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二两,蜜炙)人参(八钱,去芦)甘草(炙,一两)蔓荆子(二钱)白芍药(一两)陈皮(五钱)
每五钱,水煎服。
益气聪明汤
黄(五钱)甘草(五钱)人参(五钱)升麻(三钱)葛根(三钱)蔓荆子(一钱)芍药(酒炒,一钱)黄柏(酒炒,一钱)
每服五钱,水煎,临卧服,五更时再服。
补阳汤
治阴盛阳虚。
羌活(一两,去芦)甘草(一两,炙)人参(一两,去芦)生地黄(一两)熟地黄(一两)黄(一两,蜜炙)白术(炒,一两)泽泻(五钱)陈皮(五钱)白茯苓(三钱)知母(三钱,酒炒)柴胡(三钱)防风(三钱,去芦)白芍药(五钱)肉桂(一钱)当归(三钱,酒制)独活(五钱,去芦)
每服五钱,水煎,空心热服。
补胃汤
即黄汤减黄、陈皮一半,加酒一两。
障
肝经积热,肺受风邪,眼障黑白等花,还睛丸。膜眼皮赤烂,蝉花无比丸。风热,蝉花散。
还睛丸
明目退。
人参(二两,去芦)熟地黄(二两)知母(二两,去毛)桔梗(二两,去芦)防风(二两,去芦)茺蔚子(二两)车前子(二两)黄芩(二两)细辛(二两)五味子(二两)玄参(五钱)
末之,炼蜜丸如桐子大,每二十丸,空心时白汤下。
蝉花无比丸
茯苓(去皮,四两)炙甘草(四两)防风(去芦,四两)石决明(二两)川芎(二两)羌活(去芦,二两)当归(二两,酒洗)赤芍药(二两)蒺藜(炒,一两)蝉蜕(二两)苍术(米泔浸,晒干,炒,二两)蛇蜕(一两)
末之,蜜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白汤下。
蝉花散
即前方加谷精草、甘菊花、龙胆草各一两。
点洗
肝经上壅,目赤涩痛,汤泡散洗之。风热攻目,隐涩难开,羞明立胜散,或珍珠散。
汤泡散
洗风热眼。
赤芍药(一钱)当归(一钱)黄连(一钱)
泡洗。
羞明立胜散
黄连(二钱)秦皮(二钱)防风(二钱)黄芩(二钱)
水煎,用新羊毛笔蘸刷洗眼。
珍珠散
点一切眼。
朴硝(净者,一钱)炉甘石(一钱)麝香(少许)片脑(少许)
研极细,点眼内。
耳证五
【歌】肾虚精脱耳应聋,气厥无闻自不同。更有劳聋与虚闭,风邪入耳不能聪。气风相搏嘈嘈响,热气乘虚耳出脓。风气热虚何以别?浮沉数涩脉中穷。
【论】夫耳属足少阴肾之经,肾家之寄窍也。经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知五音矣。耳所主者精,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闻而聪。若劳伤气血,风邪袭虚,使精脱肾惫,则耳转而聋,是肾虚耳聋也。十二经脉上络于耳,其阴阳诸经通有交并,则脏气逆而厥,厥气搏入耳,是谓厥聋。耳为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脉,使经气痞而不宣,是谓风聋,必有头痛之证也。有劳碌伤其血气,淫欲耗其精元,瘦瘁力疲,昏昏愦愦,是谓劳聋,能将息得宜,血气平和,则其聋渐轻。又有耳触风邪,与气相搏,其声嘈嘈而鸣,眼中流火,谓之虚聋。热气乘虚随脉入耳,热聚不散,脓汁出,谓之脓耳。人或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热搏之,津液结成核,塞于耳窍,亦令暴聋,谓之耵耳。盖风则肾脉必浮,热则肾脉必数,虚则肾脉涩弱,气郁肾脉沉滞。风者疏散之,热者清利之,虚者补之,气郁开导之,治之活法,不过此也。
【脉】耳病肾虚,迟濡其脉。浮大为风,洪动火贼。沉涩气凝,数实热塞。此久聋者,专于肾责。暴病浮洪,两尺相同。或两尺数,阴火上冲。
风耳
风触耳鸣及聋,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风虚耳聋,桂香散。风入耳中虚鸣,芎芷散。(方见头痛。)风热搏成耵耳,生猪脂、地龙、釜底墨等分,细研,葱汁和,捏如枣大,绵裹塞耳中数日,待软即挑出。
桂香散
治风虚耳聋。
辣桂(二分)川芎(五分)当归(六分,酒洗)细辛(三分)石菖蒲(八分)木香(三分)木通(五分)麻黄(去节,三分)甘草(三分,生用)南星(炮,二分)白蒺藜(炒,三分)白芷(四分)紫苏(五分)
锉一剂,水二盏,葱煎服。
热耳
耳聋者,少阳、厥阴热多,通圣散。(方见中风。)耳鸣酒遏者,加枳,桔、柴胡、干葛、南星。阴虚火动耳鸣者,四物汤(方见血证。)加黄柏、知母。痰气耳鸣者,滚痰丸。(方见痰证。)内热耳聋,桃花散塞之,蔓荆子散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