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注“比为天子所聘”。解云:即注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是也。注“去国远狩”。解云:即四年春,“公狩于郎”是也。注“大城祝丘”。解云:在今年夏,正以大崩坏败,然后发众城之,故曰大城。
<虫衆>。何以书?记灾也。<虫衆>者,烦扰之所生,与上旱同说。<虫衆>,音终,本亦作“{众虫}”,《说文》{众虫}或“螽”字。
冬,州公如曹。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过我也。为六年化我张本也。传不言化我者,张本非再化也。称公者,申其尊,起其慢,责无礼。过,古禾反,又古卧反。
[疏]注“称公”至“无礼”。解云: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州国非此二者,必非是公,但今过鲁自尊若公,故如其意书之曰公,以起其无礼也。但诸文不知本爵是何,诸家之意,《左氏》已具也。
六年,春,正月,寔来。寔来者何?犹曰是人来也。犹曰是人来,不录何等人之辞。寔,巿力反。
[疏]“寔来者何”。解云:不书其人而经言寔来,故执不知问。
孰谓?谓州公也。以上如曹书。曷为谓之寔来?慢之也。曷为慢之?据葵丘之盟日。化我也。行过无礼谓之化,齐人语也。诸侯相过,至竟必假涂,人都必朝,所以崇礼让,绝慢易,戒不虞也。今州公过鲁都不朝鲁,是慢之为恶,故书寔来见其义也。月者,危录之,无礼之人,不可备责之。易,以豉反。见其,贤遍反,下“见无正”同。
[疏]注“据葵”至“盟日”。解云:僖九年“九月,戊辰,诸侯盟於葵丘”,传云“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何危尔”,“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注云“亢阳之貌”;“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注云“色自美大之貌”。然则桓公振矜慢人而书日危之,本鲁慢州公,非敬逆之道,是以据而难之。注“行过”至“义也”。解云:今州公过鲁而慢之,传言化我,故知化我是行过无礼之言,是以哀六年传云“陈乞曰:‘常之毋有鱼菽之祭,原诸大夫之化我也。’诸大夫皆曰:‘诺。’於是皆之陈乞之家”,亦是行过无礼之事。注“月者”至“责之”。解云:凡朝例时,此不朝,故书月以见危。不书日以见其危者,无礼之人,不可备责故也。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秋,八月,壬午,大阅。大阅者何?简车徒也。大简阅兵车,使可任用而习之。阅,音悦。任,音壬。
[疏]“大阅者何”。解云:欲言习兵,而不言狩;欲言他事,而经书大阅,故执不知问。
何以书?盖以罕书也。罕,希也。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故比年简徒谓之蒐,三年简车谓之大阅,五年大简车徒谓之大蒐,存不忘亡,安不忘危。不地者,常地也。蒐例时,此日者,桓既无文德,又忽忘武备,故尢危录。
[疏]“何以”至“书也”。解云:大阅之礼,三年一为,桓公忽忘武备,过於三年,是以书之。注“孔子”至“弃之”。解云:何氏之意与郑别。注“故比”至“之蒐”。解云:即昭八年“秋,蒐于红”之属是也。注“三年”至“大阅”。解云:此文是也。注“五年”至“大蒐”。解云:即定十三年“大蒐于比蒲”之属是也。知其年数者,汉礼犹然。注“不地者,常地也”。解云:盖在郊内,而贾注经云“简车马于庙”也者,何氏不取。注“蒐例时”者。昭八年“秋,蒐于红”;定十三年夏,“大蒐于比蒲”之属是也。注“此日”至“危录”。解云:例合书时而乃书日,故以为尢危录也。
蔡人杀陈佗。陈佗者何?陈君也。以跃卒不书葬也。佗,大阿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