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品
  前既证真实现有威力者。谓六通等。既现六通欲何所作。不过二意。一成就有情利他之意也。成就佛法自利之意。佛虽自他利德具众生界无尽。故须以此二意。故威力品后略明成就品。即五品中第四品。七法中第五第六法也。文中有三。初开六门。二依门辨。三逐难重释。前中一即法尔无漏种子已久熏发堪生初地故名自性。二成就自性之人及种人。应以三乘人天善法而成就之名所成就。三所成就中后约诸根等有六差别。四能成就人有二十七种自利利他方便。五约六位菩萨名能成就。六所成就中已多修习堪即入圣名已成就。测云。初之一种若对第四方便是所成就。若对自成佛法及利他二果即是能成就。如品末说。又对第五能成就故第二名所成就。第三差别即第一自性上六种差别。第四方便能成就第一自性因缘。以要言之。第二是所为人。第六所为人已成就相。余之四种是能成就人。初是自性。第三是差别。由此自性及差别必须方便。
  故明成就方便。欲显位地故明能成就人。依门辨中解成就自性。云谓四善法种子者。即是法尔无漏种子。及数修习诸善法故者。即经地前顺解脱决择分等诸善法故。获得乃至正加行满者。由久修习有漏加行感胜身口极善调顺有堪任故。故依此身心能入初地顺断二障。安住于此乃至二障断者。基云。谓此在决择分中菩萨以说无间能证二障断故。若在以前即不能如此。又若地上亦得正加行即地上菩萨加行智能顺二障断者。谓如初地能顺二地障断净增上身心。何故不得。故知亦得在地上。取前解无妨。下举三喻。景云。痈痤热喻二障可断。次瓦器熟喻道可修。众果熟喻菩提可证。下总合三喻。所成中景云。初三乘人即合不定种姓及无种姓即有五人。测云。有人依涅槃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等文证。谤新翻经论非是正说。此即不可。所以者何。旧善戒经及地持论皆同说无种姓人可以人天而成熟之。又旧大庄严论第一云。次分别无姓位偈曰。一向行恶行。普断诸白法。无有解脱分。少善亦无因。释曰。无般涅槃法者。是无姓位。此略有二种。一者时边般涅槃法。二者毕竟无般涅槃法。时边般涅槃法者。有四种人。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者。无因故彼无般涅槃性。此谓但求生死不乐涅槃人。如此等文皆同此论说无种姓。何独谤新翻耶。但楞伽说阐提有二。
  一者断善。二者菩萨。断善阐提值善知识即得成佛。菩萨阐提毕竟不取无上菩提。西方解云。欲显菩萨毕竟不入大涅槃果。希前相故。且举断善阐提影略。而不说无涅槃。补特伽罗。成就差别中初举数列名。后依章别释。初释诸根成就。此据种姓所依人天之身能生众行名身为根。亦可所依身中偏举内六入根。故云诸根寿量具足等。八异熟如前自他利品广说。二释善根成就。谓即前姓习二种种姓成就能生众行名善根成就。即是依信就善根性离诸恶。三释智慧成就。谓即前善根中偏举智慧。由依智慧解脱烦恼。言能解善说恶说者。是其闻慧。下文有两师别配。
  景云。能正通达者是思慧。俱生妙慧者是修慧。测云。能受能持者是思慧。能正通达者是修慧。即此修慧任运淳熟故名俱生慧。此中用八胜身离三涂报。由有善根离恶业障。智慧能离烦恼。后释三品成熟。即前三种约位分别。有上中下故开为三也。成就方便中分之为三。初举数列名。二依章别释。三将因对释成方便。二十七中初之十种是其自利。次有六种是其利他。次有六种重明自利。末后五种重辨利他。就前十中以为五对。初二过现为对。界是过去。现缘是现在。次二信乐为对。趣入是信。摄乐是其乐欲。次二初非初对。次二远近为对。后二从意起行为对。次利他即为三对。初二财法摄受。次二现通说法对。次二说法隐显为对。次六重明自利三品。加行为初三。三慧为后三。次五重明利他。前二刚软相对。后三自他俱非相对。依章释中。言法毗奈耶者。景云。毗奈耶即律藏。法是余二藏。亦可法者是道谛。毗奈耶者是灭谛。初发处者。基云。谓初发心人于彼初发心人处而成就之名成就方便。远近等者。测云。十信已前名远。近即翻上。加行者。为欲获得初地已上诸胜义利。遂怖恶道及恶名称。二种怖畏在地前。以未离恶道怖故。言若无堪能为说正法伴助令彼发生正行者。谓彼所化若无堪能起于正行。菩萨伴助与共同行。复为说法令发起行。亲教师是阇梨。轨范师是和上。降伏者乃至不起毁犯故者。基云。
