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一,八)北京外交部电令驻外各使分向各驻在国提出召集关税会议之要求。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2.1(一,九)(1)广州东征军开始前进,许崇智(俄顾问嘉伦同行)粤军任右翼(当陈军洪兆麟),杨希闵滇军任左翼(当林虎),刘震寰桂军攻惠州城,粤军参谋长兼黄埔军官学校校长蒋中正率黄埔学校学生及两教导团参加右翼粤军,第一次东征开始。
(2)广州「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共产党主之,由黄埔军校学生所组成,蒋先云、王一飞领导)。
(3)段祺瑞发表政治建设宣言。
(4)广西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通电讨伐沈鸿英。
(5)北京善后会议开幕,许世英任秘书长。
(6)青岛佐世保间之海底电线向日本收回。
2.2(一,一0)(1)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仰体总理意旨,对于善后会议不能赞同,决不参加。
(2)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军(锺祖培、吕焕炎等纵队)败沈鸿英部邓瑞澄、邓佑文师于武宣二塘,占领象县。
(3)英俄复交。
2.3(一,一一)(1)孙传芳因吴光新之调停,到上海晤张宗昌,订立和约。
(2)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大破沈鸿英部邓瑞澄、邓佑文于武宣,占领象县、蒙山。
(3)孙中山覆加拉罕,劝勿与北京交涉,盼与广州建立正式关系。
2.4(一,一二)(1)广东东征军右翼粤军占石龙,党军教导团克东莞。
(2)广西黄绍竑军俞作柏纵队败沈鸿英部陈春光陆日高旅,占领蒙山(2.6占荔浦)。
(3)段祺瑞电令各省区停止军事行动。
(4)上海兵工厂由上海总商会接收。
2.5(一,一三)(1)上海孙传芳军退松江。
(2)粤军李济琛部陈济棠旅及桂军黄绍竑部夏威纵队,败沈鸿英沈荣光师于信都。
2.6(一,一四)(1)段祺瑞以孙宝琦为淞沪商埠督办,虞和德会办,杨树庄继杜锡珪任海军总司令。
(2)归粤滇军将领杨希闵、范石生、胡思舜通电回师讨唐继尧(去冬唐派人说李宗仁、黄绍竑合攻广东,解决滇军,被拒)。
2.7(一,一五)(1)段祺瑞令改川边道为西康特别行政区域,以杨森为四川督办,赖心辉为四川省长,刘湘为川康边务督办,节制该省区军队,刘成勋为西康屯垦使,兼管民政,刘文辉帮办四川军务。
(2)居正晤屯驻湘西之熊克武、汤子谟、蔡巨猷、贺龙(居正寻赴长沙,晤赵恒惕,转开封)。
(3)京汉铁路工人在长辛店举行「二七」死难烈士追悼会,孙中山派代表马超俊参加。
(4)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长辛店举行(2.10发表宣言)。
2.8(一,一六)(1)胶济路工人罢工(反对路局局长)。
(2)援桂(黄绍竑李宗仁)湘军叶琪李品仙旅占全州。
(3)四川杨森部占绵阳,第十师师长刘斌被迫东走(时杨森决以武力打破防区,统一四川,其后消灭雅州邛州之第三军刘成勋、嘉定之第八师陈洪范,击败叙府之第九师刘文辉及占领绵阳后,继又压迫田颂尧退出潼川,邓锡侯部退出安岳乐至,并改编遂宁之第七师陈国栋)。
2.9(一,一七)(1)上海日本内外纱厂工人三万余罢工,要求恢复被革工友,改良待遇。
(2)东南大学校董会否认教育部免郭秉文校长职之命令。
(3)冯玉祥电刘镇华、胡景翼,调解豫陕之争(渭北之师归豫,豫西之师归陕)。
(4)广西白崇禧部占领柳州,邓瑞澄、邓佑文东北走中渡、桂林。
2.10(一,一八)(1)中国国民党通电反对善后会议制定国民会议组织法,希望人民团体自行制定。
(2)段祺瑞以川黔边防督办袁祖铭节制贵州军队及驻川黔军。
2.11(一,一九)(1)外交部因日俄协定中有苏俄承认朴资茅斯条约之声明有碍中国利益,即向日俄两使抗议。
(2)张作霖以吉督张作相兼中东路护路司令,吉省长王树翰兼特别区行政长官(原任朱庆澜)。
(3)段祺瑞以龚积之为山东省长。
(4)胡景翼电京诋憨玉琨,自请辞职。
(5)东征军粤军肃清广九铁路沿线。
(6)广西俞作柏纵队占平乐,白崇禧部占中渡,进取桂林。
2.12(一,二0)外交团领袖公使荷使欧登科向外交部提出劝告,请设法恢复国有铁路之常态。
2.13(一,二一)(1)冯玉祥向俄订购大批军械。
(2)善后会议第一次大会通过议事细则(熊希龄、杨永泰、黄郛、胡适等起草),推赵尔巽、汤漪为正副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