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有撮口第十四
  《千金》论曰:小儿初出腹,骨肉未敛,肌肉犹是血也。血凝乃坚,成肌肉耳。其血沮败,不荣肌肉,则使面目绕鼻口左右悉黄而啼。闭目聚口撮面,口中干燥,四肢不能伸缩者,皆是血脉不敛也。喜不育,若有如此者,皆宜与龙胆汤也。
  《圣惠》论:凡初生儿,须防三病。一曰撮口,二曰着噤,三曰脐风,皆是急病。就中撮口尤甚,过一腊方免此厄。但看面赤喘急,啼声不出者是也。撮口状候已重,善救疗者十不得四、五。但根据将护法,防于事先,则必无此患矣。
  《圣惠》又云:小儿撮口者,由在母胞中挟于风热。儿生之后,气血未调,或洗浴当风,袍失度,一腊之内,遂有斯疾。但看面赤,啼声不出,哺乳艰难,即是撮口。若过一腊,方免此厄,最为急疾,宜速疗之。
  茅先生:小儿中撮口候。一来因在胞中受热毒,又因在母胞挟于风热,又因儿生之后,气血未就,洗浴当风,有贼风吹着。故受此症,是为恶候。
  汉东王先生《家宝》脐风证候云:孩儿生下三、四日之间,有脐风、撮口者。盖因生下之时,坐婆不谙看,掌剪脐带不定,伤动脐带,外风入脐,故有脐风、撮口。下乳不得,其候面青,啼声不出,唇青撮口。若口出白沫,四肢逆冷,此是恶候。
  张涣云:婴孩胎气挟热,亦因母有邪热传染,或生下洗浴当风,襁褓失度,致令婴儿啼声不出,乳哺艰难,名曰撮口不开。病七日之内尤甚。
  《飞仙》论小儿生下有脐风、撮口者,多是剪脐带有所伤动,被贼风入脐,撮口不开,下乳不得。其候面青,哭声不出,多撮唇口。若是吐出白沫,四肢觉冷必死。
  小儿宫气方治小儿撮口。
  上用白僵蚕二枚为末,以蜜和,敷于小儿口内即瘥。
  《子母秘录》治小儿撮口病,但看舌上有疮如粟米大是也。
  上用蜈蚣取汁,刮破指甲研,敷两颊内。如无生者,干者亦得。
  陈藏器治小儿撮口方。
  上先嫠小儿口傍令见血,碎雀瓮,取汁涂之。又产育时,若开诸物,口不令闭,多使儿患撮口。
  《圣惠》治小儿新生发噤撮口候。宜服钩藤散方
  钩藤川升麻黄芩(各半两)蜣螂(二枚,去翅足,微炒)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盏,入芦根一分,煎至四分去滓,徐徐温喂之。
  《圣惠》治孩子风热,撮口。神效方
  白米(五十粒)朴硝(半钱)豉(三十粒)甘草(生切)葱白(各一寸)
  上以童子小便一中盏,煎取三合。儿初生未吃奶前,便以绵濡,点药口中二、七滴,逡巡儿腹中转,即利出脐粪,然后与奶吃。至七日以来,每日滴三、七滴,永无撮口。极经效方。
  《圣惠》治撮口。当两乳中高下,平以线量。灸之三壮,起死。仍用后方。
  乌驴乳(一、二合)东引槐枝(十枚,各长三寸)
  上以火煨槐枝,入火一半,看不煨头津出,即取拭却;内于乳中浸,须臾,便以槐枝点乳于口中,大验。
  《圣惠》治小儿胎热撮口方。
  牛黄(细研,一钱)竹沥(一合)
  上件药调令匀。时时与少许服之。
  《圣惠》又方
  蜗牛子(十枚,去壳,细研如泥)莳萝(末,半分)
  上件药同研令匀,用奶汁和,涂于口畔立瘥。
  《圣惠》又方
  麝香朱砂(各一分,研)蛇蜕(一尺,细切,微炒)
  上件药都细研如粉。每用半字,以津粘儿口唇上,日五、七上用之。
