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性情上德,以明道不可离之意。〔7〕致,推而极之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无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矣。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矣。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故其效验至于如此。此学问之极功、圣人之能事,初非有待于外,而修道之教亦在其中矣。是其一体一用虽有动静之殊,然必其体立而后用有以行,则其实亦非有两事也。故于此合而言之,以结上文之意。
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已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1〕。君子之中庸也,君子面时中;小人之中庸也〔2〕,小人而无忌惮也。〔3〕”
〔1〕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惟君子为能【TXT论坛为您提供更多更好的TXT小说,记住我们的论坛(www。txtbbs。com)】6体之,小人反是。〔2〕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程子亦以为然。今从之。〔3〕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右第二章。〔1〕〔1〕此下十章,皆论中庸以释首章之义。文虽不属,而意实相承也。变“和”言“庸”者,游氏曰:“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是也。然“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1〕能〔2〕久矣!”〔3〕〔1〕鲜,上声。下同。〔2〕《论语》无“能”字。〔3〕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然亦人所同得,初无难事;但世教衰,民不兴行,故鲜能之,今已久矣。
右第三章。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3〕。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4〕〔1〕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已矣。〔2〕“知者”之知,去声。〔3〕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贤者行之过,既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4〕道不可离,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
右第四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1〕〔1〕由不明,故不行。夫,音扶。
右第五章。〔1〕〔1〕此章承上章而举其不行之端,以起下章之意。
子曰:“舜其大知〔1〕也与!〔2〕舜好〔3〕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4〕〔1〕知,去声。〔2〕与,平声。〔3〕好,去声。
〔4〕舜之所以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诸人也。迩言者,浅近之言,犹必察焉,其无遗善可知。然于其言之未善者则隐而不宣,其善看则播而不匿,其广大光明又如此,则人孰不乐告以善哉?两端,谓众论不同之极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