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喻二氏所可怪者。凡仲景用术之方。皆云。此是苍术。倘后学起而宗之。不论其人虚实燥湿之证。凡方中类用苍术。
不其大害者邪。纵使仲景时无白术。于今业已有之。在医人亦可权宜取用。如死执古方以疗今病。断断不可行也。)(附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成注云。中风发热至六七日则当解。若不解而烦者。邪在表也。渴欲饮水者。邪传里也。太阳之里为膀胱府。府病。则里热气结。而小便不利。内不得出。外亦不得入。所以饮水。反上行而作吐也。若此者。名曰水逆。用五苓散者。以表能散邪。里能消水也。或问上证。既烦且渴。何以不用白虎。余答云。白虎汤治烦渴。乃上焦肺胃热也。其人必小便利今者小便不利。
知其热在下焦。乃膀胱府病也。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上病用五苓散者。以利小便。使气化得输。则津液流通。烦与渴不治而自愈矣。)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本以太阳病发汗后不解。
因复下之。故心下成痞。痞者。不通泰也。仲景法。当与泻心汤除之。若服之痞不解。其人渴而口中燥烦。小便不利者。
此为水饮内蓄膀胱。热结津液不行。故口燥烦渴。气不输化。因反上逆。故心下痞。要其病。实非在心下也。与五苓散以分消表里之水邪。不治痞而痞自愈矣。)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渴欲饮水至救之十三字当在小便数者之前。不恶寒而渴者者字可删。太阳病其脉寸缓关浮尺弱。其证发热汗出。复恶寒。此系风邪正盛于表也。不呕者。里气和也。里气既和。缘何而至心下痞。其痞者。此以医下之早。邪气乘虚而入。留于心下。故致痞也。如其不因误下者。则阳邪必渐传经。在病患已无恶寒等证。邪热传里。必变而作渴。此太阳病转属阳明也。阳明者。胃也。胃中热渴。无有不欲饮水。第饮水时。当少少与之。不可不与。亦不可多与。但以法救其渴可耳。
如饮水之后。而小便数者。大便必硬。此因津液偏渗于膀胱。小水既多。则胃中邪热。亦随溺而泄出。虽不更衣十日。
胃中无满实之苦也。更衣者。古人于大便时。必更衣而后入厕。故相传以大便为更衣也。若饮水之后。渴终不解者。其人饮水必不合法而多。故云。宜五苓散。以导其停水也。尚论篇于此条证。注五苓散云。能消热而回津。夫津液偏渗于小便者。用五苓散以利之。小水利。则邪热消。而津回渴止。大便得润而自行。正内经通因通用之法也。愚以上论殊为穿凿。病如小便数而少者。法宜用五苓散以利之。此为通因通用之法。今者小便数而至大便硬。则此小便不可为不多矣。
小便既多。则津液必耗。复用五苓散以利之。是愈燥其津液也。喻氏反以回津作解。大谬之极。或问小便数。大便硬仲景论中。何以无治法。余答云。此是仲景不须用药处。俟其阴阳自和。则小便渐少。大便必自出也。如欲用药。少与麻仁丸以润其大便。庶几犹可。)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伤寒汗出者。服发汗药。而太阳经之邪未尽。故汗出也。
渴者。太阳之邪传里。膀胱府病。水气上逆而作渴也。故宜五苓散。以表里兼主之。若汗出不渴者。此为邪气传里未甚。
水气不至上逆。故不作渴也。所以五苓散中。止用茯苓以主里。而泄水气。更留桂枝。加生姜甘草。以解表而固卫虚。
更其名为茯苓甘草汤方也。)目录>卷之四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名>茯苓甘草汤方: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一两炙)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