  《圣惠》治小儿撮口及发噤方。
  上用生甘草一分,细锉,以水一小盏,煎至六分去滓,微温与儿服之。令吐出痰涎,后以猪乳点口中即瘥。
  《圣惠》又方
  上用壁鱼子细研作末,每服少许,令儿吮之。
  《圣惠》又方
  上用鼠虫绞取汁,与儿少许服之。
  《圣惠》又方
  赤足蜈蚣(一枚)雀儿饭瓮子(不开口者五个)
  上和烧为末,细研。每服以粥饮调下二字。
  《圣惠》又方
  上用初生豆茅烂研,以乳汁调与儿吃。或生研绞取汁,少许与服亦得。
  《圣惠》又方
  上用晚蚕蛾三枚,炙黄研为末,和蜜涂口即效。若凡儿患毒,必须防吐。用油麻一小升,去皮研,绞汁二合以来,用甘草半寸炙为末,和油微暖,日为五服。(《婴孺方》与《圣惠》壁鱼方,以下诸方皆同治撮口。)
  《圣惠》又方
  上用蜗牛子五枚,去壳,取汁涂口上,以瘥即止。
  《圣惠》又方
  上用棘科上雀儿饭瓮子未开口者,取瓮子内物和奶汁研灌之。
  《圣惠》又方
  上用柏白皮穿作小孔子,安于脐上,以艾炷入柏皮孔中,灸之即瘥。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儿因剪脐伤于外风,致唇青撮口,口出白沫。神妙定命散方
  赤脚蜈蚣(半条,酒炙令干)麝香(少许,别研)川乌头尖(三个,生)
  上为末,同麝香研极细。每服半字。煎金银薄荷汤调下。
  张涣急风散方治撮口。
  蛇蜕皮(微炒)干蝎梢钩藤(各一分)
  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
  朱砂(一分,细研、水飞)好麝香牛黄(各半钱。并研极细)
  上件都拌匀,再研为细末。每服一字。取竹沥一、两点,同乳汁调下。
  初生中脐风第十五
  《圣惠》论夫小儿脐风者,由断脐后为水湿所伤。或水在袍之中,乳母不觉,湿气伤于脐中。亦因其解脱,风冷所乘,遂令儿四肢不利,脐肿多啼,不能乳哺。若不急疗,遂致危殆者也。
  茅先生:小儿生下三腊,有中脐风候。腹脐肿满,口撮身热,不太故乳哺。此候因母受胎时,好吃猪、鸡、酒、面,恣情餐啜,遂流热毒聚在胞中,牙儿饮母热,血脉五脏未成就,故受风邪而得。若生下腹脐肿满,所治者先以朱砂膏(方见惊积门中)用蜜化,奶上吮下。然后用豆豉膏(方见本门中)涂脐下四边。十日之中下六服朱砂膏,其疾方愈。如见脐四边黑,口撮不开,此为内搐,不可治之,不在用药。爪甲黑,当日死。
  茅先生:小儿中脐风,本因在胎受风热,又因断脐后水湿所伤,便是恶候。
  《圣惠方》小儿脐病候:古方小儿有脐风候,有脐湿候,有脐疮候,三者皆因断脐之后,为风湿所伤而成疾也。夫风入脐,令儿四肢不利,多啼不能乳哺,谓之脐风。其中湿,令脐肿湿,经久不干,谓之脐湿。其风湿相搏,令脐生疮,久而不瘥,谓之脐疮。三者有一不已,则入于经脉,多变为痫。其已成痫者,作痫治之。
  《圣惠》:小儿初生至七日以来,脐风肿欲落。封脐雄鼠粪散方
  雄鼠粪(七枚,微炒)胡粉(半两)大枣(三分,去核)绵帛灰麝香(细研。各一钱)
  上件药捣,研为散。看脐欲落不落,即用药以敷之,所以不令风入故也。
  《圣惠》治孩子才生下,断了脐,便敷此散,冀免一腊内脐风撮口方。
  乱发(鸡子大,烧令烟,欲断不断即堪用)蜈蚣(一寸许,烧灰)羚羊角(烧灰,一钱)麝香(一小豆大)雀儿饭瓮子(三枚)
