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的。慌忙叫了地方坊长、保正人等,多来相视看验,好报官府。地方齐来检看时,只见小尼牙关紧闭,噙着一件物事。取出来,却是人的舌头。
地方人道:“不消说是奸情事了,只不知凶身是何人,且报了县间再处。”
于是写下报单。正值知县升堂,当堂递了。知县说:“这要挨查凶身不②难,但看城内城外,有断舌的必是下手之人,快行各乡各图
,五家十家保甲,一挨查就见明白。”出令不多时,果然地方送出一个人来。
元来卜良被咬断舌头,情知中计,心慌意乱,一时狂走,不知一个东西南北,迷了去向。恐怕人追着,拣条僻巷躲去,住在人家门檐下,蹲了一夜。天亮了,认路归家。也是天理合该败,只在这条巷内,东认西认,走来走去,急切里认不得大路,又不好开口问得人。街上人看见这个人踪迹可疑,已自瞧科了几分。须臾之间,喧传尼庵事体,县官告示,便有个把好事的人盘问他起来,口里含糊,满牙关多是血迹。地方人一时哄动,走上了一堆人,围住他道:“杀人的不是他是谁?”不由分辨,一索子捆住了,拉到县里来。县前有好些人认得他的,道:“这个人原是个不学好的人,眼见得做出事来。”县官升堂,众人把卜良带到。县官问他,只是口里呜哩呜喇,一字也听不出。县官叫掌嘴数下,要他伸出舌头来看,已自没有尖头了,血迹尚新。县官问地方人道:“那狗才姓甚名谁?”众人有平日恨他的,把他姓名及平日所为奸盗诈伪事,是长是短,一一告诉出来。县官道:“不消说了,这狗才必是谋奸小尼。
老尼开门时,先劈倒了,然后去强奸小尼。小尼恨他,咬断舌尖。这狗才一时怒起,就杀了小尼。有甚么得讲?”卜良听得,指手画脚,要辨时,那里有半个字囫囵?县官大怒,道:“如此奸人,累甚么纸笔!况且口不成语,凶器未获,难以成招。选大样板子一顿打死罢!”喝教打一百。那卜良是个游花插趣的人,那里熬得刑惯?打至五十以上,已自①绝了气了。县官着落地方,责令尸亲领尸;尼姑尸首叫地方盛贮烧埋。
立宗文卷,上批云:
卜良吾舌安在?知为破舌之缘。尼僧好颈谁当?遂作刎颈之契。毙之足矣,情何疑焉!立案存照。
县官发落公事了讫,不在话下。
那贾秀才与巫娘子见街上人纷纷传说此事,夫妻两个暗暗称快。那前日被骗及今日下手之事,到底并无一个人晓得。此是贾秀才识见高强,也是观世音见他虔诚,显此灵通,指破机关,既得报了仇恨,亦且全了声名。那巫娘子见贾秀才干事决断,贾秀才见巫娘子立志坚贞,越相敬重。后人评论此事:虽则报仇雪耻,不露风声,算得十分好了。只是巫娘子清白身躯,毕竟被污,外人虽然不知,自心到底难过。只为轻与尼姑往来,以致有此。有志女人,不可不以此为鉴。诗云:
①坊长、保正——坊长为负责街巷事务的小吏,保正是保的负责人。保系旧时户籍编制单位,《文献通考》
谓“十家为一保”。
②乡、图——旧时农村的基层行政组织,县下设乡,乡下设图。
①着落——这里是责成、指派的意思。
好花零落损芳香,只为当春漏隙光。
一句良言须听取,妇人不可出闺房。
拍案惊奇卷之七唐明皇好道集奇人武惠妃崇禅斗异法诗曰:
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
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①这一首诗,乃是唐朝玄宗皇帝时节,一个道人李遐周所题。那李遐②周是一个有道术的,开元年间,玄宗召入禁中
,后来出住玄都观内。天宝末年,安禄山豪横,远近忧之,玄宗不悟,宠信反深。一日,遐周隐遁而去,不知所往,但见所居壁上题诗,如此如此。时人莫晓其意,直至禄山反叛,玄宗幸蜀,六军变乱,贵妃缢死,乃有应验。后人方解云:
“燕市人皆去”者,说禄山尽起燕、蓟之众为兵也;“函关马不归”者,③大将哥舒潼关大败,匹马不还也;“若逢山下鬼”者,山下鬼是“嵬”
字,蜀中有马嵬驿也;“环上系罗衣”者,贵妃小字玉环,马嵬驿时,①高力士
以罗中缢之也。道家能前知如此。盖因玄宗是孔升真人转世,所以一心好道,一时有道术的,如张果、叶法善、罗公远诸仙众异人,皆来聚会,往来禁内,各显神通,不一而足。那李遐周区区算术小数,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