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吏役學治臆說
  汪輝祖
  署中翰墨。不能不假手親友。至標吏辦稿僉役行牌。雖公事甚忙。必須次第手治。若地處衝要。實有勢難兼顧之時。不便?牘以待。則准理詞狀。即付值日書吏承辦。其應差班役。可於核稿時填定姓名。總不可任親友因忙代筆。開夤緣賄託之漸。差遣吏役不可假手代筆
  拒捕不宜輕信。已具佐治藥言。今復及之者。幕不見役而念民。故意常平。官未見民而信役。故氣易激。役不得逞志於民。輒貌為可憐之狀。或毀檄。或毀衣。以民之頑橫面陳於官。從而甚其辭焉。謂其目無官法。官未有不色然駭勃然怒者。官怒而役狡行。民害生矣。夫拒捕有罪。人盡知之。為鹽梟。為盜?犯罪而求倖脫。是以敢拒捕也。若催賦傳訊。民尚無罪。何致拒捕。偏聽而輕信之。一役得志。役轉相效倣。民之得自全者幾何。當役稟時。平心熟察。則裝點之弊。自然流露。姑將原檄存銷。而止以應辦之事另檄改差。及其人到官事結。告以拒捕罪名。及所以不遽辦拒捕之故。民知愛畏。即役亦不敢再萌故技矣。拒捕不宜輕信
  少年吏役。急於見知。原易節取。其老年奔走逢迎。往往不如少壯。然服役既久。歷事必多。周知利害。類能持重。選一二人朝夕承侍。以備顧問。總有裨益。惟若輩性多蒼猾。揣摩附會。是其所長。駕馭之方尤須留意。吏役須用老成人
  老成之人。多知顧惜顏面。既已用之。須曲為體卹。度其才力不能勝任。將來難免笞撻之事。即慎之於先。不以驅遣。或應驅遣。則明示以此意。使之知所感畏。自能實心圖報。獲效不?老成吏役宜?其顏面
  寬以待百姓。嚴以馭吏役。治體之大凡也。然嚴非刑責而已。賞之以道亦嚴也。以其才尚可用。宜罰而姑貸之。即玩法所自來矣。有功必錄。不須抵過。有過必罰。不准議功。隨罰隨用。使之有以自效。知刑賞皆所自取。而官無成心。則人人畏法急公。事無不辦。姑息養姦。馭吏役者所當切戒。馭吏役在刑賞必行
  上徐方伯書錄首條
  于成龍
  一曰親吏書。朝廷之有百官。百官之有吏書。一也。百官之內。豈乏不肖。吏書之中。豈無賢者。亦在因才器使而已。耕問諸農。織問諸婢。必然之理。一身之精力有限。眾人之耳目無窮。各執事分辦于下。一人察核于上。彼焉廋哉。不可過疑。亦不可過信。用人勿二。古之道也。樂彼之園。其下維籜。古之言也。好而知惡。惡而知美。眾吏莫不樂為之用。何憂財用之不足乎。若寂處尊嚴。屏絕吏胥。止有一二親信。恐利歸他人。禍歸一己。種種弊生。不可救藥矣。
  為宰議
  楊名時
  官之為民親者莫如宰。宰之難為也久矣。國課不可緩。民生蹙於下。左右蔽其明。刑訟擾其智。大吏以法繩於上。宰求免過之不暇。何暇優游盡心。興富教之務哉。然使有人焉。能以誠心實學。練達其才。循序有常。務期成理。則綱舉目張。弊革利興。至於期年。可以觀效。荒僻之壤。生齒必稠。凋敝之鄉。室家必遂。刁詐澆漓之俗。習尚必?禮讓必興。四方之為宰者。可依吾法而共奏治績也。政有本。曰孝弟曰廉。政有要。曰虛曰靜曰信曰儉曰威。曰無銳於始。慮善乃動。