁香(一钱)柿蒂(一钱)陈皮(一钱)青皮(一钱)人参(五分)
上锉,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理中汤(方见中寒。)
痰气
无别证,忽然发呃,痰气逆滞,气从胸中起,小半夏茯苓汤加木香、枳壳,或萝卜汤调木香调气散。痰碍气逆而呃,用蜜汤探吐。
小半夏茯苓汤(方见前。)
木香调气散
木香(三两)檀香(三两)白豆蔻(三两)丁香(三两)砂仁(四两)甘草(炙,一两半)藿香(一两五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盐汤下。
嗳气证十二
【歌】何故令人成嗳气,盖缘痰火乘于胃。治痰星夏共陈皮,治火黄连石膏辈。
【论】嗳气者,胃中有火、有痰、有食、有气,南星、半夏、软石膏、炒黑山栀子、香附,或丸或煎服。
又云:痰条下,食积热,噫气吞酸证,火气冲上,多作嗳气,黄芩为君,南星、半夏、陈皮为佐,热多再加青黛、山栀子、栝蒌仁,或润下丸。
润下丸(方见痰证。)
卷六
头痛证一(眉眶痛附)
【歌】头痛先须辨厥真,湿痰风火挟邪侵。气虚血少兼寒湿,识者尤当审六经。更有眉眶频作痛,风痰风热客于棱。
【论】如太阳头痛者,恶风寒,脉浮紧,痛在巅顶两额角。少阳头痛者,往来寒热,脉弦,痛连耳根。阳明头痛者,发热自汗,脉浮长大,痛连目、颊、齿。太阴头痛者,必有痰,体重,或腹痛,脉沉,头重。少阴头痛者,足寒气逆,为寒厥,脉沉细。厥阴头痛者,吐痰沫,厥冷,脉浮缓,痛引目系。此六经头痛,多挟外邪也。
血虚头痛者,自鱼尾上攻头痛也。气虚头痛者,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湿热头痛者,心烦重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太阳、少阴。寒湿头痛者,气上而不下,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手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偏头痛者,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厥头痛者,所犯大寒至骨髓,髓以脑为主,脑逆,故头痛齿亦痛。真头痛者,痛甚入连于脑,手足寒至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也。
丹溪云:头痛多主于痰,甚者火,多有可吐者,有可下者。又若眉眶痛者,属风热与痰。有肝虚而痛者,才见光明,则眶痛甚。有眉棱骨痛者,眼不可开,昼静夜剧,属痰。凡此之类,种种不同,视其所挟,究其所因,定其经络,参以脉理,而施以补、泻、宣、通、汗、利之法,斯无一偏之弊也。
六经痛
太阳,川芎、羌活、本、麻黄。少阳,小柴胡汤。阳明,升麻葛根汤加石膏、白芷、葱白。太阴,苍术、半夏、南星、川芎、蔓荆子。少阴,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吴茱萸汤加柴胡。
小柴胡汤(方见疟疾条下。)
升麻葛根汤
治阳明经头痛。
升麻(一钱五分)葛根(一钱五分)白芍药(一钱)甘草(一钱)
煎服。
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少阴头痛。
麻黄(去节,二钱)细辛(二钱)附子(煨,二钱)
水二盏,煎,温服。
吴茱萸汤
治厥阴头痛,或痰涎厥冷,脉浮而缓。
麻黄(五分,去节)羌活(五分,去芦)吴茱萸(四分)本(三分)升麻(三分)黄(三分)黄芩(一钱)当归(酒洗,一钱)黄柏(炒,一钱)川芎(一钱)蔓荆子(三分)细辛(三分)柴胡(三分)黄连(炒,三分)半夏(泡,三分)红花(三分)苍术(米泔浸一昼夜,晒干,炒,一钱)
锉一剂,水二盏,煎八分服。
虚痛
血虚痛,芎归汤,或四物加酒芩、羌活、柴胡、蔓荆子。气虚痛,四君子汤。气血两虚,调中益气汤加川芎、蔓荆子、细辛。巅顶痛,必用本、柴胡、防风。
芎归汤
治血虚头痛。(一名芎汤。)
川芎(三钱)当归(酒浸,二钱)
水二盏,煎八分,食远热服。
四物汤(方见血证条下。)
四君子汤(方见脾胃条下。)
调中益气汤(方见内伤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