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华散内容:治丈夫五劳七伤,浑身疼痛,四技拘急,腰膝无力,脾元气虚,不思饮食,霍四肢冷麻。兼解二毒伤寒,疗香港脚流注肿痛,行步不得,及虚劳等患,并皆治之。
五加皮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各六两)桔梗羌活黄肉桂(去粗皮)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至六分,不拘时候,热盐酒调服亦得。
锉散内容: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感冷冒寒气弱体虚,多倦少力。常服壮筋骨,肢体轻健天仙藤青蒿子(炒)桑白皮(炒)香附子(炒)荆芥穗
前胡(生姜汁制,炒)柴胡芎白芍桂(去粗皮)白上二十四味,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乌梅、枣子,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并两滓作一服煎。
桂苓丸内容:大解暑毒。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茯苓(去粗皮,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八丸。每服一丸,用新汲水或热水嚼下,化下亦得。
消暑丸内容:治伤暑,发热头疼。
半夏(醋五升煮干)甘草(生)
茯苓(去皮,各半斤)上细末,生姜汁作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粒,水下。《易简方》云∶此药合时,须用好醋煎煮半夏,姜汁作糊,毋见生水,臻志修合,用之神效。中暑为患,药下即苏;伤暑发热头疼,用之尤验。夏月常服,止渴利便,虽多饮水,亦不为害,应是暑药皆不及此。若痰饮停积,并用姜汤咽下。入夏之后,不可缺此。
辰砂五苓散内容:治伤寒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谵语及治瘴疟烦闷未省者。
辰砂(研)白术(去芦)木猪苓(去黑皮)泽泻(洗,锉)
赤茯苓(去皮,各十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如中暑发渴,小便赤涩,用新汲水调下。小儿五心烦热,焦躁多哭,切牙上撺,欲为惊状,每服半钱,温熟水调下。
柴胡升麻汤内容: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塞咽干,心胸烦满,寒热往来,痰稠粘。
柴胡(去芦)前胡(去芦)干葛石膏赤芍药(各十两)升麻(五两)荆芥(去上
咀。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豉十余粒,同煎一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更量大小加减。
缩脾饮内容:解伏热,除烦渴,消暑毒,止吐利。霍乱之后服热药大多致烦躁者,并宜服之缩砂仁乌梅肉(净)草果(煨,去皮)甘草(炙,各四两)干葛(锉)
白扁豆(去皮上咀。每服四钱,水一大碗,煎八分,去滓,以水沉冷服以解烦,或欲热欲温,并任意服。代熟水饮之极妙。
解暑三白散内容: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治之。
泽泻白术白茯苓(各等分)上咀。每服一贴,水一盏,姜五片,灯心十茎,煎八分,去滓服,不拘时。每贴重半两。
保真汤内容:治四时伤寒,不问阴阳二证,才觉疾作,急服此药立效。
本(去芦)川芎(各四两)甘草(炒,二两)苍术(洗,锉,麸炒,十六两)上
咀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同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神效不可具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