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遽投汤药。若生于三法之后。则为气血两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不能主持也。当大补气血。人参养荣汤主之。身摇不得眠。十味温胆汤倍人参。
邵评∶三法者。汗吐下也。三法之前。正气未伤。与邪争胜。邪不胜正。则周身发战。
战则汗出。邪气从汗而外解也。发战之时。宜安舒静卧。不可扰乱投药。以阻其邪出之机。若汗吐下之后。正气已虚。不能送邪外出。营血衰耗。不能滋养筋脉。
故但振振动摇。无以自主。而不能作战也。宜补气养营治之。
筋惕肉(参准绳)属性:此症皆因发汗太过。邪热未解。血气已伤。筋肉失养所致。宜大补气血。人参养荣汤之类。
邵评∶惕、抽掣也。、跳动也。筋惕肉。因血液亏少。热邪内伏。筋肉无液滋养。热入阴中而燔灼。致筋抽而肉跳。乃虚候也。故治以大补气血之法。
若未经过表。由其人素禀血少。邪热传于血脉之中。火性动惕而然。当作血虚火燥生风治。宜加味逍遥散。去白术。加生地、钩藤。(此条参西塘感症)邵评∶未经表汗而筋抽肉跳。由其人素禀血虚。不待汗而阴液已伤。邪热入于阴分。阴亏火旺。血热生风。故见此症。治以清营化邪。滋液熄风之法。与上条之汗后纯虚不同。
若伤寒未经过汗。六七日经脉动惕。其肉不。潮热谵语。大便闭结。小便赤涩。以手按脐旁硬痛。此有燥矢也。加味大柴胡汤。
邵评∶此是实热。与上之虚症大异。当合参之。
如伤寒十余日。曾三四次发汗过多。遂变肉身振。筋脉动惕。此因汗多伤其气血。加味人参养荣汤主之。
邵评∶伤寒日久不解。正气已虚。又复发汗过多。阴血亦耗。气血两虚。筋肉失于滋养。而见振动惕之症。宜大补气血为治。
如汗后虚烦不得眠。筋惕肉。此血虚兼火也。十味温胆汤。去五味。加柴、芍、川连。
邵评∶汗后虚烦。肝胆有火。阴亏挟痰。故见不眠惕等症。宜用补气化痰两和胆胃之法。
循衣摸床撮空属性:三者皆大虚之候。乃精神耗散。不能主持也。当以独参汤、左归饮、大剂与之。每有获生者。(参西塘感症)邵评∶循衣、摸床、撮空、三症。多相因而见。由于阴亏热盛。元神耗散。不能自主。虚则喜实之象。用独参以补元神。左归以壮肾水救之。
阳明热极失治。致循衣摸床。微喘直视。脉弦者生。脉涩者死。此属阳明坏病。脉弦则超超而长。胃气尚存。故可下以承气。然亦危极矣。要知生者未必尽生。而脉涩断无不死。下亦死。不下亦死也。(述古)邵评∶阳明热极。邪实于中。阴气几将涸竭。而见循衣摸床微喘直视之症。元神亦耗散无主矣。故必诊其脉。如见弦象。尚有胃气。用承气下其实热。以存一线之阴气。希冀生机。若脉涩者。阴竭血耗。必死无疑。
太阳火劫取汗。阳盛伤阴。而致循衣摸床。阴若未竭。则小便利。可生。阴若已竭。则小便不利。多死。(参金鉴)邵评∶火劫阴伤。阳热盛极。神被火迫而不守。致循衣摸床。以小便之利不利。验其阴气之存亡。阴存则生。阴竭则死。
不便不食不便能食属性:伤寒有不便而不食者。必须滋养胃阴。胃阴充溢。自然邪去便通。而思食矣。如养未足。邪不即去。不食不妨也。
邵评∶不便不食。胃液亏而有邪滞也。阴亏故不便。胃有邪滞也。阴亏故不食。胃有邪故不食。治须滋养胃阴。阴液恢复。则邪自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