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若本非能轻富贵之人,则于得失之小者,反不觉其真情之发见矣,盖观人不于其所勉,而于其所忽,然后可以见其所安之实也。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1〕。无礼义〔2〕,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3〕。”
〔1〕空虚,言若无人然。〔2〕礼义,所以辨上下,定民志。〔3〕生之无道,取之无度,用之无节故也。尹氏曰:“三者以仁贤为本。无仁贤,则礼义、政事,处之皆不以其道矣。”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1〕〔1〕言不仁主人骋其私智,可以盗于乘之国,而不可以得丘民主心。邹氏曰:”自秦以来,不仁而得天下者有矣,然皆一再传而失之,犹不得也。所谓得天下者,必如三代而后可。”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2〕,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3〕。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斡水溢,则变置社稷。〔4〕”
〔1〕社,土神。稷,谷神。建国则立坛壝以祀之。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2〕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天子,至尊贵也,而得其心者不过为诸侯耳。是民为重也。〔3〕诸侯无道,将使社稷为人所灭,则当更立贤君。是君轻于社稷也。〔4〕盛,音成。祭祀不失礼,而土谷之神不221能为民御灾扞患,则毁其坛壝而更置之,亦“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之意。是社稷虽重于君而轻于民也。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1〕。
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2〕”
〔1〕句。〔2〕兴起,感动奋发也。亲炙,亲近而熏炙之也。馀见前篇。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1〕。合而言之,道也。”〔2〕〔1〕或曰:“外国本‘人也’之下,有‘义也者,宜也。礼也者,履也。智也者,知也。信也者,实也’凡二十字。”今按:如此则理极分明,然未详其是否也。〔2〕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然仁,理也,人,物也。以仁之理,台于人之身而言立,乃所谓道者也。程子曰:“《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是也。”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1〕〔1〕重出。
孟子曰:“君子〔1〕之戹〔2〕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3〕。”
〔1〕君子,孔子也。〔2〕戹,与厄同。〔3〕君臣皆恶,无所与交也。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1〕”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