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朱丸、牛胆南星、天花粉(各一两)、薄荷、荆芥、防风、天麻、羌活、朱砂、雄黄(各六钱)、麝香(三分)、上为细末。粳米饭为丸。薄荷汤送下。
一论冬月感寒咳嗽。夜不能睡。以此发之。
九宝饮、薄荷、紫苏、大腹皮、麻黄、桂枝、桑白皮、杏仁、陈皮、甘草、上锉。生姜三片。乌梅一个。水煎。温服。
一论小儿四时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急。痰涎壅盛。鼻塞声重。涕唾稠粘。乃内伤外、感。一切发热等症。宜服、参苏饮、紫苏、陈皮、桔梗、前胡、半夏、干葛、茯苓(去皮)、枳壳(去穣)、人参、木香、甘草、上锉。生姜煎服。
一论小儿咳嗽吐痰。用甜梨一个。挖小孔。入硼砂一分。烧熟与服。或捣汁亦可。
一论小儿一切咳嗽不已。用、宁嗽膏、麻黄、杏仁(去皮尖)、桔梗(去芦)、甘草、知母、贝母、款冬花、黄芩、紫菀(各五钱)、黄连(一钱)、香附(二钱童便炒)、牛胆南星(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一丸。白汤食后化下。
一论小儿身热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咳嗽吐痰。轻者勿药。候二三日自愈。重者服此、方。治痰为主。轻轻解之。
白术(去芦一钱)、白茯苓(七分去皮)、桑白皮(蜜炙七分)、川芎(五分)、桔梗(五分)、橘红(五分)、半夏(五分)、防风(四分)、甘草、薄荷(各三分)、枯芩(炒三分)、上锉一剂。生姜水煎服。
一治小儿伤风咳嗽发热。服解表之剂。如喘促出汗。此脾肺气虚。以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
发痧
小儿发痧。有阴有阳。阴痧则腹痛而手足冷。阳痧则腹痛而手足温。
或其症似寒非寒。似热非热。四肢懈怠。饮食不思。容颜惨楚。为症不一。俗呼为痧病。
非痧也。多由感冒风寒而耍水伤湿得之。其治之法。宜用热水蘸搭臂膊。将苎麻频频刮之。
候红色出为度。甚者宜以针刺十指背。近其爪处一分许。可先将儿两手自臂捋下。血聚指头、方、血气通畅而已矣。
一论小儿搅肠痧。心腹腰诸痛。用、火龙丹、雄黄、焰硝(各二钱)、共研细末。每用簪挑些点眼角尖。男左女右。立愈。
通治
神仙万亿丸、朱砂、巴豆(去壳)、寒食面、上先将朱砂研烂。即将巴豆同研极细。却以寒食面好酒打成糕。入药中。仍同研百余下、再揉和为丸。如黍米大。所服不过三五七丸而已。看虚实加减。照后引下。
一感冒风寒。姜葱汤下。出汗。一内伤饮食。清茶下。
一心痛。艾叶煎汤。入醋少许送下。一伏暑热。冷水送下。
一心膨气胀。淡姜汤送下。一霍乱吐泻。姜汤下。
一痢疾。空心。茶清下。一肚腹痛。热茶送下。
一疟疾。姜汤下。一急慢惊。薄荷汤送下。
一切杂症。茶清下。
太乙混元丹、紫河车(晒干三钱)、白梅花(三钱)、辰砂(一两甘草一两水煮半日去甘草)、滑石(六两、用牡、丹皮二两水煎去丹皮煮水干为度)、香附米(一两蜜水煮透)、粉草(二两)、甘松(四钱)、莪、术(火、三钱)、砂仁(去皮三钱)、益智(去壳六钱)、山药(姜汁炒二钱半)、人参(去芦一钱)、黄、(蜜炙一钱)、白茯苓(三钱)、白茯神(去皮木二钱半)、远志(甘草泡去心一钱半)、桔、梗(去芦一钱)、木香(一钱)、麝香(三分)、牛黄(二分)、天竺黄(一钱)、一方。无混元衣、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