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按】痢疾一证。大都以赤者属热。白者属寒。然白色亦多属湿热
者。如肌肉腐熟而成脓也。赤色亦有属寒湿者。因血瘀凝涩而入肠也。不可据赤白分寒热。当以舌苔脉象辨之。大抵赤属血。自小肠来。
白属气。自大肠来。赤白相杂。气血俱病。盖心主血。肺主气。凝滞则伤气。郁热则伤血。气血既病。则心肺亦病矣。而小肠者、心之合也。大肠者、肺之合也。二经皆出纳水谷。转输糟粕之官也。而胃又为大小肠之总使。肺移病于大肠。则气凝涩而成白痢。心移病于小肠。则
血凝涩而成赤痢。大小肠俱病。则赤白互下。其血与气之凝结。必挟饮食痰涎。始成积滞。其饮食痰涎。皆聚于胃。故痢证亦不离乎胃。谓
由心肺而及于胃也。此辨致痢之原因也。再详证候。以定疗法。所云里急后重。其证在广肠最下之处。里急与后重不同。里急者、急迫欲
便。后重者、肛门重坠。里急有虚实之分。实为火邪有余。虚为营阴不足。里急而不得便者火也。重者承气汤。轻者芍药汤。久病见之为气
脱。里急而至圊反不能出者。气滞也。以疏通为主。后重亦有虚实之异。实为邪实下压。虚由气虚下陷。因邪压大肠。大肠不能升上。而下
坠乃后重。宜大黄槟榔、或香连丸。泻其所压之邪而愈。若积滞已行。后重不减。脉无力。不食者。此脾气下陷。或大肠虚滑。不能自收。治以升涩之剂。固其脱。升其坠而愈。二者何以辨之。凡邪迫而后重者。
至圊稍减。未甚复甚。(荣斋按∶未甚复甚句不大明了,或许是
未几复甚之误。)虚滑而后重者。圊后不减。而得解愈虚故也。亦由积滞已去。过服肉面生冷而后重者。运脾消导为主。但虚坐努责。不
得大便。此为无血证。倍用四物汤。加新会皮。和胃生血自安。如痢后后重不除者。
宜三奇散。(枳壳、黄、防风。)最妙。若下痢脓血。
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或渴者。宜导气汤。(白芍、大黄、归尾、黄芩、黄连、木香、枳壳。)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宜香连丸。或木香槟
榔丸。审证用之。冷热不调。里急后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宜黄连阿胶丸。(黄连、阿胶、茯苓、此方去茯苓、加黄柏、山栀、海藏
名黄连阿胶汤。)后重当调气。亦有积与气坠下者。当兼升兼消。凡用诸承气等药。攻积之后。仍后重者。
乃阳气不升。药中当加升麻升其阳。其重自去也。至于腹痛。亦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实痛者、非食积即火邪。
食必痛而拒按。若脉洪实有力。腹胀坚硬。为积滞作痛。若火则畏热喜寒。脉洪而数。口渴喜冷。兼见热证。
为火邪作痛。邪实于中。每多气逆。故治痛之法。皆以行气为主。食则消之。火则清之。丹
溪云。初病得之亦可用大承气、调胃承气下之。看其气病血病。然后加减用药。治痢止痛。宜如神汤。(川连、枳壳、槐花。)或芍药甘
草汤。(芍药、甘草。)热痛加芩连之类。虚寒之痛。未有不宜乎温脏也。寒在中者。宜温脾。寒在下者。宜温肾。总以拒按喜按。好冷恶
冷为辨。若守痛无补法。不知因虚而痛者。愈攻则愈虚愈痛矣。古人谓痢而后泻。自肾传脾则易治。泻而后痢。自脾传肾则难疗。叶天士云。命门火衰。泄泻则有。若讲痢疾。断无此理。又云。寒无上迫之理。火性急速。故下迫。脾肾气虚泄泻者有之。夏秋之痢。属湿热下迫者
多。补脾补肾之法。惟久泻而无积滞腹痛者可用。非夏秋之痢。所可用也。然又不可轻用涩药。早投兜涩。积聚不去。多至死亡。更须慎用参。误服则为胀满。误服升麻。即为噤口。惟气虚下陷者宜之。否则下焦湿热与积。升至上焦。速死之道也。饮食之油腻酒面。尤宜禁戒
也。凡痢时吃酒则难愈。愈后吃酒则复发。痢之最危险者。莫如噤口。大抵初痢噤口。多属湿瘀热郁。胃气伏而不宣。脾气因而涩滞者。宜
香连枳朴之类。清疏肠胃。亦有积秽在下。浊气薰蒸。宜下之。如香连加大黄。若久痢而致噤口。是胃气虚惫。独活、理中、尚难为力也。若脉细弱者。宜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米仁、桔梗、陈皮、砂仁、莲肉、甘草、大枣。)加菖蒲末。米饮调下。沈金鳌云。石菖蒲治噤口痢。屡试屡效。古人云。胃虚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