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酒拌,湿纸裹,煨熟焙干,再以酒炒润,一两五钱)黄柏(炒褐色,二两)甘遂(面裹煨熟,去面。)大戟(长流水煮一时许,洗净晒干用)芫花(醋拌经宿,炒黑勿焦,各一两)
上为细末,粥丸麻子大,每服十丸,温汤送下。
坠痰丸能利痰,从谷道中出。
风化硝枳实(麸炒黄色)黑牵牛(取头末,五钱)生白矾(三钱)猪牙皂角(去皮弦酥炙黄,三钱)
一本有贝母三钱上为细末,莱菔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鸡鸣时服,先见屎,次见痰(古方无硝、枳,而用水丸,分两亦不同。)
青礞石丸能化痰降痰。一云治食积,去湿痰。
青礞石(敲碎如骰子大,以焰硝同入锅,黄色)茯苓半夏(汤泡七次去皮脐)南星(慢火煨裂)黄芩(各五钱)风化硝(三钱,盆净者,冬月以绢袋盛,悬风前化之)
上为细末,神曲糊入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送下。此药重在风化硝。一方加苍术五钱,滑石一两。一方无南星,有白术。一方有枳实,倍青礞石。
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黄芩治痰,假其下火也。天花粉,大能降上膈热痰。海粉,热痰能降,湿痰能燥,顽痰能消。
人中黄,饭丸,如绿豆大,每服十数丸,白汤送下,能降阴火,清痰,又治食积。
痰因火盛逆上,治火为先,白术、黄芩、石膏之类。
凡久病,阴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补血制相火,其痰自除,血药必用姜汁传送。
痰成块、吐咯不出、气郁滞者,难治。
脾虚者清中气,二陈汤加白术之类,兼用提药。
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二陈汤一身之痰都管,治痰之要药也。欲下行加引下药,上行加引上药(引上,柴胡、升麻、防风之类。引下,黄柏、木通、防己之类)。又曰:二陈加升提之药,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
陈皮(去白,一钱)半夏(汤泡七次,二钱)茯苓(一钱)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
(以上丹溪方法又七条)
导痰汤(局方)治风湿痰等证。
半夏(二钱,汤泡七次)南星(煨裂)橘红(去白)枳壳(麸炒黄色)甘草(炙)茯苓(各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五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如久嗽肺燥热者,去半夏,加五味子九枚,杏仁五分。
千缗汤(局方)治风痰壅盛。
半夏(汤泡七次,七个四破)皂角(一寸,去皮炒黄)甘草(炙,一寸)
上细切,作一服,入生姜三片,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
利膈化痰丸(丹溪)
南星(煨裂)蛤粉半夏(汤泡)贝母(去心)栝蒌仁(去壳)香附(去皮,童便浸)皂角(去皮弦)杏仁(去皮尖,炒)青黛(各等分)
上以前六味研为细末,却以皂角杵碎煎浓汁,擂杏仁如泥,再以姜汁和蒸饼为丸,如绿豆大,青黛为衣,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滚痰丸(王隐君方)治湿热、食积,成窠囊、老痰。
大黄(酒拌蒸)黄芩(去朽,各半斤)沉香(五钱)礞石(硝黄金色,一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人强弱,加减丸数。
神术丸(丹溪)治痰饮。
苍术(一斤,米泔浸)生芝麻(五钱,用水二小盏研细取浆)大枣(十五枚,煮肉研细)
上以苍术焙干为末,然后以芝麻浆及枣肉和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温汤下。
黄芩利膈丸(东垣)除胸中热,利膈上痰。
生黄芩炒黄芩(各一两)半夏(汤泡七次)泽泻(去毛)黄连(各五分)天南星(煨裂)枳壳(麸炒)
陈皮(去白,各三钱)白术(二钱)白矾(五分)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入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温水下。忌酒及湿面。
蠲饮枳实丸(丹溪)逐饮消痰,导滞清膈。
枳实(麸炒)半夏(泡)陈皮(去白,各三两)黑丑(半斤,取头末三两)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十枣汤(仲景)治悬饮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