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有鹳双栖于南楼之上。或弋其雌,雄独孤栖。旬余,有鹳一班,偕一雌与共巢,若媒诱之者。竟日弗偶,遂皆飞去。孤者哀鸣不己,忽钻嘴入巢隙,悬足而死。时游客见之,无不嗟呀,称为烈鹳,而竞为诗歌吊之。复有烈鹳碑。

江浙平章夔夔家养一鸽,其雄毙于狸奴,家人以他雄配之,遂斗而死。谢子兰作义鸽诗以吊之云:
翩翩双飞奴,其羽白如雪。
乌员忽相残,雄死雌躄躠。
绝食累数日,悲鸣声不歇。
苍头配他偶,捍拒项流血。
血流气亦愤,血止气乃绝。
嗟尔非鸳鸯,失配不再结。
嗟尔非睢鸠,所性殊有别。
于人拟庄姜,之死同一辙。
夫何宫壶内,往往少贞烈。
夏姬更九夫,河间不堪说。
聊为义鸽行,以激夫妇节。
金鹅
义熙中,羌主姚略,坏洛阳沟取砖,得一双鹅,并金色,交颈长鸣,声闻九皋,养之此沟。

日南贡四象,各有雌雄。其一雌死于九贡,至南海百有馀日,其雄泥土着身,独不饮酒食肉。长史问其所以,辄流涕焉。
玉象金象
李德裕好饵雄黄,有道士自云李终南,住罗浮山,笑曰:“相公久服丹砂,是世间凡火。只促寿耳。”怀中出一玉象子如拳,许曰:“此可求勾漏莹彻者,燃香置象鼻下,勿令妇人鸡犬见之。三五日象自服之,即复吐出,乃可服。此火王,太阳之精,凝结已三万年。以相公好道,因以奉借。唯忠孝是念,无以贻咎。”又出一金象云:“此是雌者,与玉为偶。不尔玉象飞去。”德裕一一验之不差。服之颜面愈少,须鬓如漆,乃求采异姝,至数百人。象不复吐砂。其后南迁于鬼门关,逢道士怒,索二象曰:“不志吾言,固当如此。”公固不与,至鳄鱼潭。风雨晦冥,玉象自船飞去,光焰烛天。金象从而入水。公至朱崖,饮恨而卒。

蚕女者,当高辛帝时,蜀地未立长君,无所统摄。其父为邻所掠,去已逾年,唯所乘之马犹在。女念父隔绝,或废饮食。其母慰抚之。因誓于众曰:“有得父还者,以此女嫁之。”部下之人,唯闻其誓,无能致其父归者。马闻其言,惊跃振迅,绝其拘绊而去。数日父乃乘马归。自此马嘶鸣不已,父问其故,母以誓众之言白之。父曰:“誓于人,不誓于马。安有人而偶非类乎?但厚其刍食。”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怒目奋击,如是者不一。父怒,射杀之,曝其皮于庭。女行过其侧,马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旬日得皮于大树之上。女化为蚕,食叶吐丝成茧,以衣被于人间。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父母悔恨,念之不已,忽见蚕女乘流云,驾此马。侍卫数十人,自天而下。谓父母曰:“太上以我孝能致身,心不忘义,授以九宫仙殡之任,长生于天矣。无复忆念也。”乃冲虚而去。今家在什邡、绵竹、德阳三县界,每岁祈蚕者,四方云集,皆获灵应。宫观诸尼,塑女子之像,披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桑焉。
虎(二则)
弘治初年,荆溪有甲乙二人,髫丱交好。甲妻甚艳。乙乃设谋,谓苦困甚,盍图济乎?甲告不能。乙曰:“固知也。某山家丰于贿,乏主计史,觅之久矣,若解书数,正堪此耳。若欲,吾为若策之。”甲感谢乙,助其舟赀,并载艳者以行。抵山,又谓:“吾固未尝宿语彼,彼突见若夫妇,得无少忤乎?留而内守舟,吾与若先往。”甲从之。乙乃宛转引行险恶溪林中。至极寂处,乃抶甲仆地,出腰镰砍之,甲陨绝。乙谓已死矣,伪哭而下山,谓妇曰:“若夫啮于虎,试同往简觅。”妇惊但无计,勉从之。乙又宛转引行别险寂处。拥妇求欢未遂。忽虎出丛柯间,咆哮奋前,啮乙以去。妇骇走。心忖:“彼习行且尔,吾夫果在虎腹中矣。”且悲且惧,盘旋山径,求归路未得。忽见一人,离披而来,头面俱血。逼视之,乃其夫也。妇喜曰:“汝已脱虎口乎?”夫亦讶问:“汝何为至此?”各道其故,共相诧叹,以为天道不远,乃扶持还舟,竟无恙。时人作义虎传。
正德间木工邱高,奉化人。附东吴主人李七船造番夷。至海傍,渡舟山,遘厉且死,众弃之山麓而去。数日不死,忽一虎来视耽耽,声咆哮,敛齿而不咥,若闵其垂死者。高始怖甚,既见其不咥,沾沾可亲,因指口求食。虎去以兔豕来,不可食。虎故雌也,相依坐身畔,饲以乳。高赖虎乳,得活。数日起行,因敲石取火,掇朽枝煨食,日益强健。与虎相习,渐有牝牡之事。后有雄虎来求配,虎怒相搏,高倚虎持竿逐之,去远且已。久之虎遂有娠,生一子居然人也。高谓虎曰:“虎妻虎妻,吾居此荒山,虽生犹死。远望有舟山,恨无舟揖,汝识水性否?”虎帖耳听受,便跃入海,如履地,尾如樯。已而登岸。高左挟子,右持斧锯,骑虎渡海,尾后风生,俄顷已到舟山。众皆惊避,高止之曰:“无伤也!”高伐木结茅屋,嘱虎曰:“汝勿昼出。”虎听其语,夜拖兽鹿,高昼则鬻之,人呼为邱虎嫂。生子名虎孙,性猛彪,虎项独骨臂。年十二,力举数百斤。或荐于浙省督府胡公。驰檄招来破倭戍,时受上赏。后高死,与虎合葬成冢,曰“虎冢”。至今海上谈者,谓猛虎可亲,必指“虎冢”云。
按:《虎荟》载此事,为萧山木匠邱大空。