  上药相和,细研令匀,割脐了,便用敷之,效。
  《圣惠》又方
  上以瓜蒂烧灰研,敷之良。
  茅先生:小儿贴脐风。豆豉膏方
  豆豉天南星白蔹赤小豆(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大钱,用芭蕉自然汁调涂脐四边,一日只一次调涂,两日两次,涂即安乐。(注在前。)
  《良方》治褓中小儿脐风撮口法。每视小儿上下断当口中心处,若有白色如江豆大,此病发之候也。急以指爪正当中掏之,自外达内掏,令匝微血出亦不妨。又于白处两尽头,亦根据此掏,令内外断,只掏令气脉断,不必破肉。指甲勿令大,恐伤儿甚。予为河北察访使,日到赵郡,有老人来献此法云:笃老惜此法,将不传,愿以济人。询之,赵人云:此翁生平手救千余儿矣,环赵数邑人皆就此翁治,应手皆愈。
  《吉氏家传》治脐风锁口。
  金头蜈蚣(一个)青州蝎梢(四个)白僵蚕(七个)瞿麦(二字)
  上为末。用一字许吹鼻内,啼时可医。更用薄荷水下一字在口。
  初生脐肿湿第十六
  (气脐、腌破脐附)
  《圣惠》论曰:夫小儿脐湿者,亦由断脐之后,洗浴伤于湿气,水入脐中,致令肿湿,经久不干也。凡断脐后,便多着艾浓裹,不得令儿尿湿着脐,切须慎之。往往中湿致肿,至百日以后,不可瘥也。
  《婴孺》论曰:凡儿尿清者,冷与脐中水同,此当令儿腹中疼痛,夭纠呼啼,面目青黑。此脐令至肿者,当看脐肿轻重。重者,便即灸之八、九十壮。轻者,脐不大肿者,但出汗时啼呼者,捣当归、胡粉末敷之。仍灸粉絮,日日熨之,或至一日乃瘥,以啼呼止为候。
  《颅囟》治孩子脐中不干。
  白矾(一钱,过)龙骨(一分)
  上为末,入麝香少许,每使拭脐干,掺之,用帕裹避风。(《圣惠》方同,不用麝香。)
  《千金》治小儿脐汁出不止,兼赤肿。白石脂散方
  上用白石脂细研,熬令微暖,以粉脐疮,日三、四度。
  《外台》:《古今录验》疗小儿风脐汁出。甘草散方
  甘草(炙)蝼蛄(熬。各三分)
  上二味捣散,以安脐中瘥止,甚妙。
  《外台》:《古今录验》疗小儿脐汁不瘥。黄柏黑散方
  黄柏(炙,一两)釜底墨(四分)
  上二味捣,和作散,以粉脐中即瘥。
  《外台》:《古今录验》疗小儿脐着湿。暖盐豉熨方
  上用盐、豉等分,捣作饼如钱许。安新瓦上炙令热用,熨脐上瘥止。亦用黄柏末以粉之,妙。
  《外台》:《备急》治小儿脐赤肿方。
  杏仁(二分,熬令紫色)猪牙车骨中髓
  上二味先研杏仁,入此髓和令调,涂之脐上。(《千金》同。)
  《外台》:《备急》急治儿生过月脐汁出方。
  上用绛帛烧灰研,敷脐中。(《千金》同。)
  姚和众治小儿脐肿方。
  上用桂心,炙令热熨之,日可四、五度。
  《子母秘录》小儿脐风湿肿,久不瘥方。
  上用蜂房烧灰,末敷之。
  《子母秘录》治小儿脐赤肿方。
  上用杏仁杵如脂,掌中相和,敷脐上。
  《圣惠》治小儿脐肿湿,久不瘥。封脐散方
  胡粉(一分)雄鼠粪(七枚,烧灰)甑带(一围,烧灰)干姜灰绵帛灰白石脂(各半两)
  上件药相和细研,加麝香末一钱。看脐欲落不落,即封脐便瘥。如未患敷之即终不患。烧药时不得令有别灰也。
  《圣惠》治小儿脐湿肿,逾月不止方。
  干虾蟆皂荚子白矾(并烧灰。各一分)
