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罪論
汪价
嘗讀易大象。言刑獄者凡六。旅則慎而不。賁則明而不折。豐則致之以刑。噬嗑則之以法。其用之而不敢遽用。與不忍終用者。唯見之中孚與解。中孚辭曰。議獄緩死。解之辭曰。赦過宥罪。大約刑獄以離明為主。而震以動威。艮以止暴。兌以議之。巽以緩之。雷雨以赦宥之。此中孚與解所為作也。雖然。議而緩之。訊鞫論報。其詳其慎。自不失矜之意。若夫數行赦宥。則王法中弛。而猾賊亂人。且公然扞網。以饒倖於一朝之不死。聖人用情以佐法之窮。後乃至玩法而情窮於莫可用。未始非赦詔之屢頒誤之也。請得而備言之。舜典眚災肆赦。謂過而遇災。則赦之以示仁。而未嘗稽其刑于四凶。大禹謨宥過無大。刑故無小。而防風後至之戮。有扈不道之誅。在所不宥。秋官司刺掌三宥三赦之法。亦唯遺忘過誤老弱蠢愚耳。非謂殺人者可赦也。禮曰。疑獄訊問。與眾共之。眾疑赦之。疑則有冤。故赦。而不疑者不赦。春秋莊公二十年書肆大眚。范甯以為非經國之常制。至秦并諸侯。始曰大赦天下。由漢以來。或即位建儲改元立后皆有赦。遂為常制。大赦者。不論罪之大小皆赦。如漢高即位汜水之陽。西都長安。大赦天下之類是也。其或某處有災。或車駕行幸。則曰赦某郡以下。謂之曲赦。後有遞減其罪謂之德音者。比曲赦則恩及天下。比大赦則罪不盡除。故曲赦與德音可以時降。若大赦。雖曠歲一舉。盡天下之囚而頓釋之。其中豈無豪健如出柙之虎。蘊毒已久。一旦得出。而大肆其搏噬。至於莫可更制。則是朝廷徒邀市惠之虛名。而小民反受縱姦之實禍也。故竊以為刑罪當省當慎而決不當赦。且夫赦者。蕩滌瑕垢之稱也。將欲與天下潔己布新。灑心更始。而不知其廢天討。虧國典。縱有罪。賊良民。莫此為甚。唐太宗嘗謂侍臣曰。小仁者大仁之賊。故我自有天下以來。不甚放赦。吳漢疾篤。光武親臨問。所欲言。對曰。臣愚無所知。惟願慎無赦而已。
古之君臣所以相為告戒者。不出於無赦之一言。則赦之為害可知也。蜀漢孟光責費禕曰。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衰弊窮極。必不得已權而行之。今無旦夕之危。奈何以惠長姦慝。初有言丞相亮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若劉景升父子。歲歲赦宥。何益於治。由是蜀人稱亮之賢。知禕有所不及。則赦之無裨於國。又可知也。是故唐虞三代所為赦宥。特于過誤之小。刑罰之疑者用之。而未嘗及于大眚。即漢承兵革之後。寇賊姦宄。遽難法禁。故申之以大赦。與天下更新。亦非為承平之世。養姦活罪計也。後世習之不革。植金。設鼓吹。遂成故事。王符有言。今日賊民之甚者。莫大於數赦贖。令惡人高會而誇詫。老盜服贓而過門。孝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