弘治间,洛阳民妇阿周,山行遇群猴,执妇洞中。一老猴妻之,群猴惊不敢犯。日采山果为粮,或得米粟,周敲石取火炊食之。岁馀生一子,人身猴面,微有毛。恒为老猴守视不得脱。一旦老猴病目,周拾药敷而盲之。乘群猴出,遂携其子,逃归夫家。苏郡民归邵氏,乳史太守儿,复随至洛,亲见阿周母子。
鱼(二则)
昔宗羡思桑娣不见,候月徘徊于川上。见一大鱼,浮于水面。戏嘱曰:“汝能为某通一问于桑氏乎?”鱼遂仰首奋鳞,开口作人语曰:“诺”。宗羡出袖中诗一首,衲其口中。鱼若吞状,即跃去。是夜桑娣闻叩闼声,从门隙视之,见一小龙据其户。惊而入,不寝达旦。开户视之,惟见地上彤霞笺一幅,诗曰:
飘飘云中鹤,遥遥慕其俦。
肃肃独处客,惙惙思何述。
愁心何当已,愁病何当瘳。
谁谓数尺地,化作万里修。
谁谓长河水,化作纤纤流。
谁谓比翼鸟,化作各飞鸥。
悲伤出门望,川广无方舟。
无由谒余款,驰想托云浮。
出《玄散堂诗话》。
谢长裾,往观鱼洞天,每念琼卿,辄命一鱼寄訉,鱼飞入青天,轻于片纸,往来甚远。一日飞至桂海,与龙隐岩龙斗。失其书,恐长据责之,立化于西山之后为石焉。即今立鱼峰是也。

蚕最巧作茧,往往遇物成形。有寡女独宿,倚枕不寐。私傍壁孔中视邻家蚕苇箔,明日茧都类之。虽眉目不甚悉,而望去隐然一愁女。蔡邕见之,厚价市归,缫丝作弦弹之,有忧愁哀怨之声。问琰,琰曰:“此寡女丝也。”闻者莫不堕泪。
红蝙蝠
红蝙蝠出泷州,皆深红色,唯毕脉浅黑,多双伏红蕉花间。采者若获其一,则一不去。南人收为媚药。王子年拾遗云:“有五色蝙蝠。”《异物志》:“鼍虱因风,入空木而化为蝙蝠。”
按《灵芝图说》曰:“蝙蝠之寿万岁,此最长久夫妻也。”又《媚药》载:嗽金鸟,辟寒金龙子,布谷脚胫骨,龙脑砂,矮蓲草,荀草,左行草。”独未见录红蝙蝠处。岂缺载乎?
红飞鼠
岭南有红飞鼠,出入必双,人获其一,必双得之。