曰不弛於終。慎持晚節。曰暇即讀書。其條目二十有二。一內署肅清。家屬不過數人。刑名錢榖不過數人。勿令與吏見。吏亦勿令與內署人見。可以節用。可以防姦。二嚴汰吏役以去?至任。即令各陳所能。嚴試之。無能者盡汰。依經制錄數人。期足任事而已。必獎勵優卹。使樂盡其能以為上用。且深察其人之賢姦。而無為其所嘗。非堂眾屬耳目處。勿見吏。吏不得擅稟他事。一切事勿輕簽押。御下必莊。三徵糧。既去加耗各弊。其法莫如依時案欠。摘多掛比。不可差擾。掛比不完不到。方行拘比。不宜輕用笞責。流亡死戶。及窮民拖欠。當隨時善酌之。使上不逋賦。下不病民。其糧簿但發戶書。登記完欠數。隨即繳入內署。案欠摘提。勿令滋閣欠做比諸弊。以飽吏腹。四清訟之根。大訟則理。小訟?息。嚴好訟之罰。重誣告之罪。有誣訟者。力究訟師。記其名。確拏懲治。將名登入訟師號簿。填明年貌居住。令自畫供於上。以備後稽查。及再犯。加等治罪。收獄羈禁。或一年。或數月。必待悔悟自新。方釋之。既釋後。每逢鄉約。另查其後行。五嚴稽核之法。如十家為甲。甲有長。甲內有訟師游民不孝敗倫無賴竊盜姦宄等。甲長以聞之官。十甲為保。保有長。保內有諸不善者。亦悉聞之。察出不舉。治保甲長。保甲長挾私生事。坐反誣之罪。保甲長輪充均派。鰥寡孤獨免役。大扺保甲之名。多隨俗而異。或名保甲。或名都圖等。在因俗利導之。六朔望舉鄉約。令保甲齊集百姓。勿得視為具文。申諭孝弟諸條約。舉行至三月後。令鄉公舉善者不善者。善者旌賞。惡者懲治。俱登名入善惡簿。惡尤著者。令自畫供於簿。責罰收禁。如治訟師法。有不善不舉。察出。罪保甲長。立閭師於各鄉公所。教其鄉無力者。凡民間婚娶必以時。吉凶諸禮。毋者靡過分。俱於鄉約飭之。七密訪土豪及不孝弟不務本業者。如治訟師等法。八治獄平恕。公聽?觀。旬日入獄。勸諭罪人。發其良心。令改過自新。九令保甲細查有產游民及無產游民各造冊呈報。游民有產者飭令歸業。登名附鄉約善惡簿後。每遇鄉約。嚴加申飭查核。若仍前不改。或舉發。或察出。治法如訟師土豪等。果係無產可活者。注名入無產游民簿。令各保查報荒田若干畝。開明冊籍。出示諭田主。有願將荒田入官者。自立狀在官。將各項罪贖等。通計得若干銀兩。相度各鄉荒曠處。立廬舍。備牛種。令游民各執業幾畝耕種。量給銀幾兩。為衣食耕種之費。逐漸安集。一面嚴稽勤惰。以行勸懲。申飭保甲查報。倘有仍前游惰。照訟師等重處。要之此事甚煩經營。必隨時制宜。盡心力而為之。十鰥寡孤獨不能活者令保甲具冊呈報。注名附鄉約善惡簿後。行鄉約時。勸諭一鄉殷實者。每月量出米榖。令鄉公舉素行老成者主之。每逢朔望鄉約日。量給窮民。十一修社倉之法。十二令士農工賈各言其積弊。陳其便宜。順情利導。斟酌盡善。相其緩急。漸舉行之。十三相境內土宜水利。與田工關切者興之。鹽法捕務諸弊革之。十四盡心封疆寇賊之備。嚴明機密。十五以忠廉化其僚屬。十六課文拔士。造就有用人才。共致治安。十七誠求無倦。察民間隱情如一家。十八嚴立刑具。民有化之不改。教之不順。再犯加等。三犯斃刑。終惻然存哀矜之心。
