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朱批:’着照所请。吏部知道。钦此‘。
八月十一日(西历九月二十一日——即礼拜一)
译横滨西报论(附识数语)
横滨一西字新报,于华八月初一日作中、东现在局势之论;本馆姑全译之,以资众览。
其论曰:自半月前本馆出报时,中、东战和之说俱纷纷然,迄无准信。近来数日,始稍有凭藉,以备察究焉。盖自日兵抵台以后,凡以中、东两国之益为怀者,无不以失和将战之说,力辨其不可听;乃现始知欲行和议,实在为难也。知东洋前所发之柳原公使,经与中朝商议不谐;继又简派哦古坡至中国,复未能细与通议。中国李伯相及诸大臣既以薄礼接待,而中朝廷又不引见;故日后之战,将何以免乎!两国现均大备战事;以近势揆之,似惟一道可以止战。其道维何?则东人不议而撤兵是也。顾东人若以此法了局,则通国之内将必有怨咨而滋事者;故东朝以决战、撤兵两道衡之,则宁战而不肯无故议撤也。愚意东洋乐战之徒甚众,兼国家既授以精器、教以良法,果再能广招募、筹饷糈,则东人决战之志究足以难中国也。若以人敌人,想东人亦无虑此。夫中人后日之长,似在不忌于取用西人;且东洋于战后,其军帑未免有告匮之虑也。至于现在之难,系由操政权大臣意瓦古拉与其同志所致,民甚不乐其行政,故国内无一人仰望于意瓦古拉者也。
西报之论大局如是;按其持议,则知有数端失实也。所谓柳原公使商事不谐者,或尚有其事;至谓哦古坡一节,皆子虚之谈耳。盖该新报抒论之时,哦古坡之至津抵京,皆在东洋所未闻及者;其何以预发此论乎?或曰:哦古坡早得中朝之函谕也。顾既得谕知不能接见与议,岂犹有入京之理乎!故曰:其持论有失实也。
东兵议往北京
横滨有西字日报曰:今有一确实信息,东洋近日之计议,以为若哦古坡不能议和,将即传电报于东洋,东人并不待誓战,便由长崎发精兵三万,欲直抵北京也。东洋各官且论之曰:此计甚妙,如十年前英、法两国之兵,可出于中国意料之外。勖哉夫,子其径往京师焉无恐!观于此刻本馆前所探录东人有意于京都,斯言亦未必尽为河汉欤!东人其且试之可也。迨亲遇李伯相所统之精兵,则无恐之说,得毋徒成为虚语乎!
东洋募勇
现在东洋国家行令增广兵额之说,实有确据矣。其增兵之法,则不以劝募,而以强招;业经颁令通国:凡各壮丁自十八岁以下至二十五岁以上,皆招令投官报充;以身长五尺左右而膂力精壮者,不拘其愿与否,尽行派入水陆两军,令习战事。各官宪奋志承令,即此一端可见。盖西商所用之出店服侍人等,亦皆照律勉招。或有西人驳曰:照和约,不可招去。西人所用东人,而西人既知为战事紧急时,亦不愿太拘约文,以碍国家之事。西报论之曰:西人若有恋爱之佣人,或始可进言;否则,何难于另用云云。观于此,则我以五尺半之大汉抗御彼五尺之东人,有此五寸余力,而胜券不将自我操乎!
东人帑藏空乏
东洋国帑虽觉困乏,而国家犹不惜钜款以办买兵器。盖新近又向西商定买“克白儿”炮多枚,且在东洋寄居西人存留兵器亦属不少;而中、东两国各争先斗异,互相采办买焉。传曰:有“阿麦士堂”炮多尊,在东洋已历二年半,而今定欲运往中国也。所有洋枪,亦几乎被两国买尽。西报论东洋国帑,谓帑内所有饷银,即属自泰西昔日告贷之遗余者;今日以见少甚,至现在不过存银一百五十万。因东洋若果与富足之中国构兵结衅,外强中干,则军中有索饷争粮之祸也,必矣。
日本强词
据东洋西报所传,则东人既见踞台之师事多不便,亦深有意于旋师;已经通问中国,除赔银四百万元外,须具保“以后番人不复纵其惨杀”云。
杭城募勇
又闻浙抚杨中丞在杭城楚湘忠义祠中,树旗立簿,招募勇丁;不拘资格,但取精壮。凡翘关负乘之雄、技击拳勇之士,踊跃而前者,已有二千人;现尚须招募三千人。据闻此股勇丁,俟操练纯熟,即当遣戍海疆,以资扞卫云。
三下
揣度中东局势
吴观察自台湾回沪
东国尚存有帑银
昨晚新闻
京都传言
轮船尚未租定
七月分教职单(七月二十六日京报)
津沽西友来信
兵船听候调遣
辨火船出售
宁友来函
闽督将移驻厦门
高丽国人自东洋来函(八月十五日续完)
京都天津传闻东事未确
京都中东议局之传
浙江刘观察奉调赴台
东使在京议局未定
兵赴舟山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