周索《孝子传》曰:“蝯■⑴属,或黄或黑,通臂轻髁,善缘。能于空中转轮。好吟,雌为人所得,终不独生。”
砂俘
陈藏用《本草》云:“砂俘,即倒行蚼子也。蜀人号曰俘郁。旋穴干土为孔,当睡不动,取致枕中,令夫妻相悦。媚药中多用之。”
候日虫
汉元封五年,勒毕国贡细鸟,以方尺之玉笼,盛数百头,形如大蝇,状似鹦鹉,声闻数里,如黄鹊之音。国人常以此鸟候时,亦名候日虫。帝置于宫内,旬日而飞尽,帝求之不复得。明年忽见细鸟,自集帷幕,或入衣袖,宫内嫔妃皆悦之。有鸟集其衣者,辄蒙爱幸。武帝末,稍稍自死。人犹爱其皮。服其皮者,多为丈夫所媚。
蛤蚧
蛤蚧偶虫也,雄曰蛤,雌曰蚧。自呼其名,相随不舍。遇其交合,捕之,虽死牢抱不开,人多采之以为媚药。

九仙殿银井,有梨树二株。枝叶交结,宫中呼为雌雄树。

扬州太守圃中,有杏花数十枚。每至烂馒,张大宴,一株命一娼倚其傍,立馆曰争春。开元年,宴罢夜阑,或闻花有叹惜声。

广东有相思竹,两两生笋。
相思草
秦赵间,有相思草。状如石竹,而节节相续。一名断肠草,又名愁妇草,亦名孀妇草,人呼为寡妇莎。盖相思之流也。
鹤草蔓
鹤草蔓,当夏开花,形如飞鹤,嘴翅尾足,无所不备。出南海,云是“媚草”。上有虫,老脱为蝶,赤黄色。女子藏之,谓之“媚蝶”,能致其人怜爱。
鸳鸯草
宋祁曰:“鸳鸯草,春晚叶生,其稚花在叶中,两两相向,如飞为对翔。”赞曰:“翠花对生,甚似匹鸟。逼而视之,势皆若矫。”
怀梦草
有梦草似满色红,昼缩入地,夜则出。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可得,东方朔乃献一枝。帝怀之,夜果梦夫人,因改曰怀梦草。
有情树
逊顿国有淫树,昼开夜合。亦云有情树,若各自种则无花也。
中国有合欢树,未知即此否?合欢一名青裳,一名合昏,一名夜合。即今之乌赖树,俗名乌秾。唐诗所云“夜合花开香满庭”者是也。或以百合当夜合,误矣。其叶色如今之蘸晕绿,至夜则合。其花半红半白,散垂如丝。枝叶交结,风来自解,不相牵缀。晋华林园,合欢四株。崔豹《古今注》云:“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故嵇康种之舍前,盖取欢字之义。”又魏明帝时,苑囿及民家,花树皆生连理。有合欢草,状如着,一株百茎,昼则众条扶疏,夜则合为一茎。万不遗一,谓之神草。宋朝东京第宅山池间,无不种之。然则草亦有合欢,不独树也。
夫妇花
薛■⑵,河东人,幼时于窗棂内,窥见一女子,素服珠履,独步庭中。叹曰:“良人负岌游举,难于会面。对此风景,能无怅惋!”因吟曰:
夜深独宿使人愁,不见檀郎暗泪流。
明月将舒三五夜,向来别恨更悠悠。
又袖中出一画兰卷子对之微笑,复泪下吟曰:
独自开箱觅素纨,聊将彩笔写芳兰。
与郎图作湘江卷,藏取斋中作卧观。
其音甚细而亮。闻有人声,遂隐于水仙花中。
忽一男子从丛兰中出,曰:“娘子久离,必应相念。阻于跬步,不啻万里。”亦歌诗曰:
相期逾半载,要约不我践。
居无乡县隔,邈若山川限。
神交惟梦中,中夜得相见。
延我入兰帏,羽帐光璀璨。
珊然皆宝袜,转态皆婉娈。
欢娱非一状,其协平生愿。
奈何庭中鸟,迎旦当窗唤。
缱绻犹未毕,使我梦魂散。
于物愿无鸟,于时愿无旦。
与子如一身,此外岂足羡。
歌罢仍入丛兰中。■⑵苦心强记,惊讶久之。自此文藻异常,盖花神牖之也。一时传诵,二花为夫妇花。
唐人赏牡丹后,夜闻花有叹息声。又胡麻必夫妇同种方茂成。下芫荽种,须说秽语。孰谓草木无情无识也?
相思子
豆有圆而红其首者,名曰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生于树,其木斜斫之有文,可为博局,及琵琶槽。其花与皂荚不殊。
子犹曰:因古人有血泪事,因呼泪为红豆。相思则流泪,故又名红豆为相思子。
相思石
海上有碎石片,如杏仁瓣。取一双,后先投酪中,浮而不沉,相偎成偶。人故离之,须臾复作合矣。名曰相思石。钱简西山人云,黄翁曾出以赠之。
〖注:■⑴,虫+禺,音愚。■⑵,艹+僚。(字典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