  十九設各簿。鄉約善惡記名簿一本。有產游民及鰥寡孤獨。俱附於後。設無產游民記名簿一本。訟師土豪等惡人記名簿一本。盜賊記名簿一本。俱令當堂親書花押於上。收存內署。以警頑梗。便稽核。又設雜項所入。為民所費銀數簿各一本。以示無私。二十愚民好作無益者。及富民當笞者。俱罰令修治公事。二十一信乎朋友以獲上。二十二讀律。今人苦於宰之難為。輒自託於君子不可小知。以為為宰非吾事。平時不一究心。宜其臨事而僨矣。庸詎知民之待命於宰者切乎。且治一邑之道。即治天下之道也。烏得曰優於為宰。即非大受之器。
  仕學一貫錄
  陳慶門
  世上原無易為之官。雖抱關之吏。亦須夜行早起。方為稱職。纔說為官好。便非為好官之人矣。士子平日讀書。博得一第。居四民之上。自謂朝廷倚重。生民利賴。孰知日日行害人事。件件行折福事。時時做違心違理事。反在人前揚揚得意。無愧色。豈復有廉恥哉。故人以得官為可喜。我正以得官為可懼也。
  天非私富一人。原以眾貧者相託也。非私貴一人。實以眾賤者相託也。在貧賤者自己血汗。自己消受。天之鑒察也常寬。若富貴之人。高爵厚祿。萬民血汗。一人消受。天之督過也常嚴。天心不遠。以民為心者也。撫民即所以奉天也。每歎居官之人。事上則俯首鞠躬。臨民則逞志作威。厚歛酷刑而苦役之。詎知禍民者天必禍之乎。忠恕違道不遠。未有不合人情而能得天理者也。
  當官處事。嘗思有恩以及人。而以方便為主。即如一催科也。其勢萬不能免。就其間求其所以省民力者。不使騷擾。重為民害。則所全已多。一聽訟也。準之以人情物理。出之以靜氣平心。不事煆煉羅織。而人心各得其平。至於恤災捍患。移易風俗。當顛困欲斃之時。而起諸溝壑。予以生全。尤不若先事區處。不致顛頓危急之為妙也。當越禮犯法之日。而嚴刑峻法。重懲示警。猶不如止惡未萌。不至用刑。而俗美民安之為愈也。
  官?上下相承。分誼攸關。其當盡禮儀。乃衙門體統如此。唯有忠厚以盡事上之禮。直躬而行本職之事。一切升沈顯晦。非援上者所能救其萬一也。且上官之責望於下屬。下屬所仰承於上憲者。無非期其施行之咸宜耳。顧其中利害相參。是非互異。上官或得之紙上。未必盡悉其曲折。萬一見解不符。事機乖錯。為下屬者忠告以盡其誠。善道以致其禮。但得誠意交孚。自可相助為理。夫何委靡不振。悅諛成風。上官曰是。彼亦曰是。上官曰非。彼亦曰非。迨其後事勢乖違。民怨沸騰。彼則曰此上官之意。非距心所得為也。其居心之險。大非事上之敬。即此庸懦卑鄙之態。亦甚失士大夫立心制行之正矩矣。
  既為上官。誰不知以人事君之大義。誰甘為妨賢病國之小人。如其兩賢相契。方將以言論丰采。覘人才品格。果其持論忠正。剛方自矢。彼方欲引而進之。豈肯妄加禍於守正之人乎。即不然。或意見相左。或好尚相違。甚至媢疾深惡。亦不過如梁冀之惡張綱。使之為廣陵守耳。不過如鄧騭之惡虞詡。使之為朝歌長耳。彼原假借賊手以殺二子。而二子卒能驤起事功。彪名後代。是殺之適以成之也。才全則運險為夷。命在則因禍為福。人各有天。人各有命。造化有定。人其如天何。其如命何哉。
