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
(俗呼为心痛)

《内经》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痛,膈噎不通,食饮不下。盖木气被郁,发则太过,故民病有土败木贼之候也。夫胃为脾之腑,阳先于阴,故脏未病而腑先病也。甚而至于胁下如刀之痛者,已连及于脏矣,古方名为脾疼者是也。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故经所谓胃脘当心而痛,今俗呼为心痛者,未达此又耳。虽曰运气之胜复,未有不由清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之所致焉。是以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肝木之邪得以乘机侵侮而为病矣。更原厥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复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皆噎膈反胃之渐者也。俗医不究其源,例以辛香燥热之剂治之,以火济火,遂成危剧,良可痛哉。古方九种心痛:曰饮,曰食,曰风,曰冷,曰热,曰悸,曰虫,曰疰,曰来去痛。夫所谓冷者唯一耳,岂可例以热药治之乎。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又曰污血冲心,手足青过节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医者宜区别诸证而治之,无有不安之理也。
脉法
《脉经》曰:阳微阴弦,则胸痹而痛,责其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脉阴弦故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痹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而数。
心脉微急为痛,微大为心痹引背痛。
脉短而数者心痛。涩者心痛。
脉浮大弦长者死。
方法
丹溪曰:心痛即胃脘痛,须分久新。若明知身犯寒气、口得寒物而病,于初得之时,当用温散温利之药。若病久则成郁矣,郁则成热,原病式中备言之矣,若欲行温散温利,宁无助火添病耶。由是古方多用山栀子为君,热药为之响导,则邪易伏,病易退。病安之后,若纵恣不改前非,病必再作难治矣。此病虽日久不食,不死。又曰:中宫有食积与痰而生病者,胃气亦赖所养,卒不便虚,虽日数多不食不死。若痛方止即吃物,病必复作,勿归咎于医也。必须再服三、五服药后,以渐而少食,方可获全安。
心膈大痛,攻走腰背,发厥呕吐,诸药不效者,就吐中以鹅翎探之,出痰积碗许而痛即止。
脉坚实不大便者,下之亦可。
一方用黄荆子炒焦为末,米饮调服(一云,上可治心痛,下可治白浊)。
又方用蓝叶擂细取汁,合姜汁服。
又方用青黛,以姜汁入汤调服。
又方用海粉,佐以香附末,以川芎、山栀子煎汤,入姜汁调服。
又方无药处,以盐置刀头,烧红淬入水中,乘热饮之,吐痰而愈。此法治绞肠痧大痛几死者,立效。
又方治心痛,轻者以麻黄、桂枝之类散之,或以韭汁开提之,重者加石。
又方痛甚者脉必伏,宜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人参、白术,盖诸痛不可补气故也。
又方治气实者,用牡蛎粉一、二钱,温酒调下。
又方治湿痰作痛,用白螺蛳壳,去泥沙,火为细末,每服方寸匕,温酒调下,立止。
又方以物轻按而痛定者,属虚,以二陈汤加炒干姜末和之而愈。
又方山栀大者七枚或九枚,炒焦黄,用水一盏,煎七分,入生姜自然汁二、三匙,令辣热,饮之立止。
又方山栀子劫止之后复发者,前药必不效,用玄明粉一钱匕,白汤送下立止。
又方治平日喜好热物、致死血流于胃口而作痛者,以桃仁承气汤下之安。
又方治死血作痛证,用玄胡索一两半,桂心、红花、滑石、红曲各五钱,桃仁三十个,蒸饼丸服效。
又方治虫痛者,必面上有白斑,唇红能食,时作时止,用二陈汤加苦楝根煎服。
又方治痰积胃脘作痛,白螺壳丸。
白螺蛳壳(火)滑石(炒)山栀子香附(童便浸)南星(煨裂各一两)枳壳(麸炒黄色)青皮木香半夏砂仁(各五钱)莪术(一两)
上为末,春加川芎,夏加黄连,秋冬加吴茱萸,用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黄连六一汤治多食煎炒或烧饼米胖等物,致热郁胃口而痛者,甚效。(方见呕吐门。)
连附六一汤治胃脘痛甚,诸药不效者,寒因热用方也。
黄连(六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