  此中意深防自过。方能见他下中上犯戒时。起谏诲起诃罚起驱摈。如其次第。当处见下中二品犯戒起谏诲诃罚时者前。被谏诲等人及彼时余类同学人皆得利益安乐。以止彼过故是利益。以还摄受故是安乐。若驱摈一种现逐却已还复摄令彼及余人皆利益安乐。以止恶摄受故。若逐却已不重摄受。但令余人见彼造过被逐。后自防护不起犯戒而得利益安乐。若所摈者不得利益及与安乐。是此中意。上品中有可摄受者义非一切。上品犯皆可摄受。如造五逆等不可摄受者。以菩萨为义一切皆摄。有师释云。摈中有二。一重摄受。俱谓家被摈等。二不重摄。谓灭摈等。有释。此言驱摈但灭摈。于中有重摄受者。谓学悔人。不重摄受者。不学悔人也。今勘第四十卷。诃责治罚驱摈各有三品。其驱摈中若有下中品过摧时驱摈后还摄受。有上品过尽寿摈不还摄。此明菩萨戒法故。何最约声闻戒法以释义耶。自成就者躬往。请他成就者令他度之。俱成就者共为导引。能成就人中云六地者即是师位。摄十二住以之为六。下四十九卷有文。此中宜列其名不出位地。故四十九云。初一胜解行地即是地前四十心位。若性种姓在十信前是所成就不入师位。习种姓者僧祇位与解行位其体是一。是故地前但有一也。二者净胜意乐地在初地。初得无分别智名胜意乐。三者行正行地。谓从二地终于七地。二地持戒。三地修定。四五六地修慧。第七地中修于无相有功用行。是故皆名行正行地。四者堕决定地。谓第八地。五者决定行正行地。谓第九地。六者究竟地。即第十地。旧地持错。初举数中有六地。及至列名但有其五。第四第五同名决定。执笔人错解遂合为一。以文少故。前代大德遂向下故。住无种姓人于往善趣而成熟之为初人。即云文中先列后五人。却列初一人。今翻译整顿二决定异具云有六。故知昔论及人俱错。所堕。住无种姓补特伽罗已下明有姓无姓进退差别可知。基云。此中胜解行。如摄论即第一僧祇菩萨以于四真谛理起决定胜解故。以此文证决择分善是第一僧祇。是胜解行位故。测云。住无种姓有数退等者。退下恶趣故安住种姓则无数退。已成就人相中明三乘人即为三段。声闻人中景云。三品俱在见道已前方便地中。望入圣道及以尽漏有其迟速。一者已修解脱分善乃至暖等。仍于恶趣未得不生。即于现身未能入圣得果尽漏。第二人者住方便中已免恶趣。现得入圣得沙门果。更受生死未能尽漏。第三人者住方便中现能入圣得果尽漏。是现般人。基云。此中下品准犹堕恶趣。即中下忍以前。中品则于现身得证果不堕恶趣。即增上忍以去人。若以前人无恶趣业不堕恶趣即于现身得果者。亦是此中收。
  此中亦约七生人得为论。故云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若约增上四生乃至六十劫为有修习者。即于现身亦入涅槃。不作此论。若异此者第三人摄。第三人皆有为余人应准知。此初人若准初下品菩萨即合见道已前皆是。今准文义皆不然。故别说。测云。旧人判云。下品人者在四善根位。中品人者在有学位。三藏云。下品人者于三生中第一生中种解脱分善。第二生中生在暖顶二位。即此位堕于恶趣。不得此身证沙门果亦不得涅槃。第二中品人在增上忍已去乃至那含。即是第二生也。此人现身虽证沙门果。要须经生故不得涅槃。第三上品人者是六十劫中修行成果。此是波罗蜜多声闻利根。于一生亦证预流果乃至入涅槃。如舍利子等。独觉中言亦尔者。三藏云。有三品。亦有四生亦有百劫得解脱者。亦如声闻说故云也。景云。初下品人已修解脱分等未免恶趣。于现身中未能入圣得果尽漏。复迳多时修习入圣。在无佛世得阿罗汉。第二人住方便道已得恶趣非择灭。即于现身入圣得果未能尽漏。入圣已作七生人等复受生死。于最后身在无佛世得阿罗汉。此前二人是其部行与声闻同。如此文中推。同声闻中。婆沙亦云。众出者如声闻。第三上品是百劫。显百劫满已于最后身出无佛世。依第四定起不净观乃至尽漏。基云。其独觉中必取那含果。或已百劫修习满讫起三十六心取独觉果等。菩萨中文分三。初约位分三品。二约八义释三品差别。三今于此中下解炽然等义。前中景云。住胜解行地名下品者。四十心位是习种姓与解行住体一不殊。性种即在十信已前非已成熟。故此不论。净胜意乐地名中品者。举始括后。故略不言二地至七地行正行地。住堕决定到究竟地名上品者。此举初后括其间。
  故略不明九地决定行正行地。基云。菩萨下品其实已离恶趣业不受恶趣生。然为利益有情时故往彼生。因即起染受彼报趣。故初劫时有生恶趣。如金翅鸟入海餐龙。食龙既讫上飞空里。因取龙故脚下有泥。其实无意本在取龙。取龙之时因遂泥污。菩萨亦然。因利有情遂被染系。故初劫时有生恶趣。若尔。如所引经若有成世间增上品正见颂云何通。义曰。彼约不以正见为缘生恶趣。何妨地前有起恶趣业而生恶趣。测云。下品中不说种姓地者。以后摄前故。次约八义分别人相。相者。一欲。二加行。三恶趣。四僧祇。五炽然。六无动。七极善清净。八觉品善法。此八人种要摄为四。初欲及加行品数分别。恶趣一种离未离分别。僧祇一种多少分别。炽然等四成不成分别。下解前炽然等义四。释曰义炽然。三义释无动。一义释清净。自下第三逐难重解。于中文二。初释成就方便品数不同。二明修习成就差别之意。前品数者。前明成就方便有二十七种。于中前五唯是下品。余二十二粗有三品。次分九品。后就差别有无量品。第二辨修意中。初为成就自佛法故修习成就六种差别。二为令他得出离修集六种成就差别