  上件药细研令匀,少少敷脐中。
  《圣惠》治小儿脐中赤肿,汁出不止方。
  虾蟆牡蛎(各一枚)
  上件药并烧为灰,细研如粉,每取少许敷脐中。日三、两上即瘥。
  《圣惠》治小儿脐湿不干方。
  白矾(烧灰)龙骨(各一分)
  上件药细研,敷脐中取瘥为度。(《颇囟经》汉东王先生方同,皆有麝香少许。)
  《圣惠》又方
  上用白矾烧灰,细研敷之。
  茅先生治小儿脐常湿不干方。
  上用蚕蜕烧灰,入轻粉干贴。
  钱乙柏墨散治小儿断脐后,为水湿所伤,或袍湿气伤于脐中,或解脱风冷所乘,故令小儿四肢不和,脐肿多啼,不能乳哺,宜速疗之。
  黄柏(锉)釜下墨煤乱发(烧。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敷之。
  汉东王先生《家宝》:治婴儿因剪脐伤于外风,故脐疮不干方。
  上以绵不拘多少,烧灰,旧绵亦佳,为末。每用少许,干掺之。
  张涣:婴儿脐疮肿湿,经久不瘥。若至百日,即危急方。
  胡粉(细研)干姜(烧灰,细研)白石脂(烧存性,细研。各一钱)
  上件同再研。用药一字至半钱,敷脐中,时时用。
  《良方》治小儿脐久不干出脓,赤肿及清水出。
  上用当归焙干为末,研细,着脐中,频用自瘥。予家小儿常病脐湿伍十余日,贴他药皆不瘥,《圣惠》有十余方,从上试之,至此方一敷而干。后因尿湿疮复病,又一贴愈。
  《庄氏家传》:小儿患气脐,脐大如栗,虚肿而软痛。
  上用竹沥涂之,日数上自消。
  《庄氏家传》治婴儿缚尿湿腌破。
  上用屋烂草为末,频掺效。
  《圣惠》灸法:小儿脐肿,灸腰后对脐骨节间三壮,炷如小麦大。
  初生有脐疮第十七
  《巢氏病源》小儿脐疮候:脐疮由初生断脐,洗浴不即拭燥,湿气在脐中,因解脱遇风,风湿相搏,故脐疮久不瘥也。脐疮不瘥,风气入伤经脉,则变为痫也。
  《葛氏肘后》治风脐及脐疮久不瘥方。
  上用干虾蟆烧为灰敷之,日三、四佳。(《千金翼》脐有汁,亦用此方,见裹脐法。)
  《千金》治小儿脐中生疮方。
  上用桑汁敷乳上,使儿饮之。
  《千金》又方
  上用羊乳及血令饮之。
  《千金》治小儿风脐,遂作恶疮,历年不瘥,汁出不止方。
  上烧苍耳子粉之。
  《千金》又方
  上用干蛴螬虫末粉之,不过三、四度瘥。
  《千金》治小儿脐不合方。
  上用大车辖脂烧灰,日二敷之。
  《千金》治小儿脐中生疮方。
  上用甑带烧灰,和膏敷之。
  《子母秘录》小儿脐疮不合方。
  上用黄柏末涂之。
  《圣惠》治小儿脐疮,久不瘥方。
  干虾蟆(一分,烧灰)白矾(一分,烧灰)
  上件药合研令细,以敷脐中。
  《圣惠》又方
  黄连(末)胡粉(各半两)
  上件药合研令细,以敷脐中。
  《圣惠》又方
  上用马齿苋,曝干为末敷之。
  《圣惠》又方
  上用龙骨烧,细研为末敷之。
  《圣惠》又方
  上用香豉,炒令黄焦,捣、罗为末敷之。
  《圣惠》又方
  上用伏龙肝,细研敷之。
  张涣:婴儿脐疮不瘥,风气传于经络,变为痫疾者,宜急用金黄散方
  川黄连(一分,别为末)胡粉(别研)龙骨(烧灰,别研。各五钱)
  上件同再研,为细末。每用少许敷脐中,时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