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四,二八)甲、武汉北伐军中路第三十六军刘兴等部与右路张发奎部,以猛烈之激战,破奉军主力王树常军(戢翼翘、何柱国等旅),克临颍。
乙、南京北伐军第一路第一纵队(曹万顺)第四纵队第二十一师(陈诚)占邵伯,第三纵队(第二师刘峙)占如皋、东台。
丙、国民联军自洛阳三路东进,石友三为左路,孙良诚为中路,沿陇海路进攻,占孟津偃师,方振武为右路,向登封禹县襄城进攻。
丁、南京北伐军第三路王天培军占宿县,第五纵队马祥斌师占蒙城。
戊、蒋中正赴蚌埠一带视察战事(旋又赴扬州即回南京)。
己、武汉派赴湖南之查办团鲍罗廷、谭平山、陈公博、彭泽湘等行抵岳州,当地驻军团长彭德怀示以许克祥逮捕枪决电报,鲍等即折回武汉。
庚、长沙开救党(国民党)扩大联席会议,由省政府代理主席张翼鹏主席。
辛、南京任命戴传贤为广州中山大学校长。
壬、北京银行公会与汇丰银行交涉,汇丰已认存款重行收账照付,惟不负法律责任。
癸、香港当局解散海员工业联合会。
5.29(四,二九)甲、上海日本领事矢田发表日本出兵山东声明书,先赴青岛,必要时开驻济南(日本舆论对田中出兵多不谓然)。
乙、武汉北伐军张发奎部占许昌,国民联军亦败奉军于巩县,郑州奉军向黄河北岸撤退(国民联军颇得红枪会之力)。
丙、日本拟在东北帽儿山设领事馆分馆受阻,分馆房屋亦被捣毁。
丁、朱培德遣送政治工作人员一百四十二人(均共产党)离江西。
戊、第五方面军(即第三军)总指挥朱培德勒令军中政治工作人员全体离赣。
己、南京外交部令上海临时法院,凡日人控告华人案件,拒绝日领观审(因日本法庭拒绝华官观审华人控告日人案件)。
庚、江西省党部改组,刘一峰、王枕心、姜济寰、王均、罗石冰、李松风、方志敏、朱克靖等为执行委员(大多为共党份子)。
5.30(四,三○)甲、北京日公使芳泽发表日本出兵山东声明书,并向张作霖、顾维钧口头通知,顾表示反对(济南等地均有反对表示)。
乙、直鲁联军总司令张宗昌、山东首长林宪祖电请北京外交部向日使严重抗议日本出兵山东(6.1再电请示机宜)。
丙、上海南京武汉均举行五卅惨案二周年纪念大会,上海全市休业志哀,租界戒备森严。
丁、武汉北伐军第三十六军刘兴占新郑。
戊、冯玉祥所部国民联军正式改称第二集团军,分八个方面军,以孙良诚、靳云鹗、方振武、宋哲元、岳维峻、石敬亭、刘郁芬、刘镇华,分任方面军总指挥。
己、湖南农民军进逼长沙(旋退去)。
5.31(五,一)甲、日本军队二千人自南满抵青岛,即上岸。
乙、张作霖因京汉、津浦两路战事失败,及阎锡山晋军之威胁,会议结果,决定放弃郑州徐州,退守豫北直隶山东,调吉黑军入关,以张作相为前敌总指挥,吴俊升为后方防守司令。
丙、史达林以4.27决议电知其驻武汉代表鲁易及鲍罗廷(时鲍罗廷主妥协,鲁易主积极与国民党左派汪兆铭等开议联合,主以此项电令示汪)。
丁、日本「对支(华)非干涉同盟」成立。
戊、湖南平江浏阳醴陵等处农民军准备进攻长沙(为中共中央所制止)。
己、英使蓝浦生与王宠惠在上海续谈南京事件(5.22王曾提出解决方案,本日蓝浦生提出英方要求)。
6.1(五,二)甲、南京外交部长伍朝枢电日本外相田中,武汉外交部长陈友仁函日总领事高尾,北京外交总长顾维钧照会日公使芳泽,抗议日本出兵山东。
乙、田中义一约晤袁良,表示三点:(1)青岛日兵非不得已不开赴济南,如赴济南亦不干涉一切;(2)南军得徐州后勿猛进,北方交与冯玉祥、阎锡山;(3)相信蒋中正为收拾中国之唯一人物。
丙、日本山梨大将奉田中义一命起程来华。
丁、山东省议会、商会、教育会、农会,电请北京外交部抗议日本出兵山东。
戊、上海美兵二千人开往天津。
己、冯玉祥电蒋中正表示合作。
庚、南京北伐军第一路(曹万顺军、陈诚师)占江苏高邮,孙传芳郑俊彦等继续北退。
辛、四川刘湘就蒋中正所委之第五路军总指挥,以杨森为前敌总指挥,向武汉进攻,贵州周西成(第二十五军)亦向湖南出兵。
壬、南京北伐军第三路前敌总指挥第十军长王天培败直鲁军于夹沟。
癸、武汉北伐军第三十六军刘兴与国民联军会师郑州。
子、武汉中政会推冯玉祥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丑、南京国民政府代理财政部长古应芬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