  地方官訟詞。無日無之。最足見居官者之明暗。而亦戒飭平反革薄從忠之一大工夫也。慨自人心變詐。明明被毆。而稱殺傷。分明爭財。妄云搶?又或牽引其父兄。連及其婦女。意謂未辨是非。且先使追呼擾動。耗財以洩其忿耳。更其中誣賴人命。尤極慘酷。或以奴僕脅主人。或以頑佃誣業主。或以卑幼制尊長。有親人逼死而乘機索詐者。有冒認親族而毀門壞屋者。種種誣罔。不可枚舉。官長止以屍場一驗了事。而豈知其魚糜肉爛。鯨吞虎噬。已無所不至哉。此弊不除。人心日益險。事變日益多。官府亦應接不暇矣。吾謂戶婚田土。當視其情詞虛實。不宜濫准。不准者必指批其不准之故。毋使再來翻瀆。不可粗心浮氣。觀大意。以不得混瀆一語批出了事。其准者則必親問。不可聽其講和。問則必速。不可稽遲拖累。審明則必斷結。不可含糊逐出候示。又起探聽打點之弊。若於投詞之日。使原告証佐同時到案。當堂取証佐確供。倘詰出黨惡誣証之弊。不待被告到案證明。先懲其誑証扛幫之罪。其有情節可審者。則限日投審。原告情虛。固必加罪三等。而証佐則尤必加重。不過一二月間。扛幫積弊。無情誣訟。即可去其七八矣。誣命一事。直是父子兄弟間以死為利。暴屍滅法。揣其情節。與手刃無異。是必嚴誣告加三等之法。懲一警百。更榜示告諭。則親族利死之心。末俗搬搶之惡風。亦可從此漸息。
  呂叔簡刑戒一書。是從鐵?火坑邊行清涼之劑。痛酷吏深文峻法。以毒無辜。故以此致戒。非謂巨惡元兇。竟可寬縱也。當推明律文。權其輕重。用刑時不可以犯法為怒。不必以得情為喜。怒則以為彼罪當受。絕無矜憐。喜則謂我見甚明。惟知痛快。常存此心以調伏之。不言造福。實所以盡心也。
  夾棍一物。原有不得不用之時。不過欲取確供耳。初審狡展。不妨屢呼要夾。而其難其慎。不肯即夾。三木之下。動關人命。堂上一聲催刑。眾役奮力。受之者魂飛魄散。氣蔽血壅。即有供吐。昏迷之中。隨口強應。亦未確鑿。平日於行刑之人。明白指示。如不得已。必須用夾。不得遽收。先就情理反覆窮詰。此時問者之狼狽?急。較受刑之人為更甚。如不從實供吐。催令收刑。一收止二三分。又就案情反覆詰問。有證據者質之證據。使其計窮語塞。自必吐供。此時官府審問。本犯呼號。行刑者暗暗鬆放。再有狡展。仍如初置刑內。再收亦不過二三分。一放一收。痛則有之。傷人則不能也。且其神魂清白。語言不至混亂。此時供吐。方為確切。可以定讞。俗稱夾棍為大刑。示不可輕用。更不可錯用也。然不獨大刑為然。即行杖亦不可忽。罪當杖者。亦視其氣體壯健。足以當之。然後如法責杖。凡行杖時官暫停閱審卷。亦不可別有問答。惟注目凝神以觀受杖之人。一則視其人能受與否。倘不能受。量減數杖。杖雖減而法已盡矣。一則防行杖者有任意重責要害。毒打一處之弊。如專打板頭專打腿灣余歷任二十年。從未因杖責而損傷一人者。率是道也。
  牢獄之苦。雜穢疫痢。暑月為最。常遣人灑掃囹圄。洗滌枷杻。不時調取監簿。稽查囚數。以自察其治狀。務使眼前火坑。化作逍遙世界。此只在當官者念頭舌頭筆頭一霎時之間耳。
