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补枳术丸
白术(去芦土炒三两)白芍(酒炒一两)陈皮枳实(麸炒)黄连(酒炒各一两)人参木香(各五钱)
上为细末。荷叶煎汤。打米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米汤下。渐加至六七十丸。一论内伤元气脾胃。而作心下痞者。宜大补元气也。服加减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
如脉缓有痰而痞。加半夏、黄连。
脉弦。四肢满闭。便难而心下痞。加黄连、柴胡、甘草。大便闭燥。黄连桃仁。少加大黄、归身。心下痞腌闷。加白芍。黄连。
心下痞腹胀。加白芍、砂仁、五味子。天寒少加干姜或官桂。心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黄连。心下痞。
呕逆者。加陈皮、生姜、黄连。夏月加黄连。少加丁香、藿香。能食而心下痞。加枳实三钱。黄连五分。如不能食。心下痞者。勿加之。根据本方。食已心下痞。服前枳术丸而愈一论一切心下痞。及年久不愈者。宜用
大消痞丸
黄连(土炒六钱)黄芩(土炒六钱)枳实(麸炒五钱)半夏(泡四钱)陈皮(四钱)浓朴(姜炒四钱)猪苓(四钱)泽泻(四钱)姜黄(二两)干生姜(三钱)
人参(四钱)神曲(五钱炒)砂仁(三钱)甘草(三钱炙)白术(去芦土炒一两)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渐加至百丸。空心。白滚汤送下。
一男子胸膈作痞。饮食难化。服枳术丸。久而形体消瘦。发热口干。脉浮大而微。用补中益气加姜、桂。诸症悉退。唯见脾胃虚寒。遂用八味丸。补命门相火。不月而饮食进。三月而形体充。此症若不用前丸。多变腹胀喘促。腿足浮肿。小便淋涩等症。急用加减肾气丸。亦有得生者。
一治痞闷气结食积。宜服
内消丸
青皮陈皮三棱(煨)莪术(煨)神曲(炒)麦芽香附(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清茶送下。
一腹中窄狭。须用苍术。若肥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湿痰流注脏腑。气不升降。燥饮。
用苍术、香附行气。如瘦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热气熏蒸脏腑。宜黄连、苍术。
一论心下坚如盘者。
枳实(麸炒一钱)白术(去芦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八味丸(方见补益)。
鼓胀
经云。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关上脉浮则内胀。迟而滑者胀。脉盛而紧者胀。胀脉浮大者易治。虚小者难治。
水病腹大如鼓。脉实者生。虚者死。脉洪者生。微细者死。中恶腹大。四肢满。脉大而缓者生。浮而紧者死。
丹溪云。七情内伤。六淫外感。饮食不节。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
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阴阳不交。清浊相混。隧道壅塞。郁而为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遂成胀满。经云鼓胀者是也。以其外虽坚满。中空无物。有似于鼓。其病胶固。难以治疗。又名曰蛊。若蛊侵蚀之义。
阴阳愆伏。荣卫凝滞。三焦不能宣行。脾胃不能传布。胀满之所由生也。曰谷胀。曰水胀。
曰气胀。曰血胀。谓之四病。或寒或热。或虚或实。又不可以无别也。若久病羸乏。卒病胀满。喘息不得。与夫脐心突起。或下痢频数。百方调治。未见一愈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