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山《山海经》曰: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东入于海。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五彩之鸟,名曰翳鸟。
东口山《山海经》曰:东口之山,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有司幽之民。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思士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流波山《山海经》曰: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作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钩吾山《山海经》曰:钩吾山,其上多金,其下多铜。有兽焉,羊身人面,而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豸包>鸮,食人。
天台山《山海经》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海水入焉。
鹊山《山海经》曰:鹊山,其首中曰招摇,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花,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
小次山《山海经》曰:小次山,山上多白玉,山下多铜。有兽如猿,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长右山《山海经》曰:长右之山,无草,多水。有兽焉,状如禺而四耳,名长右,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基山《山海经》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缚他。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鷩<付鸟>,食之无卧。
猥翼山。
《山海经》曰:猥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
密山。
《山海经》曰:密山,山上多丹木,员叶、赤茎、黄花、赤实,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注稷王泽,其中多白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言鲜光也。五味乃馨。黄帝取密山之玉荣,而投之锺山之阴。瑾瑜之玉为良,坚栗精密,浊泽有光,五色发作,以知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卫不祥。
亶受山《山海经》曰:亶受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言崇峭也。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发,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耆阇窟山《法显记》曰:耆阇窟山,未至顶三里有石窟。佛本于此坐禅,天魔波句化作雕鹫住窟前,以恐阿难。佛以神力隔石舒手摩阿难顶,怖即得止。鸟迹手孔今悉在,故名雕燕窟。山窟前有四佛坐处。
灵鸟山支昙谭《灵鸟山铭序》曰:昔如来游王舍城,憩灵鸟山。旧云,其山峰似鸟而威灵,故以为名焉。众美咸归,壮丽毕备。
五十一
《释名》曰:山体曰石,石硌硌也,坚扞硌也。山多大石曰礐,礐,学也,大石之形学学然。山多小石曰磝,磝,尧也,每石尧尧独处而出也。砾,小石也。磊,众石也。砀,丈石也。琅玕,石似珠也。碔砆,石似玉也。
《易》曰:困於石,据于蒺藜。
又曰:《说卦》曰:艮为小石。
《书》曰:禹贡青州,厥贡铅松怪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