  盜賊未起。防守為要。盜賊既起。擒捕為要。昔李崇刺兗州。令村中建一樓。樓懸一鼓。諸村聞樓鼓聲。各守要路。遇盜輒擒。李肅為宰。不必建樓。比戶置鼓。盜發輒擊。遠近相應。盜遂歛跡。吾以為建樓置鼓猶有所費。止須家置一梆。或竹或木。一處起梆。各處四應。有被竊而不傳梆者。罪坐失主。一家傳梆。而四?不應。及應而不出身協拿者。查明責究。亦何盜賊足慮乎。
  州縣親民之官。非特貪酷足為民害。即拘謹之流。未嘗不潔清自好。而暗昧不明。優柔不斷。識不足以剔弊。力不足以懲姦。彼雖不貪。有代之而吸民膏者。彼雖不酷。有代之而戕民命者。其與貪酷害民無異。且百為叢脞。諸務廢弛。或反不若貪酷者流。猶能理繁而治劇。所謂廉而無能。不若貪而有幹。古之人誠有慨乎其言之也。為政說寬說嚴皆?也。莫如切實講理。理者人心自有之天也。發一言。施一事。以我心之天。感孚乎人心共有之天。非言人所不能言。實言人所必欲言也。非行人所不能行。實行人所必欲行也。寬之可為杜母。嚴之可為召父。寬嚴之跡悉化。以此大畏民志。所謂不賞而勸。不怒而威。此道得也。何寬嚴之足云。
  古人云。太上化民以德。其次莫如猛。是說也。非謂猛愈於寬。猛以濟寬。適所以成其寬也。緣民愚無知。彼見上之寬而玩心生。後又從而刑之。則怨毒起矣。為民上者。視事之初。即嚴加整飭。吏役士民。苟有過犯。毫不假借。見之明。行之果。人心震動恪恭。各懷一不敢慢易。不敢欺蔽之心。如此則呼應既靈。法在難犯。而處心積慮。卻時時欲與民休息。事事為愚頑鑒原。準情度理。足以快人聽聞。即盡法處之。身受者不敢怨。觀聽者靡不服。畏威懷德。一時並到。若其始不振。後即整頓。徒招怨耳。
  與王春溪書
  周鎬
  某聞之。愛民者安。得士者榮。又聞凝士以禮。凝民以政。夫邑宰之政。不外乎刑名錢穀也。江南為財賦之區。然士氣浮而不實。民間無數月之蓄。以邑宰之權。處目前之勢。斟酌變通。道在去其太甚而已。即如地丁之銀。兩以兩計。分以分計。固也。然而勢不能也。視鄰邑稍輕焉。節吾之浮費以補之。而民已受一分之賜矣。漕白之糧。斗以斗計。升以升計。固也。然而勢不能也。視鄰邑稍輕焉。節吾之浮費以補之。而民已受一分之賜矣。至於獄者。萬民之命。其道更不容不慎。然在易之賁。則曰無敢折獄。在旅。則又曰明慎用刑而不留獄。獄有大小。自一二重案外。其事多起於微細。雞犬之爭。乾餱之愆。往往至於涉訟。秉筆而判之。責者責。勸者勸。不踰時而兩造平矣。某鄉居。頗悉鄉中事。竊見鄉愚爭訟。候批示數日。候牌者數日。幸而懸牌聽審矣。忽焉而改期者數日。或數十日。此數十日中。原被告若而人。四鄰証佐若而人。牽連失業。典衣買飯。其閒刁猾訟棍。串通?役。恐嚇變詐。無所不到。曲直未判。而中人之產破矣。此皆留獄之過也。聽訟者除一二疑案外。清慎而加之以勤。則民已受一分之賜矣。夫以足下之才之識。何難正本清源。而某僅為此得半之說者。誠欲其卑近易行也。然其要則莫如得士。士者民之精華也。聚民之精華以輔一身。則民之甘苦易周。而政之缺失可補。所謂帝與師處。王與友處。邑宰何獨不然。須慎擇其人。甯拘毋濫耳。昔子高好畫龍而真龍至。若某者為足下之畫龍而已。
  論吳中吏治書
  陳宏謀
