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1〕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2〕〔1〕好,去声。〔2〕范氏曰:“哀公、康子问同而对有详略者:臣之告君,不可不尽。着康子者,必待其能问乃告之。此教诲之道也。”
颜渊死,颜路〔1〕请子之车以为之椁〔2〕。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3〕,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4〕”
〔1〕颜路,渊之父,名无繇。少孔子六岁,孔子始教而受学焉。〔2〕椁,外棺也。请为椁,81欲卖车以买椁也。〔3〕鲤,孔子之子伯鱼也,先孔子卒。言鲤之才虽不及颜渊,然己与颜路以父视之,则皆子也。〔4〕孔子时已致仕,尚从大夫之列。言“后”,谦辞。胡氏曰:
“孔子遇旧馆人之丧,尝脱骖以赙之矣。今乃不许颜路之请,何邪?葬可以无椁,骖可以脱而复求,大夫不可以徒行,命车不可以与人而鬻诸市也。且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勉强以副其意,岂诚心与直道哉?或者以为君子行礼,视吾之有无而已。夫君子之用财,视义之可否,岂独视有无而已哉?”
颜渊死。子曰:“噫〔1〕!天丧予〔2〕!天丧予!”
〔1〕噫,伤痛声。〔2〕丧,去声。悼道无传,若天丧己也。
颜渊死,子哭之恸〔1〕。从〔2〕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3〕?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4〕”
〔1〕恸,哀过也。〔2〕从,去声。〔3〕哀伤之至,不自知也。〔4〕夫,音扶。为,去声。夫人,谓颜渊。言其死可惜,哭之宜恸,非他人之比也。胡氏曰:“痛惜之至,施当其可,皆情性之正也。”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1〕”门人厚葬之〔2〕。子曰:
“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3〕〔1〕丧具称家之有无。贫而厚葬,不循理也,故夫子止之。〔2〕盖颜路听之。〔3〕叹不得如葬鲤之得宜,以责门人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1〕〔1〕焉,於虔反。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盖幽明始终,初无二理,但学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程子曰:”昼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1〕如也;冉有、子贡,侃侃〔2〕如也。
子乐〔3〕。“若由也,不得其死然。”〔4〕〔1〕行,胡浪反。行行,刚强之貌。〔2〕訚、侃,音义见前篇。〔3〕乐,音洛。子乐者,乐得英才而教育之。〔4〕尹氏曰:“子路刚强,有不得其死之理,故因以戒之。其后子路卒死于卫孔悝之难。”洪氏曰:“《汉书》引此句,上有‘曰’字。或云:上文‘乐’字,即‘曰’
字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