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是无限的,追求也就是无止境的。追求成功了,人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人则快乐。否则,人会感到痛苦。欲望满足带给人的快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渐渐消失;新的欲望、新的追求又会开始。追求失败、欲望得不到满足带来的痛苦,并不能终止人的欲望。在欲望没有满足时,人们或者是总结经验教训,积蓄力量,再次发起追求的攻势;或者改变欲求的491第一章
人与幸福目标,改变追求的方向。从绝对意义上讲,遏制欲望、停止追求的人,过去、现在或将来,都是不曾有、也不会有的。
永不满足的欲望与追求,这既是人获得幸福、快乐的根,也是遭受痛苦、烦恼的源。
动物只有肉体,而人还有灵魂动物之所以只是生存而没有有滋有味的生活,是因为动物与人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即动物只有肉体,没有灵魂;而人不仅有肉体,还有灵魂。
说到灵魂,就需要对灵魂这个概念加以界定。因为各种思想体系的人,都在使用这个概念,其含义很杂乱。讲迷信的老百性,常把灵魂与鬼魂混为一谈,认为人活着的时候,魂魄与肉体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人死后,肉体与魂魄就离开了:肉体腐烂,但魂魄仍然存在,俗称鬼魂。宗教学说中,也认为灵魂是不死的。
人活着的时候,灵魂寄居于人的肉体之内,主宰着人的躯体;死亡则是灵魂离开躯体而他往的结果。人死之后,灵魂或是上升到天国得到永生;或是下到地狱受到惩罚;或是转托别种生物躯体;或是长期到各处游荡。迷信与宗教中所说的这种灵魂缺乏科学根据,是人的认识的迷误,自然不足为信。
我们所说的灵魂,与迷信、宗教中说的灵魂,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指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具体一些说,是指人的理性、情感、意志、信念、道德、情操,以及其他一切内心世界的东西。人的精神世界的这一系列的要素,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高于动物的根本性的特征。人有理性,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所以人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根据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591自己的需要,去创造生活;人有理智、有情感,所以才能有精神生活,有多方面的精神追求。最高级的动物虽然也有一些心理活动,甚至有一些十分简单的“语言”
,但是它们没有抽象思维,没有创造能力,没有建立在创造能力基础上的劳动与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就没有社会生活。高级动物有一些简单的情绪反应,但是没有形成人一样的情感生活。所以建立在理性与情感基础上、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生活与内心世界,动物是不具有的。动物没有精神生活、没有灵魂,所以动物只能是物,而不能称之为人。
人的灵魂是依附于人的肉体而存在的。没有肉体,就不会有灵魂。
而人的肉体则借助于灵魂而使自己区别于动物,过着人的生活。灵魂与肉体二者相互为体、相互为用,相互影响,不能分离。
但是灵魂与肉体二者又有质的不同,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需求。因而,二者也常常出现矛盾。
肉体是物质实体,是生物实体;肉体的存在与变化,完全受自然规律支配。
人的那些根植于肉体生理过程的欲望、需求,如生存的欲望、饮食男女之欲望等,可以说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是一种自然机能。这些由肉体生理机能所派生出来的欲望,需求的满足,一般来说,是要靠物质手段来解决的。衣食住行、治病用药,这都是用物质的手段来解决生物实体中的生命过程的矛盾。
这些东西构成人的自然属性。
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人也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也是动物。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说,在人身上还包含着兽性。人691第一章
人与幸福身上的动物本能虽然也不时地显露出来,但它毕竟是被人化了的东西,被社会化了的东西,是被社会文化、人的精神改造过了的东西,是受到理智控制的东西。只是由于不同的个体的精神境界参差不齐,所以这种动物的本能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反应。越是文明程度高的人,他身上的动物本能被人化的程度就越高,灵魂与肉体的冲突所带来的痛苦,就越是深刻,而那些文明程度较低的人,其身上动物的本能作用就强烈一些,理智的控制能力比较差,灵魂与肉体的冲突所带来的痛苦的深刻程度也就不大。
人的内心世界、人的灵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东西。一般来说,人的肉体是一种自然物,它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一种自然过程。而人的灵魂,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是文化的产物,是通过教育、熏陶、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的。肉体作为自然物,虽然有美丑之分,却不存在善恶问题;灵魂作为文化的产物、作为人之为人的东西,就有善恶之分、崇高与卑劣之分、纯洁与肮脏之分。宗教学说中,把由人的肉体所产生的欲望,看成罪恶的渊薮;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是上帝赋予的,因而精神生活是纯洁高尚的。这种理论是缺乏事实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