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喻昌曰。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表症为多。阳明少阳合病。下利。里症为多。太阳少阳合病。下利。半表半里症为多。故用黄芩甘草芍药大枣为和法也。
赵献可曰。太阳阳明合病。邪初入阳明之里也。宜辛甘发散。用葛根汤。以从阳而为治也。太阳少阳合病。邪已入少阳之里也。宜酸苦涌泄。用黄芩汤。以从阴而为治也。
发斑
属性:【纲】仲景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鳌按。仲景伤寒论。无发斑明文。而伤寒发斑症极多。历代名家言及斑症者。皆据金匮阳毒面赤斑斑如锦纹。阴毒面目青黑以为说。但阴毒面目青黑。虽亦斑纹之类。毕竟伤寒发斑是阳盛之症。
当以赤色如锦纹者为主。若赵氏以此症谓皆热毒伤于阴阳。颇有理。(其说详载于后)然只存参可也。兹但录金匮阳毒条以为纲。
【目】李杲曰。阳症发斑。有因下之太早者。有因失下者。有因胃热胃烂者。得之虽殊。大抵皆邪助手少阴心火入手太阴肺也。故红点如斑。生于皮毛之间耳。白虎汤、承气汤。从所当而用之。
当以肺脉别也。
赵嗣真曰。活人云。发斑有两症。有温毒。有热病。又云。表虚里实。热毒乘虚。出于皮肤。
所以发斑疮瘾疹如锦纹。素问谓之疹。愚详仲景论。无此症治。但华佗云。热毒未入于胃而下之。
胃虚热入。烂胃。又热已入胃。不以时下之。热不得泄。亦烂胃。其斑如鸡头大。微隐起。喜着两胁。王仲弓云。下之太早。热气乘虚入胃故也。下之太迟。热留胃中。亦发斑。服热药不当。或多。亦发斑。微者色赤。五死一生。剧者色黑。十死一生。皆用化斑汤及阿胶大青汤。又索氏新书云。阳毒病患出斑。皆如炙迹。指面大青黑。并不免于死者。古人云胃烂。如此可信矣。世之人或谓斑有生者。非斑也。皆疹耳。其状如蚊虫咬。小点而赤是也。故其生多矣。今此瘾疹如锦纹者。疹也。非斑也。以斑即是疹。亦非也。谓表虚里实者。亦非也。如上所言。岂独两症而已乎。
吴绶曰。凡发斑有六。一曰伤寒。二曰时气。三曰温毒。四曰阳毒。五曰内伤寒。六曰阴症。
一曰伤寒发斑者。盖因当汗不汗。当下不下。热毒蕴于胃中。乃发斑也。千金方云。红赤者为胃热。
紫赤者为热甚。紫黑者为胃烂也。故赤斑五死一生。黑斑十死一生。大抵鲜红起发者吉。虽大亦不妨。但忌稠密成片。紫赤难治。杂黑尤难也。凡斑既出。须得脉洪数有力。身暖足温。易治。脉沉小足冷。元气弱。难治。凡斑欲出未出之际。且与四味升麻汤。先透其毒。若脉弱。倍加人参。
食少大便不实。倍用白术。若斑已出。则不宜再申发也。又不可发汗。汗之更增斑烂。又不宜早下。
下之则斑毒内陷也。如脉红数。热盛烦渴者。人参化斑汤。若欲消斑毒。犀角元参汤、大青四物汤。如斑毒内甚。心烦不得眠。错语呻吟者。黄连解毒汤。加元参、升麻、大青、犀角之类。热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