  牧令之事。煩雜難理。江左較多。蘇常二府尤甚。而訟獄其大端也。大抵人多智巧。好事喜爭。理曲者強詞奪之。尚易辨白。或將無作有。或欲揚先抑。或欲取姑與。官司聽之。急則不暇致詳。輕喜易怒。稍有失平。民得持柄而搖。以聳上司之聽。緩則日久變生。狡計百端。莫可究詰。以致一案化為數案。小事釀成大事。逆料其詞不可信。置之不理。則虛實難明。繁者益見其繁。刁者愈逞其刁矣。惟有先之以鎮靜。繼之以虛公。而又終之以迅速。民知其官不可欺。法不能逃。事入官衙。是是非非。確乎不爽。則身受者折服無言。即聞風者亦知誑詞無益。釜底抽薪。庶幾近之。所謂迅速者只在於勤。吳中風氣。最講打點。又善營求。夜長則夢多。事久必弊生。官司耐一時之煩勞。則小民受無窮之福。向聞赴縣告狀。竟至二三十日尚不批出。所批仍屬含糊。似准不准。應拘不拘。有拘不審。偶審不結。以致鄉民皆以告亦無益。非政簡刑清也。案牘中留一分精神。即可為百姓主持一分公道。矧官衙之是非。即里閈之從違。境內頑惡有所警懼。良善得以保全。其為勸懲者不少矣。能令州縣官時時事事。存一點惟恐冤民累民之心。庶可望風俗移易。古人所謂刑罰得中。即刑罰中教化也。然欲能如此。又在屏省應酬。人之心思物力。祇有此數。於浮文上多一分。即於實事上少一分。居官者能以周旋上官之心力致之於民。地方民生未有不實受其惠者。究竟凡事莫逃乎實。動物不外乎誠。及至政簡刑清。循聲卓越。亦不患無知音也。
  與泰安各屬
  李文耕
  夫教化之最親切者。莫過於放告鞫案之時。官之牖民。原不能家喻戶曉。其親切見面者惟在此時。誠能出以誠心。矢以耐性。深入於案情之中。而曲盡事理。推廣於案情之外。而婉示開譬。審斷之公既足以服人。牖迪之切更足以感人。即或兼用刑威。而慈祥之意。已流貫於桁楊笞扑中矣。現宰官身。說菩提法。非衣冠中大修行處乎。至進求教化之本。則惟在平日正己率物。可以對百姓。而後可以教百姓。尤可以一言以蔽之者也。
  居官大戒。第一朦蔽。上下內外。非朦蔽無以行其姦欺也。朦蔽之在內者。有官親家人。朦蔽之在外者。有猾書?役。內外句連。鬻情賣法。則為官者孤立無與。而坐聽聲名之敗裂。其亦危險矣哉。獨是官受朦蔽。人以為官之不明也。不知朦蔽之害。中於不明者十之二三。中於不勤者十之七八。人即智識短淺。而事事躬親。則奸欺者不能盡售其術。惟因循積壓。怠玩廢弛。則顯予人以作奸叢獘之地。而欲人之不欺我也難矣。迨乎既受朦蔽。而後以察察之智勝之。一人之智。不足敵眾人之智。而狡黠者或反得迎其私智而巧中之。是皆治之賊也。今欲力祛諸弊。惟有一主於勤。勤省閱而閱牘之壓擱者少矣。勤勾稽而出入之侵欺者遠矣。鞫訊勤而情偽悉。孰能亂我聰明。決判勤而拘繫釋。誰得肆其魚肉。且閭閻之所惡者訟師。勤庶獄而雀鼠息爭。訟師之伎倆無所試。鄉里之所苦者盜賊。勤巡閱而萑苻遠跡。盜賊之根蔓無所滋。一勤而百事治。何朦蔽之足患乎。至於勤之明效大驗。昭人耳目。而人不務於勤者。則自有故。蓋勤即仁也。無恫瘝在抱之隱。必不能孳孳於民事。而性情嗜好之與俱。勤即誠也。無旦明對越之心。必不能凜凜於官箴。而飲食起處之弗遑。然獨不思君上以職司責我。統四境之農桑教化。待治於官。而為官者因循浮沉。莫之綜理也。其可以對君乎。百姓以父母仰我。合眾人之疾苦訟訴。待命於庭。而為官者詩酒聲色。莫之省顧也。其可以對民乎。某與各寅好同舟泰汶。其聰明各有優絀。不能強同。其材力各有強弱。不能強齊。其學問各有淺深。不能強合。各用所長。事無不集。惟所以仰對乎君民。而力除其壅蔽者。則非勤莫由。雖不敏。竊願與各寅好共勉之。
