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防御,最好的办法是以道德感化,以诚挚得到人心,其次是讲信义,友好互助,在其次是发起攻击,再其次是固守城池,再其次是运用计谋,再其次是正面冲突,差的是妥协退让,最不好的是屈服投降。
从事政权统治的方法,第一应该以道德感化,以诚挚服人,第二应该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与没有官员和政权一样,即便是帝尧、帝舜也没有办法治理哪怕一个乡村,更何况整个国家了!
防止奸馋的方法,最好远离奸馋之人。像那些奸馋的人,笨拙的就伪装以逃避防范,机巧的就想方设法滋生弊端,不但不能够去除危害,反而有助于危害。像那样做恶的十个人中,犯罪暴露的也只有一个人。即便这样又觉得其罪行轻微而没有相应的惩罚先例,法律能够把人们怎么样呢?像这样实行法律不严格,反倒不如没有法律。
世道有三种应该加以责备的方面:责备权贵,责备贤人,责备败坏纲纪最厉害的人。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种责备,那么世道就可能恢复秩序。权贵把握风俗教化的权力,如果这样的人首先道德败坏就会被一般人以为提倡,则相竞模仿得微妙微翘。贤能之人是阐明风俗教化道理的,这样的人自己道德败坏就会被邪恶的人所呼应,那么邪恶的人就会像他们一模一样。谴责这两种人,是社会治理的根本。风俗教化已经败坏,哪怕杀了一万又更有千万,因此应该选择罪过极大、最具有典型性的严厉处置来号令整个社会,这就是治理已经腐败的方法。如果即从根本上又从治理腐败上实行变革,那么不出三年就可以使整个社会有很大的改变。现在的权贵、贤能之人是风俗教化的蛀虫,然而他们却表面上伪装宽柔,稍微有一点严格法度就会被指责为苛刻伤人,不知二帝(帝尧、帝舜)三王(夏禹、商汤王、周文王)曾经那样讲过没有?社会的教化衰败,民众的心情昏然若醉,不知道这样的见识是从哪里来的?像狼狈为奸,相互包庇,粉饰伪装,就会使道德和法律都受到损害。这样社会怎么能够不混乱不堪呢?
印刷书籍首先把印版(排版)弄好,烧制瓷器首先要把模子做好。以邪恶的官员举荐邪恶的官员,以庸俗的人来录取庸俗的人,而国家想要治理,能够办得到吗?
不耗费财富,不危害民众,只是不做恶而已。如果设立了官员而顾虑他们作恶,那么不设立官员又有谁能够作恶呢?国家设立官员的目的,并非为了让官员作恶,而是让他们使民众丰衣足食,移风易俗,兴利除害,转危为安。如果官员只是清廉寡欲,丝毫没有损害民众,可是什么都荒废了,也就丝毫没有做有益民众的事情,到头来也不过是在官位上白吃干饭而已。
天地和圣人之所以能够取信于万物,安定于天下,就在于有长期不变的常规。恒久的常规,是帝王坚定民心的关键。如果有一定的常规,幸福的人就习惯幸福,而没有偏得的感觉,困苦的人也会习惯于困苦,而没有怨恨的念头。如果那样就会认为一切都是当然的,只有相互歉然而没有恩与仇的差别,除非大奸大恶,否则就不会产生贪得无厌的欲望,不会产生怨恨的念头。为什么呢?就因为习以为常的缘故。因此有常规就不会有大的动荡,只适宜调整,不可轻易变动,一有变动就会使人心生妄欲,一个妄欲就会使人贪婪,就会产生纠纷怨恨,许多年安定不下来。因此圣人坚守常规,不敢轻易改变;因公改变,逐步改变,不敢一下全部改变。
纲纪法度严密整齐,政策法令详细周全,原来勤勤恳恳地实践,以期望积累实力,有实用价值。现在有些人贪赃枉法,昏庸懒惰使法度荒废,以至现在什么事情都不能够落实,做万事只是做样子,更严重连做事的本意都不知道,连样子活儿也不想做。现在学习文学的学校,学习武术的教场,书声军容,BBS
看不见听不到,但一使用这两种人,真令人伤心愤慨至极。以此类推其他事物,没有不是这样的。就算是世上塞满了官绅的簪缨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