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按上成氏论云。风阳邪也。寒。阴邪也。风则伤阳。寒则伤阴。此阴阳即指人身营卫而言。非谓伤风。是阳热之证。伤寒是阴寒之证也。恐后学不明。特为析辩。
琥又按上大青龙证。既云。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又不汗出。仍是太阳伤寒。但加烦躁耳。何以谓之中风。
及读金镜内台方。见黄伯荣曾议云。此一证中。全在不汗出一不字内藏机。且此不字。是微有汗而不能得出因生烦躁。
非若伤寒之全无汗也。以此不字。方是伤风。此乃古人智深议妙之处。
或问云。仲景制此方。以治伤风伤寒二证合病。其不用芍药者何也。愚以其证汗不得出。且兼烦躁。故方中去芍药。
加石膏。以石膏之味辛凉。能解肌疗烦若用芍药。恐过于收敛。风寒之邪不散。仲景以风寒两伤之病。即以桂枝麻黄二汤。合为一方而独减芍药者。此制方之妙用也。或又问成氏云。大青龙汤发汗之重剂。病患同是服此汤而汗多亡阳。一则厥逆筋惕肉。一则恶风烦躁不得眠。二者之寒热迥然不同。何也。余答云。一则病患脉微弱。汗出恶风。是阳气本虚也。故服之。则厥逆而虚冷之证生焉。一则病患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而烦躁。是邪热本甚也。故服之。则正气虽虚而邪热未除。且也。厥逆之逆为重。以其人本不当服而误服之也。烦躁不得眠为犹轻。以其人本当服而过服之也。明乎此。
乃知仲景此汤。必欲审证而投之矣。
方氏条辩注解大青龙汤义云。青乃木色。龙乃木神。木主春。春热而烦躁。雷雨解而致和焉。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龙与云。雨至发烦躁之汗。而营卫以和。龙之所以为汤。神汤之用也。愚按此言。实发成氏未发之义。
吴院判云。仲景用此汤。以发烦躁之汗。譬若亢热已极。一雨而凉。其理可见。若不晓此理。见其躁热。投以寒凉之药。其害岂胜言哉。
节陶氏议用大青龙汤法云。热盛而烦。手足自温。脉浮而紧。此伤风见寒脉也。不烦少热。四肢微厥。脉浮而缓。
此伤寒见风脉也。二者为营卫俱病。法宜大青龙汤。但此汤险峻。须风寒俱甚。又加烦躁。乃可与之。不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为稳。尤不若九味羌活汤。加石膏知母枳壳也。琥按上陶氏云。大青龙。不若桂枝麻黄各半汤为稳。此论实本许学士之说。犹为近理。其云。尤不若以九味羌活汤。加石膏知母枳壳。此论悖谬之极。盖此汤不分经络。错杂异常。且知母过于苦寒。恐非风寒初入所宜加也。陶氏一生之误。不过一用药杂乱。不对证耳。杀车槌方。焉可宗乎。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成注云。此伤寒见风脉也。伤寒者身疼。此以风胜。故身不疼。中寒者身重。此以兼风。故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以身重一候。似少阴欲寐之证。今则身但重而不欲寐。忽然又有身轻转动之时。故知其无少阴证。仍然病在太阳。而风寒之邪甚于表也。故仲景法。宜大青龙汤。以发之。按内台方疑问云。何为伤寒见风脉。如无汗恶寒。乃伤寒证。脉当浮紧。今反浮缓者。乃伤风脉也。故曰伤寒见风脉。若然则是上文云。伤寒。可见无汗恶寒之义。已该括其中。又问云。风寒二证皆见。若不烦躁者。此大青龙汤可用乎。答云。既无烦躁。可除石膏勿用也。若然。则是上证无烦躁。汤中可除石膏。学人毋拘拘于仲景原方。而云。一味不可增损也。)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表不解者。谓太阳病在表之风寒正盛也。心下有水气。谓水饮停积心胸之间。因病气逆不得宁也。水与风寒之邪。相搏而病。气不得宁。故曰干呕者。水犯于胃。气逆而作呕也。又干呕为太阳病桂枝汤之常候。曰发热而咳者。上云。表不解则发热。咳则水犯于肺。气逆而作声也。以上云云。系小青龙汤之主证。其兼证。则或为渴。成注云。渴者。水蓄则津液不行。气燥而渴也。或为利者。成注云。水下行。渍入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