  泰屬為南北通衢。行旅往來。不絕於道。司土者自應以弭盜為首務。弭盜之法。莫難於用緝捕之人。不熟賊情者。既不能緝捕。而熟於賊情者。又多非善良。苟用之不善。不惟不得其力。而豢賊誣良之弊。將無所不至。是以用捕役者必先籌緝捕之費。能養其身。而後可用其力。復重賞以獎之。嚴法以懲之。引於前而策於後。雖怠者亦知奮勉矣。然此皆治之於已然者耳。夫盜賊非窩家不行。以其善藏聚而售贓物也。春秋之法。治亂賊者先嚴亂賊之黨。緝捕何獨不然。地方官於盜賊隱匿之處。嚴密訪拿。搗其巢穴。俾淵藪肅清。而逋匿失據。而又勤巡查。嚴守望。責成地保。多派更夫。有?玩失更者。加以重懲。在我先無隙可乘。在彼自無間可入。治於未然。乃為得力。而其要則尤在於居官者之一心。誠能以愛民為心。主於去強暴而安良善。至誠懇切。洞中達外。遇有公暇不時親巡。即身之所不能到者。精神周之。精神所不能周者。聲名及之。使為捕役者。曉然於官之必不容於怠緝。而倍加奮勉。為盜賊者。亦曉然於官之必不容於盜賊。而聞風遠遁。庶幾捕務日有起色。而豢賊誣良之弊。亦可以不勞而自弭矣。
  諭各道府書
  陳宏謀
  監司原佐兩司所不及。錢穀專任於藩。刑名專任於臬。與聞易至越俎。不聞又覺尸曠然。使勤勤懇懇。體察講求。設誠致行。委曲求濟。則兩司方喜其相助為理。必不以攙越為嫌。況夫巡歷所至。事事可以稽查平反。故兩司所不能親歷者。巡道皆得親歷。官役有所顧忌。士民有所倚賴。此官不同虛設。出巡不同閒遊。今奉新例。每年親歷秋審。則刑名之大者。以身先之。以心入之。不特重囚冤滯。可以平反。凡大小案件。民間利弊。有一番體察。即有一番措施。豈徒為巡歷之具文已哉。太守體統較州縣為崇。境地較州縣更廣。而於百姓則較州縣不免?遠。務視州縣之事。皆切己之事。上下文移。悉心核閱。毋以率轉率行。了承上起下之故事。且不時輕騎減從。周歷屬境。得以體訪境內土俗民情。並以察州縣之留心地方與否。詞訟之疑難。積?之把持。均可就近提究。闔屬士民。必以太守之惠至為有益。唯恐太守之不常至者。如此乃不愧領郡之職守。在郡一日。即有一日之實蹟矣。
  通飭留心圖冊檄
  陳宏謀
  地方官職在牧民。民之事即己之事也。一舉一動。皆須從民生起見。舍為民而言辦事。其事可知。其居官亦可知矣。先經本都院將三十四條列冊諮詢。在本都院固欲知各官如何辦事。亦正欲各官知職分之內。原有如此應辦之事也。又令繪畫?莊輿圖呈送。本都院固欲知地方之情形。亦欲各官皆知境內之情形。所以縣曰知縣。州曰知州。義正取此。其送到冊圖。除有遺漏舛錯者。駁令另覆另繪外。其餘俱存以備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