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泻伤寒
(一名伤寒夹泄泻)【因】素有脾虚泄泻。或肝邪侮脾作泻。或寒邪先中太阴。而为泄泻。或先伤食物。欲泻不畅。再感风寒。而犯太阳证者。
【证】头痛身热。胸闷或不闷。溲短大便泄泻。舌苔白为中寒泄泻。舌黄而浓。胸满腹痛。头痛身热。口粘而秽。为宿食
化泻。若舌淡红。苔青白色。脘闷腹满。鸣响作痛而泄泻。得泻则腹满痛鸣响皆瘥。为肝邪侮脾化泻。再新受外感。亦头痛发热。
【脉】左脉濡数。右脉沉弱。为寒泻。若左弦坚或弦劲。右软弱或沉缓。肝强脾弱。为肝邪侮脾。
【治】中寒感邪。用葱豉胃苓汤。(即胃苓汤去
甘草加葱豉。)夹食化泻身热。用楂曲平胃散。加豆豉、藿香、薄荷、猪苓、茯苓、泽泻。之类。肝邪侮脾。腹鸣痛泻。用扶土抑木煎。(
炒白芍六钱、炒白术三钱、煨防风钱半、新会皮一钱、炒黄芩二钱、煨葛根一钱。)加豆豉、焦栀之类。
【秀按】俞氏所分泄泻为三种。乃因先泄泻。后受风寒感邪。而病头痛身热。与伤寒自病之下利不同。
所谓伤寒下利者。不因攻下。自然溏泻也。要在辨寒热而治之。庶几无差。大抵阳热之利。渴欲饮水。溺色赤。
发热后重。粪色必焦黄。或为肠垢。所下皆热臭。脐下必热。得凉药则止。得热药愈增。阴寒之利。口不渴。
小便色白。肢或厥冷。脉沉迟无力。必洞下清谷。或为溏。粪色或白或淡黄。脐下多寒。三阳证下利身热。
太阴下利。手足温。少阴厥阴下利。身凉无热。此其大概耳。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葛根汤。太阳少阳合病下利。
黄芩汤。阳明少阳合病下利。小柴胡汤加葛
根、芍药。合病发热自利。则为表邪。不可例以为里证也。温热病发热而渴。小便赤色。大便自利。五苓散去桂加黄芩。热内盛而利不止。
黄连解毒汤。躁闷狂乱者。三黄石膏汤。或大柴胡汤。自利不渴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以太阴藏寒。或用理中汤。若寒甚逆冷。脉沉细者。理中汤加附子。若腹满小便不利者。五苓散合理中汤主之。若呕者。加半夏。生姜。自利而渴属少阴虚。故引
水自救。白通汤主之。以通其阳而消其阴。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借猪胆汁向导之力。以引阳药深
入。服汤后。脉暴出者死。正气因发泄而脱也。脉微续者生。
阳气渐复也。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以运脾渗水为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自汗不止。里寒下脱。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
粮汤主之。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此阳邪传至少阴。陷入于里。而不能交通阳
分。故不宜苦寒攻之。而但以此利解之。少阴病。
自利清水。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热邪传入少阴。逼迫津水。注为自利。质清而
无滓秽相杂。色青而无赤黄相间。此正阳邪暴横。反类阴邪。但阳邪传自上焦。其人心下必痛。口必干燥。设系阴邪。则心下满而不痛。
口中和而不渴。必无此枯槁之象。故宜急下以救其阴也。厥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
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四逆汤。攻表桂枝汤。此总以温里为急也。大汗出。热不止。内拘急。四肢痛。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四逆加人参汤主之。亡血本不宜用姜附以损阴。阳虚又不当用归芍以敛阳气。以利后恶寒。阳虚下
脱已甚。故用四逆以复阳。为阳脱加人参。则阳药愈加得力。阳生则阴长。设误用阴药。必致腹满不食。或重加泄利呕逆。转成下脱矣。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下之。盖下利则热不结。胃不实。何缘得有谵语。此必邪返于胃。内有燥粪。故虽下利而结者自若也。爰用小承气以微攻其胃。大抵下利脱气至急。五夺之中。惟此为甚。故不厌详审。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厥证但发热则不死。以发热则邪出于表。而里证自除。下利自止也。若反下利厥逆。烦躁有加。则其发热又为真阳外散之候。阴阳两绝。故主死也。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躁不得卧。肾中阳气越绝之象也。下利而手足厥冷。皆为
危候。加以发热躁不得卧。不但虚阳发露。而真阴亦以烁尽无余矣。安得不死乎。《金匮要略》云。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藏气绝于内
者利下不禁。气已脱矣。此参合陈素中辨证之大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