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五日(西历十一月初八日——礼拜六)
中东交涉续闻
中、东两国为琉球一事,致启衅端;前日本馆据西报译录一则,中西各人皆不深信。今闻”字林报“所得北京之信,实皆信而有征;且其中尚有数语,尤足惊心动魄,”字林报“亦不敢照登。然则中、东之局,不其危哉!本馆又闻日本人激怒中国,使不得不出于战;而中朝已托英国驻华威公使从中调处,日本驻京使署中人日往威公使署探问消息,威公使则秘不肯宣云。
九月二十六日(西历十一月初九日——礼拜日)
论东瀛事
自古人主抚有国家,不在矜智力而逞威权;惟在法祖敬天,神人允洽,方可永固丕基,克昌厥后。今日本一变旧俗,削诸侯而揽大政、修武备而并邻疆,视东洋莫不以为大有为之主矣。而自有识者观之,实与战国赵武灵王无异。
夫日本效法泰西,则通商裕课以富国可也,制船造炮以强兵可也。至于文物衣冠,各国自有祖宗制度。泰西之为泰西,并不在此;日本之效法泰西,又何必在此!乃并其冠履衣裳以及文字语言亦改其旧而从之,试思岁时祭祀,入祖庙而骏奔走;执豆笾睹先王之像,能无爽然若失乎!夫泰西之所以富强者,内则安民和众,以固国脉;外则讲信修睦,以联邦交。一切举动皆合乎万国公法,是以攸往咸宜。有时举兵相攻,亦不过该和赔饷。如德之与法,胜败既分,一经讲解,便即退;索取兵费外,仅割蔑十等两郡——本系德之旧物,于法尺寸无损焉。又或有不能自治其国,则相与纠正之。如英、法等国之于土耳机,并未利其土地。此外,泰西各小国,或百十数里、或数百里,胥倚各大国如泰山焉。而各大国或待为与国、或抚为属国,有罪则讨之、服罪则舍之;要皆维持保护,使之各君其国、各子其民,列之于朝聘会盟,无相侵夺。呜呼!此泰西之所以为泰西也。今日本王既法泰西,曷不法其”字小“之义;而乃于琉球肆其荐食!
夫琉球如有虐政以自害其国,灭之可也;琉球如有违言以怒于日本,灭之亦可也。今琉球王未闻失德,其国并无内乱,且于日本为不侵不叛之臣;乃横见吞噬,其如万国公法何!窃以为日本之并琉球,实则贪其土地耳。以琉球托命于日本,供其赋役、奉其号令,时遣王子入朝;如此其恭顺者,亦望日本有以覆翼之。乃人方依我,而我灭之;则不仁甚矣!琉球臣事中国已五百余年,近又与美国、法国、荷国立约通商。夫忌器者不投鼠、爱屋者并及乌,今日本所为如此,与各国盟好之谓何;是又不义之为也。琉球本一弹丸小国,从来不设兵卫,以示无猜;今日本不折一矢、不烦一兵,唾手得之如夺小儿之食,不得为武!琉球虽自主之国,其实则日本外府也,存亡唯命、予夺唯命。即不降为郡县,又与郡县何异!且琉球近于日本,唯日本得而有之;非若宋、郑之于晋、楚,我不早取,人将我先。又琉球积弱之国,与日本各为一岛,决无反噬之虑;非若吴之于越,天与不取,转受其咎。然则琉球一几上肉,盍不存之以为名;况有小国而后大国益尊乎!乃狡焉思启,废其二千余年之宗社,使琉球神人怨恫,似非计之得也。
夫三户足以覆秦,一旅足以兴夏;琉球若能卧薪尝胆,难保不为后世之患!智者固如是乎?桓公存三亡国,为五霸长;今日本将称雄海外,而无故兼并琉球,计殊左矣!”诗“曰:‘控于大邦,谁因谁极’!自伤无有能拯其危也。今中国与泰西各大国之力皆足以敌日本而庇琉球;倘有申包胥其人,吾知中国与泰西各大国必有能仗义执言以兴灭继绝为事,断不坐视琉球之终于覆亡也。
九月二十七日(西历十一月初十日——礼拜一)
中东和战比较说
前日”晋源报“述天津友人俱该中、东启衅之事,谓已接得实信,知局势甚为危险,恐一旦竟出于战事未可知。又云:日本主战、主和之说,各居其半。其主战者,谓国中现有雄师二万,一旦失和,半月之内即可驶入中国等语。阅竟,不胜骇异!乃昨日又接续信,似此事竟为确实。呜呼!何日人之不知量也。
夫日本与中国,和好于今未及十年,中朝从无不欲和之意;而日人屡次启衅,理之曲直,最为易明。前数年,以琉球难民遭台湾生番戕害,日人越俎而谋,藉口琉球为伊藩属,兴师以向台湾,冀图复仇——此日人无理取闹之端。盖琉球虽属日本,不能不谓其兼属中国!台南境上从前失于平定,致生番不知教化、残杀性成,固非一日;琉球即有难民为其杀害,应赴诉于中官为之办理。当时琉人并无此心,而日本乃遽兴师问罪!中朝之于友邦事事吃亏,但求可已则已,不欲过甚;经英国威钦使出为和解,即允略偿兵费、酌给抚恤,以餍日人之求而塞日人之口。当日犹闻琉人不愿得此恤银,而日人强之。其兵费,则日人安受之;且自此以为得意于中国矣,而不知窃笑者之多也。在日人自改用西法以来,自视富强,将横行于五大洲之上;先其所近,而后及其所远。于是以通商诱高丽,诱之不遂乃逼抑之;其心之叵测,正不惟高丽之是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