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國章第六十
治大國,若烹小鮮。
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勞,撓則魚爛。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聖人無為,使人各安其自然,外無所求,內無所畏,則物莫能侵,雖鬼無所用其神矣。陸曰:聖人以道蒞天下,天地之和應,寒暑變化,生成而已,當是之時,鬼無靈響,何神之有。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非其鬼之不神,亦有神而不傷人耳。非神之不傷人,聖人亦未嘗傷人,故鬼無能為耳。葉曰:聖人亦不傷人,以下文德交歸焉考之,人當為神。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人鬼之所以不相傷者,由上有聖人耳,故德交歸焉。人歸德於神,亦歸德於聖人。
大國者下流章第六十一
大國者下流,
天下之歸大國,猶眾水之趨下流也。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眾動之赴靜,猶眾高之赴下者也。
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大國能下,則小國附之。小國能下,則大國納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國下以取人,小國下而取於人。言大之於下,宜若可以無下而下之者,以取於人也。言小之於大,不得不下而取之也。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政和曰:天道下濟而光明,故無不覆;地道卑而上行,故能承天。人法地,地法天,故大者宜為下。
道者萬物之奧章第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凡物之見於外者,皆其門堂也。道之在物,譬如之奧,物皆有之,而人莫之見耳。夫惟賢者得而有之,故曰善人之寶。愚者雖不能有,然而非道則不能安也,故曰不善人之所保。蓋道不遠人,而人則遠之。今誠有人美言之,則可以為市於世;尊行之,則可以加於人矣。朝為不義而夕聞大道,妄盡而性復,雖欲指其不善,不可得也,而又安可棄之哉。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立天子,置三公,將以此道救人耳。雖有拱璧之貴,以先駟馬之良而進,不如坐進此道之多也。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道本在我,人患不求,求則得之矣。道無功罪,人患不知,知則無罪不能污也。
為無為章第六十三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聖人為無為,故無所不為;事無事,故無所不事;味無味,故無所不味。其於大小多少,一以道遇之而已。蓋人情之所不忘者,怨也。然及其愛惡之情忘,則雖報怨猶報以德也,則知無所不用其德也。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世之人莫不畏大而侮小,難多而易少。至於難而後圖,大而後為,則事常不濟矣。聖人齊小大,一多少,無所不畏,無所不難,而安有不濟者哉。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破,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方其未有,持而謀之,足矣。及其將然,非泮而散之不去也,然猶愈於既成也。故為之於未有者,上也;治之於未亂者,次也。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治亂禍福之來,皆如彼三者積小以成大。聖人待之以無為,守之以無執,故能使福、自生,使禍自亡。譬如種苗,深耕而厚籽之,及秋自穰。譬如被盜,危坐而熟視之,盜將自却。世人不知物之自然,以為非為不成,非執不留,故常與禍爭勝,與福生贅,是以禍至於不救,福至於不成,蓋其理然也。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聖人知有為之害,不以人助天,始終皆因其自然,故無不成者。世人心存於得喪,萬事之微,猶有不知而聽其自然者。及見其幾成而重失之,則未有不以為敗之者。故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人皆徇其所欲以害物,信其所學以害理。聖人非無欲也,欲而不欲,故雖欲而不害於物。非無學也,學而不學,故雖學而不害於理。然後內外空明,廓然無為,可以輔萬物之自然,而待其自成矣。
古之善為道章第六十五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古之所謂智者,知道之大全,而覽於物之終始,故足貴也。凡民不足以知此,而溺於小智,以察為明,則智之害多矣。故聖人以道治民,非以明之,將以愚之耳。蓋使無知無欲,而聽其上之所為,則雖有過亦小矣。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吾以智御人,人亦以智應之,而上下交相賊矣。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吾之所貴者,德也。物之所貴者,智也。德與智固相反,然智之所順者小,而德之所順者大矣。葉曰: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然是足以為楷式,而非道也,故謂之玄德。積玄德而至深且遠,則近乎本,而與物反,夫然後各安其性命之情,是以謂之大順。
江海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後之。
聖人非欲上人,非欲先人也。蓋下之後之,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
是以聖人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天下皆謂章第六十七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夫道曠然無形,頹然無名,充遍萬物,而與物無一相似,此其所以為大也。若似於物,則亦一物矣,何足大哉。
我有三寶,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道以不似物為大,故其運而為德,則亦悶然以鈍為利,以退為進,不合於世俗。今夫世俗貴勇敢,尚廣大,夸進銳,而吾之所寶,則慈忍儉約廉退,此三者皆世俗所謂不肖者也。
夫慈故能勇,
世以勇决為賢,而以慈忍為不及,是不知勇决之易挫,而慈忍之不可勝,其終必至於勇也。
儉故能廣,
世以廣大蓋物,而以儉約為陋,不知廣大之易窮,而檢約之易足,其終必至於廣也。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世以進銳為能,而以不敢先為恥,不知進銳之多惡於人,而不敢先之樂推於世,其終卒為器長也。蓋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自樸成器,始有屬其長矣。
今捨其慈且勇,捨其儉且廣,捨其後且先,死矣。
勇廣先三者,人之所共疾也。為眾所疾,故嘗近於死。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以慈御物,物之愛之如己父母,雖為之效死而不辭,故可以戰,可以守。天之將救是人也,則開其心志,使之無所不慈,則皆為之衛矣。趙曰:老氏之道大,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者是也,世俗何足以知之。聊舉是三者,以為世教,一經之中十居七八。戒用兵者五章,戒驕者一章,戒奢崇儉者三章,柔弱不争者十五章。又於其中以慈為首,天將救是人也,付之以慈,所謂天誘其衷是也。天將棄是人也,付之以惡,所謂天奪其魄是也。
善為士章第六十八
善為士者不武,
士當以武為本,行之以怯,若以武行武則死矣。
善戰者不怒,
聖人不得已而後戰,若出於怒,是以我故殺人,天必殃之。
善勝敵者不争,
以吾不争,故能勝彼之鉦。若出於争,則未必能勝矣。
善用人者為之下。
人皆有相尚之心,故莫能相為用。誠能下之,則天下皆吾用也。
是謂不争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趙曰:可以配天,古之至極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