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他之所以竭力主张和谐和韵律,就因为他的生活中。思想中有时候缺少和谐和韵律,同许多人一样,他的理想与现实也时时产生矛盾。他的生活和思想中有许多矛盾,有时候如清风朗月,有时又如骇浪惊涛。他在一九二四年写给罗曼。罗兰的信中说:自己天性中也有一种经常发生的内战。这种内战表现在许多方面:对工人。对农民。对妇女。对暴力。对社会主义。对群众运动,等等,都有种种矛盾的看法。我觉得这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就是在他热心提倡的所谓东方的精神文明中,他也有矛盾。中国二十年代的那一批玄学鬼曾处心积虑想利用泰戈尔这一方面为自己荒谬的主张张目。但这是徒然的。泰戈尔还有另一个方面,他喜欢科学。他曾对黛维夫人说过:我非常喜欢科学,而你却喜欢罗曼司。这些喃喃细语的被阳光照射的树叶子,它们每一摇动都在吸收阳光,同时制造出许多化学成分。通过大自然的数不清的脉管,经常不断地有一个什么样的奇迹在进行着啊人们简直要吃惊得目瞪口呆了。(《炉火边的泰戈尔》第72页)
了解了泰戈尔的时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观,才能了解他的文学作品。泰戈尔从十四岁就开始写诗,长诗《野花》在杂志上发表。一八八一年第一部诗集《黄昏之歌》出版,文名大震。以后又写戏剧和小说,一九○○年写了《故事诗》。在十九世纪结束以前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他写了近六十篇短篇小说,几部诗集,还有其他一些作品。这是他创作最旺盛的时代。到了二十世纪初叶退出反英运动以后,他仍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一九一二年写了《吉檀迦利》,一九一三年写了《新月集》,一九一三年写了《园丁集》,一九一六年写了《飞鸟集》。从一九一九年起,他积极地参加政治活动。一九二一年到一九四一年又写了大量的诗歌。他一生写了近两千首诗歌,出版了五十部诗集,写了长篇和中篇小说十二部,短篇小说一百余篇,剧本二十余种,还有许多论文学。哲学和政治的文章。回忆录。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谱了无数的歌曲,画了将近二千幅画。
综观他一生诗歌的创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活分不开的。第一个阶段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至二十世纪初他退出群众反英运动止。第二个阶段基本上是他退出反英运动过着退避生活,一直到他再加入反英运动。当然并不是完全退避,他仍然参加社会活动,周游世界,只是不积极参加印度国内的政治活动而已。第三阶段从一九一九年后直至他逝世。
现在我们就把他的诗歌创作按照这三个阶段来谈一谈。
第一阶段可以他的《故事诗》为代表。在这里面,诗人从古代一些宗教比如佛教和印度教的传说中,从古代丰富的故事宝库中,选取了一些故事,写成了诗。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当然是诗人自己的,与原来的含义可能完全不同。这一些诗的情节都是在某一方面动人心魄的,诗的技巧也是十分高超的。约略言之,诗人在这些诗里歌颂了民族英雄,特别是锡克族的英雄,宣扬了爱国主义,提倡了印度民族的大团结。比如《被俘的英雄》是歌颂反对莫卧儿的锡克族英雄农民般达的。《戈宾德。辛格》是歌颂锡克教祖师戈宾德。辛格的。泰戈尔也歌颂了人道主义,比如《轻微的损害》,这首诗讲到皇后把穷人的茅屋点着,国王惩罚了她,让她去做乞丐讨饭。《比丘尼》。《丈夫的重获》(杜尔西达斯救了一个想自焚殉夫的女子)等也都充满了人道主义的色彩。同情别人好像成了泰戈尔的天性。黛维夫人(《炉火边的泰戈尔》第151页)说,只要泰戈尔听说别人有病,即便是不认识的人,他也坐立不安,拚命查医书,找药方,直到病人好了为止。他这种人道主义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最后的一课》虽然主题不是宣扬爱国主义,但其中有这样的诗句:但是,祖国啊,它现在风雨飘摇,软弱无力,它任人宰割,破碎支离。
同宣扬爱国主义有联系的是宣扬印回团结,只有印回真正团结起来,才能反英抗英。《戈宾德。辛格》中有这样的诗句:尊贵的。卑贱的。婆罗门和锡克团结成一个。泰戈尔还同情锄着枯地的农民和凿着石头的筑路工人。他对穷人表现出一些同情心。在《无上布施》中他宣称穷人高于国王,宣扬穷人比富人要好。这种同情穷苦劳动人民的思想,在其他国家文学史上比较接近人民的诗人着作中也可以找到。比如中国的古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锄禾日当午等等都是。泰戈尔同中国这样的诗人一样,当然只是从远处观察,而不是亲身感受,只是同情也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是难道能说有点同情心比没有同情心更有毒害吗?有人在这方面提出一些过于苛刻的形而上学的要求,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