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如果你还不知道幸福在什么地方就去追求幸福,那就会越追越远,就会走多少道路便遇多少危险。但是……当一个人怀着满腔热情,急于得到幸福的时候,他是宁可在寻求的过程中走错道路,也不愿意为了寻求幸福而呆在那里一点事情也不做”。
①卢梭揭示的这一现象①卢梭:《爱弥儿》下卷,第676页。
042第一章人与幸福特别符合青年人的情形,因为青年人热情有余,而冷静不足,他们往往不大知道人生的意义和艰难,有时也不知道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们更不会静下心来等待机会。
他们有锐气,而没有经验;他们往往不惧怕失败,不停地向困难进行冲击。
人追求幸福的本性,在青年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追求幸福不仅是人的本性,而且还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所在,是人生的希望所在。
人是生活在现实之中的,不能脱离现实而生活在幻想之中。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学习工作、与人交往,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没有一样事情是靠幻想能够解决问题的。现实是生活的立足点,离开现实将一事无成。
但是,现实永远都是有缺陷的,也就是说现实总是有些不完美的地方的,这也是事物的本性。人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有曲折、有痛苦。大一些的如天灾人祸、亲人的亡故,重大疾病,意想不到的打击,因遭人陷害而判刑入狱,小一些的如贫困失意、找不到工作、没有住房、找不到对象、被人排挤、评不上职称、得不到提拔重用,如此等等。总之,在人的一生中,完全顺顺当当的时候极少,绝对的适意甚至是不会有的。困难、矛盾,以及由它们引发的痛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向人袭来。不论是处于什么地位、什么身份、出生于什么家庭环境的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俗语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实在是一点不错。
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困难、有烦恼,这不仅与人追求幸福的本性是冲突的,而且会使一些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如果一第二编
幸福是什么142个人只看到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而看不到未来的完美,看不到未来的快乐与幸福,他就会觉得生活严酷和无味,就会失去生活的信心与勇气。现实中的困难、矛盾、痛苦能变成就不追求未来幸福的推动力,反而成了追求未来幸福的绊脚石。
因此,人在生活中、痛苦中,必须找到一种与困难、挫折、烦恼、现实中的弊端等相抗衡的东西,以此作为自己生活的精神支柱,使自己不被现实中的重负所压倒。这个东西的核心是理想,是对未来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一个人在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特别是在遇到巨大的精神压力的时候,他还要顽强地活下去,而不是轻易地走向绝路,那是因为他坚信困难可以被克服、未来是光明的。他对未来抱有希望,认为未来会比现实好、幸福会降临他的身边。
如果失去对未来的信心,一切都将是另外一种情景。可见对未来幸福的追求,是人生中绝对不可缺少的东西,它是人生的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理想中的永恒的内容。
短缺是构成幸福的必要因素幸福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
它是人心中的一种满足感,但是人要获得满足感,却必须先以某种短缺为前提。因为只有存在某种短缺的时候,人才有某种不满足;有某种不满足,才会有追求,才可能有以后的满足感。这样看来,短缺实在是构成幸福的必要因素。
亚里士多德指出过这样一个现象:“甚至同一个人也经常在不同的时候把不同的东西当作幸福。在生病的时候,他把健康当作幸福;在贫穷的时候,他把财富242第一章
人与幸福当作幸福。“①显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这个现象,就是指短缺是构成幸福的必要的因素这样一种现象。
由此看来,生活中有所短缺,不仅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而且对于人生幸福来说,短缺、不完美也是不可缺少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拥有一切的人、一切要求都得到了满足的人,就是失去了获得幸福机会的人。因为他拥有一切之后,再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也就不再会有新的满足感。甚至可以这样说,拥有一切,乃是求得幸福的真正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